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摊销试题

无形资产摊销试题

发布时间:2020-12-18 14:56:45

『壹』 无形资产摊销可能计入哪些科目

无形资产摊抄销额根据无形资产的用途计入不同科目。自用时,计入管理费用;出租时,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专门用于生产产品,计入制造费用或者生产成本。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自用时)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时)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专门用于生产产品)
贷:累计摊销

『贰』 无形资产一般采用什么摊销方法

采取直线法计算且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叁』 一道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的习题.

无形资产从购买来当月开始摊销自。
该无形资产月摊销额为:300万÷10÷12=2.5万
到2006年12月31日已摊销金额为2.5×49=122.5万
资产减值前净值为300-122.5=177.5万
2006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42万
则因计资产减值损失177.5-142=35.5万

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净值为:177.5-35.5=142万

『肆』 一道会计无形资产摊销的题目

15.12.31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000x50/200是要和可收回金额做对比,看它是不是减值了,是不是要计提减值准备。,后面那是是计提2016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

『伍』 无形资产摊销费包括哪些部分

无形资产抄摊销费包袭括期限型无形资产和无期限型无形资产:
1、期限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2、无期限型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那些没有法律规定、合同规定、或公认的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可供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有( )。A. 直线法

1、AB 2、CDE 3、ACDE 4、ABCE 5、AC 6、ACE 7、ADE 8、ABC 9、ABCDE 10、ACDE

『柒』 会计无形资产摊销方面习题

1.2000年4月1日购入抄时:(合同规定了袭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借:无形资产 48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
2.2000-2002年每年分别摊销: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48000
贷:无形资产 48000
3.转让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 28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44000
贷:无形资产 336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74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14000

『捌』 多选题,下列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说法,正确的有()

A、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进行摊销。

C、企业自用无形资产的摊回销金额答一般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本题考核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应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开始摊销,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自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一般应该计入管理费用,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应该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进行摊销。企业自用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8)无形资产摊销试题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少于10年。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摊销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