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会计里面的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条件是什么
在开发阶段,可将有关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版条件:权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1)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是为了生产产品,就应该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有现金流量;
(2)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是为了对外进行销售的,就应能够证明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并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
(3)如果是自己使用的,需要证明对企业是有用的。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B.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条件是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条件:企业在研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研究和开发费用资本化。
1、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主要有:外购、自创、接受其他单位投资三种途径。外购与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较为容易,对于自创无形资产核算,按照现行规定仅包括取得注册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支出,而把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的费用记入当期损益,采用费用化处理。这种处理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不能全部体现出来,甚至导致知识产品的成本计量严重失真,对于投资人利用提供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应该对自创无形资产研究和开发支出尽量资本化。
2、由于研究费用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生产或使用及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确定性较差,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损益,并且在以后会计期间也不确认为资产。对于研究活动—— 初步智力成果,采取费用化处理;对于开发项目由于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该采取资本化处理方法。例如,对有些随同固定资产硬件系统一起投入的软件系统(如计算机软件系统)可考虑与固定资产硬件系统合并在 “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本化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第八条规定,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六)转让商誉,是指转让商誉的使用权的行为。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问题所述情况,公司所持有的发电上网指标不属于上述应征收营业税的无形资产范围,不用缴纳营业税。同时也不属于增值税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不用缴纳增值税。
C. 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吗
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不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应该记入当期损益,后续支出是回为确保该无形资答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支出,如宣传费用等必要支出。
D. 无形资产怎样做会计分录
如果是外购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如果是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如果是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分别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处理:
研究阶段: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分录同研究阶段相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自行研制开发的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
借:管理费用等
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的处理: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的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出售时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如果是出售损失则
做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无形资产出租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本化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
其中社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7)商业秘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第八条规定,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六)转让商誉,是指转让商誉的使用权的行为。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问题所述情况,公司所持有的发电上网指标不属于上述应征收营业税的无形资产范围,不用缴纳营业税。同时也不属于增值税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不用缴纳增值税。
E. 无形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我不明白
1、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当有资产类科目减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版相应权的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准备是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作为资产类科目使用,计算期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时候需要考虑扣减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
3、减值准备意味着资产减少,相应的对应科目就是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利润表的利润,就像发生费用一样。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减值损失的二级明细科目,区别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
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F.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有减值的问题吗
有
研究开发支出的范围,可借鉴《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的规定确定。可对照该文件的规定,分析授权费是否属于研发费用的范围之内。(请注意,这个文件是关于研发支出财务管理方面的规定,与高新技术认定中的研发支出范围(国科发火[2008]172号、362号文)和所得税法下的加计扣除规定(国税发[2008]116号、财税[2013]70号)均存在差异,这三套标准是互相独立的,不能互相替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资本化支出的摊销年限,可以看当初项目立项时的内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结合项目开始后技术的发展确定该技术的使用寿命,并定期复核该项会计估计,必要时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公司内的研发、技术等部门对此问题的意见很关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129页,“对于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由于其价值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应当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因此,对于尚未完成研发活动的资本化开发支出,应当和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一样,无论是否出现减值迹象,均在每年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G. 无形资产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差别
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除了购买外,很多情况下是自行开发形成的。
对于这些通过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较之外购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相对而言较为复杂。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七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者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予以税前扣除。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者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者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者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者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判断特定无形资产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有五个标准,而且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构成资本化条件: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者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者其他不确定性。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者出售的意图,即企业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者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者出售该无形资产。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在企业的开发活动同时符合上述五个标准后,企业开发活动发生的支出,就可以计入计税基础,直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用途状态。
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多带带核算。
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关注环球网校无形资产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差别
H. 会计里面的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条件是
在开发抄阶段,可将有关支出资本化袭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1)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是为了生产产品,就应该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有现金流量;
(2)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是为了对外进行销售的,就应能够证明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并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
(3)如果是自己使用的,需要证明对企业是有用的。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