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印机属于哪类固定资产
其他设备
2. ,财务部购买复印机一台20000元以现金支付。(注:在固定资产模块完成)
你的问题?是想问做分录?还是说因定资产模块怎么操作?
3. 您好,请问12月份的月报表就是年度报表吗企业购买的新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列入固定资产,如何计提折旧呢
请问12月份的月来报表就是年自度报表吗?
是的。只是不仅是日常报表,还有年度报表和税务报表等。
比如说企业本月购买进1台新电脑,价格:4800元;复印机:1100元;打印机:1000元;这些如何每月来算固定资产的折旧?
月折旧额 = (原值 - 预计残值(一般为5%))/ 折旧年限 / 12个月
月折旧额 = 4800 -(4800*5%)/ 3 /12 = 126.67(元)
计提折旧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其他设备同理。税法规定,电子设备折旧年限为3年,这是上限,即不得少于。
4. 请问,好比一台复印机买来的价值为5500,这个固定资产折旧要怎么计提呢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按直线折旧法,年折旧额=5500/5=1100
借:管理费用 1100
贷:累计折旧 1100
5. 请问不同的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啊(比如复印机、电脑、办公楼、汽车、、、、)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净残值/原值*100%,由于以前税法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不得低版于5%,所以一般按5%作为固定资产的权净残值率。
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在于单位价值的高低,使用时间的长短。单位价值较低且使用时间较短的作为低值易耗品,反之作为固定资产。
6.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资产经受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所能延续使用的时间确定的。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6)复印机固定资产摊销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
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7. 办公设备固定资产怎么记账,怎么提折旧,谢谢 我们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机等)谢
借:固定资产——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机等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8. 复印机怎么提折旧
3年
固定资产抄计算折旧的袭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9. 公司购买了复印机,请问是属于固定资产还是管理费用
新会计准则只是对固定资产加以定义
没有具体金额标准
但税法中对固定版资产有金额和年限的标准--2000元以上权,使用年限2年以上一般是属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具体金额标准视企业的会计政策而定
例如一个小企业花800元买了一个保险柜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10. 办公设备固定资产怎么记账,怎么提折旧,谢谢 我们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机等)谢
1,平均年限法,比较常用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
3,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N-I)/0.5*N*(N+1)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其中,N=预计使用年限.I=已使用年限]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用直线法计算,即
(原值-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
PS:3和4合称为加速折旧法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1:
表1
年份 尚可使用寿命 原价-净残值 年折旧率 每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例:丁企业在2002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要求计算出2002年和2003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折旧的年限一年与会计期间一年并不相同。
该固定资产在2002年3月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2002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到12月,共9个月。
200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71.25(万元)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对于2003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5/15×3/12=23.75万元。
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3年计提折旧额为:23.75+57=80.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