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新会计来准则规定:无形资自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第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第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Ⅱ 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年限
有四种情况:
一是法律法规、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版和受益年权限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二是法律、法规未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了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三是法律法规、合同或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
四是通过上述办法实在无法确认无形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应该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确认。
Ⅲ 无形资产受益年限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四章 后续计量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第十七条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入帐价值扣除残值后的金额,已经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还应扣除已经提取的减值准备金额。除以下任一情况外,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一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二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第十九条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第二十条 无形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消耗方式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Ⅳ 合同规定的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哪个作为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两者之间取短的期间摊销
Ⅳ 无形资产怎样摊销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笔者认为如此处理还欠妥当。正如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要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也不能如此简单的全额直线摊销,而应有些变化。但这也必须建立在对无形资产的重新分类之基础上:
Ⅵ 专利摊销期限及专利摊销的账务都应如何计算
专利权属于无形资产,一般没有净残值。按其入账价值和年限进行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价值除以年限等于每年折旧额,再除以12就是每月折旧额。
一、专利摊销期限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成本应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即法律规定的年限和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哪个时间较短就以哪个为准),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例如:2019年1月,甲公司购入一项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于2015年1月获得授权,即剩余有效期限为16年(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为20年),即摊销年限为16年。
二、摊销账务处理
专利摊销方法:专利一般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进行摊销。其摊销方法如下:
某项专利年摊销额=该项专利实际支出数/有效年份
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
例如:2019年1月,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万元购入一项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于2015年1月获得授权,即剩余有效期限为16年(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为20年),那么:
该发明专利每年摊销额=10÷16=0.625万元。
(6)如何预计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扩展阅读:
1、专利摊销期限的确认原则
专利的摊销年限一经确定,就不得随便更改,根据现行制度,专利摊销期限的确认原则为:
(1)法律和合同以及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规定的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而企业合同或者合同申请书种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3)法律或合同以及企业申请书均示规定存放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形资产摊销
Ⅶ 无形资产的折旧年限是多少
无形资产的折旧年限根据合同规定受益年限的不同而不同,折旧年限在1~10年间。
无形资产的折旧统一采取直线法,会计上要求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应按照以下原则摊销:
一是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四是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Ⅷ 无形资产合同没有规定年限摊销,需要摊销吗
无形资产合同没有规定年限摊销,也需要摊销。
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回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答限内分期平均摊销(直线摊销)。
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1)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2)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有效年限;
(3)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与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