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购买无形资产分期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确认
未确认融资费用要用摊余成本计算
某一期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X实际专利率-支付分期款
无形资属产入账金额=200X4.3295=865.9
1000-865.9 =134.1 是要分5年摊销的金额
这个差额是你占用了别人的资金,要付给别人的利息
『贰』 无形资产出售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定融资费用怎么处理
购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2
贷:银行存款
102
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8(18*10-10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
账面价值=102+78=180
『叁』 无形资产涉及未确认融资费用
其实这个题目中已经给出来每年付款200万元了,就不需要乘以20%的,题目中如果给出的是1000万分五年平均支付,或者每年支付20%,这时候计算才需要乘以20%的。
『肆』 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都有余额怎么办实际都不需要再付款了
未确认融资费用:就是延期付款的利息支出;
如买房现付款100万,但你是10年后付款了150万,此时相当于你购买了固定资产但未付款,产生了50万的利息支出需记入未来的10年,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00万
未确认融资费用 50万
贷:长期应付款 150万
(4)无形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融资余额扩展阅读:
企业除了通过借款和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购建长期资产外,还可以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或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资产使用在前,款项支付在后。
如补偿贸易方式引进设备时,企业可先取得设备,设备投产后,用其生产的产品归还设备价款。而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一种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形式。
这种不需要支付或分期支付货币资金就可以先取得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设备的方式,就好比“借鸡生蛋”,也是一条颇不错的生财之道。当然,补偿贸易引进国外设备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尚未偿还价款或尚未支付完租赁费用前,也就必然形成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
会计科目
企业发生的长期应付款及以后归还情况的核算与监督,在会计账上设置一个“长期应付款”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其贷方登记发生的长期应付款,主要有应付补偿贸易补偿登记引进设备款及其应付利息、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借方登记长期应付款的归还数;期末余额的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的各种长期应付款。该科目应按长期应付款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伍』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怎么计算
即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付款”项目以“长期应付款”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余额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金额填列。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此法的关键是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的确定。
①租赁资产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时,应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为现值时的折现率确定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
②租赁资产按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时,应将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
③租赁资产: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入账价值时,不存在未确认融资费用,故无需进行分摊。
『陆』 为什么未确认融资费用在摊销的时候每期利息=(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利率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6)无形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融资余额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柒』 关于无形资产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
现值=1000000+1500000*1.7833=3674950
未确认融资费用=4000000-3674950=325050
借:无形资产3674950
未确认融资费用325050
贷:长期应版付款权300000
银行存款100000
『捌』 中级会计,未确认融资费用问题
你好!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
这个题目我把分录写出来然后解释一下就容易懂了 !
2012年7月1日
借:无形资产 4546
未确认融资费用 454
贷:长期应付款 4000(5000 × 80%)
银行存款 1000(5000 × 20%)
此时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余额为(贷方)4000万元,账面价值需要用账面余额(贷方)扣除未确认融资费用(借方)余额,因此账面价值 = 4000 - 454 = 3546(万元),此题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摊余成本。
刚开始欠4000元,其中为无形资产入账价值3546万元(4546 - 1000),剩下的454万元是欠款的利息费用,在以后分别确认。
关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来确定,每年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年摊销额在年内是采用直线法摊销。
也就是说,假设,2012年7月1日开始,1年内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为120万元,那么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1人的月摊销额为10万元。
那么实际计算一下年摊销额 = 摊余成本 × 实际利率 = 3546 × 5% = 177.3万元,
那么月摊销额 = 177.3 ÷ 12 = 14.775万元。
由于2012年还剩6个月,因此2012年的摊销额 = 14.775 × 6 = 88.65万元。
此时若写分录(实际上一般在付款日写分录),则有
借:财务费用 88.6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8.65
那么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借方) = 454 - 88.65 = 365.35万元
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为(贷方)4000万元,账面价值 = 4000 - 365.35 = 3634.65(万元)
希望能够帮到您!
『玖』 无形资产中分期付款的融资余额怎样计算
2005年1月8日:
借:无形资产 865.9
未确认融资费用 134.1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2005年末:
财务费用=865.9*5%=43.29
2005年末融资余额=865.9+43.29-200=709.19
借:财务费用 43.2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3.29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6年末:
财务费用=709.19*5%=35.46
2006年末融资余额=709.19+35.46-200=544.65
借:财务费用 35.4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5.46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7年末:
财务费用=544.65*5%=27.23
2007年末融资余额=544.65+27.23-200=371.88
借:财务费用 27.2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23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8:
财务费用=371.88*5%=18.59
2008年末融资余额=371.88+18.59-200=190.47
借:财务费用 18.5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59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9:
财务费用=190.47*5%=9.53
2009年末融资余额=190.47+9.53-200=0
借:财务费用 9.5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9.53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