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未确认融资费用在摊销的时候每期利息=(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利率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1)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Ⅱ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为啥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未付融资金额的现值×实际利率 这个公式到底是啥意思
这个先不用太过多的去考虑,这是数学公式的推导得出的结论,当你学了财务管理成本回就知道了,答不过先你把结论告诉你,有个公式是这样的,推导过程就不说了,太长。 P(A,i,n)*i=A-A/(1+i)^n A-A/(1+i)^n就是第n年当年的利息,也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P(A,i,n)就是第n年的现值,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现值,i就是实际利率,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现值x实际利率。如果还不懂没关系,学了财管就都明白了。
Ⅲ 未确认融资费用第二年摊销额
2011年12月31日
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4973.8*10%*3/12+[4973.8-(2000-497.398)]*10%*9/12=384.68
如果各期没有付款,是到期一次行付款的内话
摊销额=(长期应付款余容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上期摊销额)×10%
如果各期有付款,还要扣减各期付款额
文字的话说不清楚,你看看计算过程好好领悟一下,如果要完整的计算过程我再写给你
Ⅳ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该怎样理解,以及和资本化条件的关系
未确认融资费用还是要从会计的角度进行理解,具体可以分为:
1、“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上是负债类(长期应付款)的一个备抵科目,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实际上将它理解为利息也可以。
2、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由于固定资产可能会延期支付,实质上就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在实际支付的价款和购买的价款的现值之间形成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和资本化条件的关系
当设备还未达到预定的使用状态,则未确认融资费用不资本化;而当设备达到预定的使用状态后,再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就不再资本化了,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了,即计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了。
(4)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扩展阅读:
“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具体摊销分为:
1、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形成的利息支出本质上属于借款费用,因此其资本化/费用化也遵循借款费用准则的一般规定,即:如果是一般的融资租赁合同,则在相关租赁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可以资本化,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只能费用化。
2、如果是售后回租构成的融资租赁,则其实质是资产抵押借款,要看租赁合同中对出售价款的用途有无限制,以及是否实质上专款专用,来判断是否可以认定为专门借款,分别按照借款费用准则中对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费用化所规定的不同原则处理。
Ⅳ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计入什么科目
每一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
括号里面其实就是摊余成本,结合持有至到期投资大概就可以理解了。
那什么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暂时先不确认,但是未来一定会确认的费用支出,而且是分期确认的。假如买了1000万的东西,分五年付清,每年年底付款200万。我们知道第一年付的200万就是200万,但第二年付的200万,从第一年的角度看会小于200万,因为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第三年,四年、五年,的200万,折现到第一年是逐年减少的。从第一年的角度看,我们买的东西其实也就是850万(假如)。另外的150万就是我们需要付的利息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更通俗的讲就是,我们买了850的东西,但不是立即付款,要分五年付款,所以得支付150的利息。这150元我们不会一次性确认为财务费用、或者管理费用,而是先放在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户上,待实际支付时我们再分次确认。例如,第三年年底我们支付了200万,但其中只有170万(假如)是购买的东西的价款,另外三十万相当于我们付的利息、此时我们把这30万确认为财务费用,从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中拿出来,进行确认。。借财务费用:30万。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0万。
Ⅵ 本期摊销金额=(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折现率,不理解,请老师解释。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6)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Ⅶ 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怎么计算
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计算公式: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
账务处理:
方式一
本科目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企业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的应付账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方式二
本科目应当按照长期应付款的种类和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方式三
长期应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按期支付价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准则确定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本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按期支付租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方式四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各种长期应付款。
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怎么计算?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Ⅷ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计入什么科目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计入"财务费用"或 "在建工程"科目。
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准则确定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本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当期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或 "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余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第8条和第9条规定了承租人在融资租赁条件下租赁开始日应进行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企业融资租赁资产超过企业资产总额30%时,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Ⅸ 未确认融资费用怎样摊销
新法规定应该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举例:假定A公司20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不需安装。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2000万元,分3年支付, 2007年12月31日支付1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一,2007年1月1日公司购买机器,机器的价为1813.24万.
到2007年底才开始付钱,那么这笔钱实际上是公司向对方融资了一年,利息应该是 1813.24*6%=108.79万
年底支付1000万,其中包括了这一年的利息108.79万,故,年底实际还了对方机器价为1000-108.7=891.21万.
则,2007年12月31日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如下
借:财务费用 108.79万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79万
借:长期应付款 10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0万
二,到2008年1月1日,公司还欠机器价为1813.24-891.21=922.03万.
到2008年底再次付钱,
那么公司所欠机器价在这一年里的利息为922.03*6%=55.32万
年底支付600万,其中包括了这一年的利息55.32万,故年底实际还了对方机器价为600-55.32万=544.68万
则,2008年12月31日用实际利率摊销如下
借:财务费用 55.32万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2万
借:长期应付款 600万
贷:银行存款 600万
三.到2009年1月1日,公司还欠机器价为922.03-544.68=377.35万
到2009年底最后一次付钱,那么就将剩余未确认融资费用一次全部摊销.
则,2009年12月31日摊销如下
借:财务费用 22.65万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2.65万
借:长期应付款 400万
贷:银行存款 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