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转制造费用怎么做分录
当制造费用发生时:
借:制造费用——明细科目等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到月末结转时专:
借:生产成属本
贷:制造费用——明细科目等
(1)结转无形资产成本分录扩展阅读: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工时比例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工资比例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2. 自己研发的无形资产出售,怎么结转成本
自己研发的无形资产出售,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版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权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3.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理解
如果是正常出售,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内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容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可借可贷)
如果是报废,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无形资产
4. 企业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的问题
错误的。
无形资袭产的摊销是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返销,具体每月摊销金额=原值/预计使用年限/12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确认收入的分录为:
借:应收款账或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的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无形资产摊销
企业自用无资产的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摊销
5. 某无形资产账面成本为35万元,若出售该无形资产,即转让所有权,那么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出售价格小于35万
借:银行存款 出售价格
借:营业外支出 (35-出售价格)
贷:无形资产 35万
或:版
出售价格大于35万
借:银行存款 出售价格
贷:无形资产 35万
贷:营业外收入 (出权售价格-35)
6. 研发支出的结转分录,谢谢,是不是费用化转到管理费用,那资本化的转到哪
研发支出还牵涉了关于资本化的问题,所以在处理研发支出结转的情况的时候,需要区分是否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
既然本篇问题是关于费用化研发支出的项目,那么我们居来核算费用化的内容。
资本化的,在达到预定用途转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费用化的,在每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高新企业研发费用扣除方法:
(一)如果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那么研究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
(二)如果企业是非科技型中小企业,那么研究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的50%在税前加计扣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
(1)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置、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2)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综上,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7. 有研发支出转成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企业初期的研发费用,通过“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归集,待形成无形资产以回后答,再转入“管理费用”,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 现金或银行存款等
形成无形资产后,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结转无形资产成本分录扩展阅读:
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研发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
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
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8. 结转一项专利技术该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呢谢谢!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1801 无形资产
……
三、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如下:
(一)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等科目。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人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等科目。
(三)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按该项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四)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本来应交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确定的价值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应计入待转资产价值的金额,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五)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按本制度规定进行摊销;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转入开发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七)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比照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企业用无形资产向外投资,比照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处理。
(九)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
(十)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一)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二)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三)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借记“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科目,贷记本科目。
若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9.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支出转成费用化支出的会计分录
一、新产品开发来研发阶段归集源的研发费用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月末结转到“管理费用”账户,
2、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月末不结转,待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时再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1、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10. 无形资产怎样做会计分录
首先需明复确的是无形资产摊制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