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没有使用期限,故不具备摊销基础。另,划拨地一般情况下是按名义价值入账的,而非评估价值。所谓名义价值可能就是1块钱。
⑵ 请问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那它怎样摊销
土地使用权摊销一般使用平均年限法。具体摊销方式如下:
1、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摊销的年限应根据取得土地使用权合同规定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2、如果土地使用权无法确定使用年限,税法规定按10年摊销。
3、摊销公式: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值/摊销年限、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
4、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当期入账,应于当月记提累计摊销,摊销分录为:
(1)新会计准则,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2)原企业会计制度,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2)划拨无形资产摊销扩展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第八条规定,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六)转让商誉,是指转让商誉的使用权的行为。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问题所述情况,公司所持有的发电上网指标不属于上述应征收营业税的无形资产范围,不用缴纳营业税。同时也不属于增值税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不用缴纳增值税。|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⑶ 无偿划拨土地使用权到底记不记无形资产最新会计准则怎么规定的谢谢
按照《企抄业会计准袭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企业通过划拨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也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支出(如缴纳配套费、土地储备金等)应计入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单独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来源于网络
⑷ 无偿划拨土地已入无形资产,现改为有偿转让,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是的,将原有的无形资产冲掉,然后按照土地出让金以及为土地支付的款项合并计入无形资产入无形资产。
⑸ 划拨地是否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对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内没有事务形态的容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而税法是一律将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无形资产处理。
所以,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不论取得的途径如何,都应按照无形资产处理。
⑹ 行政划拨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如何做账务处理
按照《企业复会计准则第制6号——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企业通过划拨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也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支出(如缴纳配套费、土地储备金等)应计入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单独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⑺ 划拨地是否作为无形资产摊销
某公用事业公司目前账面有一土地使用权,是该公司取得的划拨地,公司在取得划拨地时支付了耕地占用税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有其特殊性,一般是国有非公司制企业,或者从事特定行业的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公司可以在一定年限内使用划拨土地。在新准则下,使用划拨土地的企业,对于划拨土地的会计处理还是和以前一样,即不做帐务处理(不符合资产定义中有关“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标准)。 耕地占用税属于一次性的土地功能转换支出,是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实际占用耕地面积、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加之国有企业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土地使用权在划拨文件中是没有规定可供企业使用期限的,因而导致企业承担的耕地占用税成本的受益期限无法确定,以及未来能否继续使用土地产生经济利益流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基于占用税资本化的对象“无形资产(划拨用地)”不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即:划拨用地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考虑,个人认为不应将耕地占用税支出资本化,应于发生当期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 再退一步讲,如将耕地占用税支出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那也需要将该资产认定为使用期限不确定的资产,不摊销只做减值测试。
⑻ 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那它怎样摊销
无形资产一般无残值,按年限平均摊销。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内物应当别开进行摊销和折旧容。(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各自算各的,当成两个不同的资产处理)
例外情况:
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土地使用权计入所建造的房屋成本;
企业外购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确实无法分离的,将土地使用权按固定资产处理。
⑼ 购入土地使用权按几年摊销
购入土来地使用权按几自年摊销的问题应当按照购入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确定,一般的情况下:
1,租赁的有30年的20年的;
2,划拨的按照划拨用地的使用性质确定,划拨都是公用单位用地一般没有年限限制
3,出让的按照出让年限确定,一般都在50-70年间
明确了取得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以后,你就按照这个使用区间摊销尽可以了。
⑽ 无偿划拨土地需入账吗
王宏 张利娟 李宁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以前无偿划拨,能否将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并摊销计入成本再税前扣除呢?这是不少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此类业务账务处理时遇到的问题。 我国目前仍有许多企业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是原来通过行政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而且这部分土地使用权长期游离于企业账外。随着土地使用权价值的与日俱增,对土地使用权规范核算的问题愈加受到重视。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如果不将无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列入账内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则造成事实上属于企业的资产(权益)游离于账外,有违会计核算全面真实反映企业资产和权益的基本原则,而且计入无形资产后还可以按规定摊销计入成本,可谓一举两得。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此问题没有明确,一些企业出于各自的目的,聘请评估机构将土地使用权评估后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我认为,对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游离账外的问题,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虽然没有明确如何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此类土地使用权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即如果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原先未入账,应先按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将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无形资产。税法对企业评估增值的规定是,如果按评估增值调整了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除非税法有明确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由此可见,企业在一般情形下,不可以随便将土地使用权评估入账,不得按照评估价值在税前计提折旧或摊销。 尽管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股份制或其他类型的改造、改组,并根据评估价值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包括增值和损失),但税法明确规定,确认有关评估资产计税成本的仍然必须是企业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成本,如果不是,即使企业将有关资产按照评估值计入账内并对资产进行了税前扣除,也必须按照实际成本进行纳税调整。对于评估入账的土地使用权而言,就是企业实际支付的土地出让金(或征地费),所以,如果企业对原先拥有的无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有自用以外的其他用途时(如合作建房、转让、合资投资等),必须在先到国土管理部门缴纳土地出让金,并按照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将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后,才可以据此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和税前扣除。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企业为了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或出于其他目的,往往“虚晃一枪”,如以需要用土地使用权投资或以吸收投资为由将土地使用权评估入账甚至在税前摊销,当问及有关投资事项时,再以投资没有成功为托辞而搪塞,而土地使用权却在不经意间“名正言顺”地享受了“税前扣除”的待遇,这是严重违反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