无形资产取得当月摊销,处置时当月不计提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回虽不像固定资产具有有形答的损耗,但其会随着使用过程的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泄密,市场转型等等)、环境的影响,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会出现下降,为了能使其价值在预计的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将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Ⅱ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的规定
无形资产科目中的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以在以后期间随着公允价值的版增长而转回权.
<新准则>中"考虑到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 出售 对外投资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 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时,才可予以转出。”
Ⅲ 在哪些情况下 需要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如何核算
答: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
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2)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当企业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3)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4)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期末,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Ⅳ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怎么计算
账面净值1=账面价值来-累计摊销自额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账面净值-预计可收回金额 账面净值2=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次年摊销额=(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剩余月份×12
账面净值3=账面价值-累计摊销-次年摊销额
再次摊销额=(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剩余月份×12
账面净值4=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再次摊销额
处置时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减值准备
相对于每年摊销额相等的匀速直线摊销法而言的,是无形资产在使用的前期多计摊销,后期少计摊销,摊销额逐年递减的一种摊销方法。采用加速摊销法,目的是使无形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摊销方法有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4)无形资产计提的依据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Ⅳ 无形资产是否需每月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需要每月进行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内,至不再容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Ⅵ 什么是计提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内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容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Ⅶ 新会计准则下怎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
答:无形资产的摊销统一采取直线法,会计上要求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摊回销;如果预计设用年限超答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应按照以下原则摊销:
一是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拿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这样无形资产原值是不变的,净额就是原值-累计摊销。
Ⅷ 无形资产如何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不计提折旧。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回的无答形资产不进行摊销,只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摊销时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
累计摊销
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Ⅸ 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依据是什么以什么作为原始凭证
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有一些“证据”类的文件作附件。
计提减值准备,首先得有减值迹象。减值迹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以固定资产类的资产为例。
内部信息的有:
①有证据表明资产已陈旧过时或实体已经损坏;
②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③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等等。
外部信息有:
①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②企业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③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证明文件有:财务部门购置资产的发票,以发票上载明的日期,来证明其投入使用已久,资产使用部门(如设备部)提供维修记录,申请大修或者报废的申请及批复,以证明其“陈旧”或“实体已经损坏”。资产未使用的退库记录,拟处置的,提供处置资产的申请,与购买单位签订的合同。行业跌价信息文件。银行提高利率的文件等等。总之,根据什么迹象提的减值,就要求提供该迹象的证据,包括内部的,外部的。一般都是报告类,文件类,审批类,批复类文件。这些文件都要放在凭证后面作附件。如果“证据”很多,也可单独装订成册,以备查验。事务所做审计报告时,一定要查看这些文件的。
Ⅹ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评价…
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收益期限的理论依据与实际做法是什么
无形资产收益期限也称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无形资产损耗的价值量,是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前提。无形资产因为没有物质实体,所以,它的价值不会由于它的使用期的延长发生实体上的变化,即它不像有形资产那样存在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形成的有形损耗。然而,无形资产价值降低是由于无形损耗形成的,即由于社会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价值减少。具体来说,主要由下列三种情况决定产生: (1)一种新的、更为先进、更经济的无形资产出现,这种新的无形资产可以替代旧的无形资产,使采用原无形资产无利可图时,原有无形资产价值就丧失了。 (2)因为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其他企业普遍掌握这种无形资产,获得这项无形资产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拥有这种无形资产的企业不再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时,它的价值也就大幅度贬低或丧失了。 (3)企业拥有的某项无形资产所决定的产品销售量骤减,需求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无形资产价值就会减少,直至完全丧失。 以上说明的是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理论依据。需要强调的是,无形资产具有获得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才是真正的无形资产有效期限。资产评估实践中,预计和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可依照下列方法确定:
(1)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无规定有效期,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确定。 (3)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预计受益期限可采用统计分析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要比它们的法定保护期短得多,因为它们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废弃不用、人们爱好的转变以及经济形势变化等,特别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无形资产更新周期加快,使得其有效期限越来越短,评估时都应给予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