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已经折现到到成本中了 为什么还要摊销进财务费用这不会重复冲减利润了吗
这个问题要你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问题了。
弃置费用是若干年后的支出,通过折现到本期来计算出了本金,本金计入到固定资产成本,会随着折旧计入到成本,可以还有利息,利息得计入到财务费用。
⑵ 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如何从成本中摊销,
固定资产与存货不抄同,其实物形态不随着产品的售出而消失,因此,固定资产要在保证其原始价值不改变的前提下,将成本逐渐转移到产品价格中,这种方法叫“折旧”。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原值-预计残值)/ 使用年限 / 12
其中,
预计残值是根据资产一旦报废能卖多少钱估算,由企业自定。对于设备等能固定资产多数企业将残值率定为5%。
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也可自定使用年限,如果小于税法规定,做所得税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
计提折旧
借: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加工的设备)
制造费用 (间接用于产品加工或通用设备)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的)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的)
贷:累计折旧
⑶ 管理费用属于可变成本还是固定成本
管理费属于用固定成本。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专或是利益。
企业应属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费用审查类别
1.无形资产摊销的审查
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估价是否真实、合理;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是否合理,注意查明无形资产仍可长期使用而其价值已全部摊销,或者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已到,而其价值尚未摊销完毕的情况,这可通过查阅无形资产摊销明细账查明;有无将无形资产摊销列入固定资产折旧的错误处理。
2.土地使用费的审查
主要包括:根据有关规定,核实列支的土地使用费是否真实、正确;有无将上年度或下年度的土地使用费列作当年费用;对未办理土地使用证书或虽已办理了证书,但当年未支付土地使用费的,应查明其是否按规定预提了土地使用费,并计入当年损益。
⑷ 什么是固定成本摊销率
固定成本是相对变动成本的一种企业成本划分方法。
固定成本摊销率(是内某项固定成本容总额/产品数量)是指单位半成品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金额,这个金额的总额是固定的,而单位产品的分摊额是变动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产品数量成反比。
⑸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怎么摊销
固定资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专程核算。将固定资属产原值,已提折旧及减值转入在建工程,改良或改建工程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残值、折旧方法等计提折旧。
⑹ 某企业已实施技术方案年生产成本为120万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为总成本 费用的20%,固定资
该题书上的计算方法中把 “120万元” 当作总成本费用计算,结果为92。
但是内生产成本费用只容是总成本费用的一部分,所以该题的结果为92是错误的。
正解:设总成本费用为A。有
A=(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折旧费+摊销费
带入数值计算出 A=172万元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144万元。
总成本费用=生产费用(生产成本+折旧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摊销费)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呵呵
⑺ 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如何从成本中摊销,
固定资产来与存货不同,其源实物形态不随着产品的售出而消失,因此,固定资产要在保证其原始价值不改变的前提下,将成本逐渐转移到产品价格中,这种方法叫“折旧”。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原值-预计残值)/
使用年限
/
12
其中,
预计残值是根据资产一旦报废能卖多少钱估算,由企业自定。对于设备等能固定资产多数企业将残值率定为5%。
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也可自定使用年限,如果小于税法规定,做所得税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
计提折旧
借: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加工的设备)
制造费用
(间接用于产品加工或通用设备)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的)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的)
贷:累计折旧
⑻ 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怎样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8)固定费用在总成本中怎么摊销扩展阅读:
企业可根据大修理计划和预计的大修理支出,采用待摊方法或采用预提方法进行核算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大修理费用如果采用待摊的方法,在大修理完工时将修理费用作为待摊费用处理。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计入“待摊费用”总账账户借方;分摊期在一年以上的计入“递延资产”总账账户借方。
与此同时,由辅助生产车间自营大修理的实际成本,应计入“辅助生产”总账账户和所属修理车间辅助生产明细账的贷方;支付或应付外单位承包进行大修理的工程价款,应计入“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账户的贷方。
分月摊销已经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时,应按摊销期内每月平均的应摊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同时记人“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贷方。
大修理费用采用预提方法进行核算时,要事先计算各期的预提数额。
固定资产年大修理费用预提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年大修理费用预提额=预计大修理费用总额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月大修理费用预提额=年大修理费用预提额÷12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核算方便,减少核算工作量,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分类计算确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额。
⑼ 工业会计中的固定资产成本摊销问题
财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第十九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税务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00]84号文件
第二十五条 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因此,财务对使用年限没有作限制性的规定,当然你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和你企业的实际情况既可以选择20年也可以选择30年甚至更长.
目前,税务上规定:房屋建筑物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对于财务和税务上规定的不一致.你只要按照财务会计核算就可以了.只不过是同税务规定不一致,你单位需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就可以了.如果你的会计和税法水平比较高,你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税务规定,进行税收筹划,以降低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