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债券的折价摊销是什么意思
1.债券的折价抄是按债券袭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
2.为了使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账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3.债券折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② 债券溢价摊销的分录
购入债券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长期债权投资——(溢回价)
贷:银行存答款
收取利息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投资收益
(2)一次付息债券折价摊销表扩展阅读
长期债权投资是企业购买的各种一年期以上的债券,包括其他企业的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债等。债权投资不是为了获取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债权投资只能获取投资单位的债权,债权投资自投资之日起即成为债务单位的债权人,并按约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
长期债权投资的主要特点:
1、投资只能按约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
2、债权投资可以转让,但在债权债务双方约定的期限内一般不能要求债务单位提前偿还本金。
3、债权投资与其他债权一样,存在一定的债权风险。
③ 折价发行债券摊销折价金额的会计分录解释
货币时间价值抄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准则是比较搞脑子的
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的,简单解释一下吧,
比如,市场上利率水平为8%,你的债券承诺每年给5%的回报
那么,人家肯定不会原价买你的债券,因为买你的债券不如去买那个8%的资产
于是,为了卖出去,债券要打折
按题目的说法,打了9折
那么,你面值10000万债券,实际卖了9000万元
中间的 1000万元 就是债券折价,
但是 在债券期满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折价了,
所以,这1000万元必须在以后期间调整回来
发行时分录:
借:现金 9000万元
借:发行债券——债券折价 1000万元
贷:发行债券——债券面值 10000万元
调整中 有两种办法
严格按准则来应该用实际利率法,计算量很大
你这个题里面是按直线法
就是 在5年中 每年调整200万元
也就有了那条分录
经济意义是
就像上面说的,你以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5%发行这个债券
结果市场不买你的帐 你不得不打折出售
这个打折的部分,实际也形成你发债的“实际资金成本”
在5年里慢慢确认为利息了
④ 为什么要摊销债券的溢折价
摊销溢价是一种资产。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是,由于企业实际获得资产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并承担与资产相关的风险,企业实际获得资产。提供的主要经济效益,同时承担与资产相关的风险。
“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期记录的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即:租赁资产的账面余额从资产的折让中扣除项目后的金额 )。
1、计算实际利率
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的贴现值。根据“试误法”、“内插法”可求得实际利率。
2、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折价
溢价购入
(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票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或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债券面值+溢价-上期累积已摊销的溢价)*实际利率
应摊销溢价=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应摊销溢价贷记“长期债券投资——溢价”科目
折价购入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债券面值-债券折价+上一期累积已摊销折价)*实际利率
应摊销折价=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按票面计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应摊销溢价借记“长期债券投资——折价”科目
⑤ 购买短期债券的折溢价摊销和利息摊销(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回值计算,按答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即发行价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记入“投资收益”)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记入“应收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⑥ 债券发行价格如何计算 每半年付息一次和每年付息一次计算计算一样吗
债券发行价格,就是把未来现金流按照当前市场利率折现。半年付息和一年付息的计算不同。
如果是半年付息一次,那就是付一半,每年付息就是按约定利率。
例如,2年期债券,面值100,票面利率10%,现在市场利率8%。
按照每年付息一次,债券发行价格=10/(1+8%)+10/(1+8%)^2+100/(1+8%)^2=103.57元。
按照半年付息一次,债券发行价格等于:5/(1+4%)+5/(1+4%)^2+5/(1+4%)^3+5/(1+4%)^4+100/(1+4%)^4=103.63元。
(6)一次付息债券折价摊销表扩展阅读
在实际操作中,发行债券通常先决定年限和利率,然后再根据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进行微调,决定实际发行价格。
一批债券的发行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认购者要在不同的时间内购买同一种债券。可能面对不同的市场利率水平。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保证债券能顺利发行,有必要在债券利率和发行价格方面不断进行调整。
一般说来,在市场利率水平有较大幅度变动时,采取变更利率的办法; 而在市场利率水平相对稳定时,采取发行价格的微调方式。也有时利率变更和发行价格微调两者并用。
债券发行价格有以下三种形式:
(1)平价发行
即债券发行价格与票面名义价值相同。
(2)溢价发行
即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的票面名义价值。
(3)折价发行
即发行价格低于债券的票面名义价值。
⑦ 如何解决分期付息债券溢折价摊销的习题(实际利率法)
发行来债券
借:银行存款 864884
贷:源应付债券-面值 800000
-溢价 64884
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33512
应付债券-溢价 6488
贷:银行存款 40000
到期还本
借:应付债券-面值 8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
⑧ 债券折价的摊销的种类
债券折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折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例1:甲公司2002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年利率为10%、面值为10000元的公司债券,共计支付9279元,当时市场利率为12%,利息于每年年末12月31日支付。
甲公司在购入债券时,按实际支付金额人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甲公司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除了按票面利率10%计算的利息外,还应包括折价的摊销数,债券折价721元(10000-9279),分五期摊销,每期应分摊144元(721÷5),最后一期分摊145元,凑成整数。
甲公司在每年年末收取利息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这样,按折价购入债券的账面价值每期增加144元,待到债券到期时,甲公司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就和债券的票面价值10000元相等了。债券折价的摊销,如表1所示:
表1债券折价摊销表(直线法)单位:元 收息期次 借记应计利息 贷记投资收益 借记债券投资(折价) 置存价值 ①=10000×10% ②=①+③ ③=721÷5 ④=上期价值+③ 2002.1.1 9279 1 1000 1144 144 9423 2 1000 1144 144 9567 3 1000 1144 144 9711 4 1000 1144 144 9855 5 1000 1144 144 10000 合计 5000 5721 721 例2:甲企业2002年7月1日购入B企业2002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利率10%,面值2000元,甲企业以16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另支付有关税费800元。相关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假设甲企业按年计算利息,甲企业对该债券投资业务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投资时:
债券面值=2000×80=160000(元)
债券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应收利息=160000×10%×6/12=8000(元)
债券投资折价=160000-(132000-8000)=36000(元)
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折价,如表2所示:
表2债券折价摊销表(直线法)单位:元 收息期次 借记应计利息 贷记债券投资(折价) 贷记投资收益 置存价值 ①=面值×票面利率 ②=折价÷摊销期限 ③=① ② ④=上期价值-③ 2002.1.1 8000 124000 l 8000 4000 12000 128000 2 16000 8000 24000 136000 3 16000 8000 24000 144000 4 16000 8000 24000 152000 5 16000 8000 24000 160000 合计 80000 36000 108000 2002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如下:
2003年至2006年终,各年会计分录如下:
到期收回债券本息时,会计分录如下: 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折价摊销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折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
例3:依上述例(例1),按照实际利息法,公司债券折价摊销,如表3所示:
表3债券折价摊销表(实际利息法)单位:元 收息期次 借记应计利息① 贷记投资收益② 借记债券投资③ 置存价值④ 2002.1.1 1000 1113 113 9279 1 1000 1127 127 9392 2 1000 1142 142 9519 3 1000 1159 159 9661 4 1000 1180 180 9820 5 5000 5721 721 10000
⑨ 我想知道债券的折价摊销是什么意思呢
债券的折价是按债券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为了使内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账容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债券折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1)直线摊销法
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折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实际利息摊销法
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折价摊销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折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