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计算应取得的利息收入,确认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是错还是对呢
错误的。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1)折价摊销额记入利息收入扩展阅读:
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
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㈡ 折价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包括每一年计算利息收入
借银行存款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㈢ 债券的折价摊销是什么意思
1.债券的折价抄是按债券袭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
2.为了使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账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3.债券折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㈣ 债券折价的摊销
债券的折价是按债券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为了使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账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债券折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1)直线摊销法
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折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例1:甲公司2002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年利率为10%、面值为10000元的公司债券,共计支付9279元,当时市场利率为12%,利息于每年年末12月31日支付。
甲公司在购入债券时,按实际支付金额人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10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9279
银行存款 721
甲公司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除了按票面利率10%计算的利息外,还应包括折价的摊销数,债券折价721元(10000-9279),分五期摊销,每期应分摊144元(721÷5),最后一期分摊145元,凑成整数。
甲公司在每年年末收取利息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1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144
贷:投资收益 1144
这样,按折价购入债券的账面价值每期增加144元,待到债券到期时,甲公司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就和债券的票面价值10000元相等了。
(2)实际利息摊销法
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折价摊销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折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
㈤ 我想知道债券的折价摊销是什么意思呢
债券的折价是按债券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为了使内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账容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债券折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1)直线摊销法
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折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实际利息摊销法
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折价摊销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折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
㈥ 借款费用的一道题目,折价或者溢价摊销、手续费如何确认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首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从题中可以看得出,该债券是折价发行,并且有手续费,所以就会产生,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不相等的问题,还会出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事项的,那么这个借款费用的计算,就得用实际利率法来计算了,即借款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期初摊余成本为:2919.75,实际利率为6%,则:
借款费用=2919.75×6%=12.185≈125.19万元
根据题中可以看得出,这个贷款费用应当是全部资本化的,即资本化金额为125.19万元。
再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债券折价发行的形成的差额与手续费不是直接计入到在在建工程中了,而是将其记入到应付债券的成本中了,即形成了“应付债券-利息调整”额了,这个利息调整在建造期间是的摊销是通过,实际利率法,计算出来的利息费用而一并记入到了在建工程中,在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以后的,摊销部分,就不再计入到在建工程了,而是记入到了财务费用中了。简单总结一下:折价与手续费形成利息调整,利息调整通过实际利率当进行摊销,有两个归属,一是在建工程(建造期间);二是财务费用(建造完成后)。
这就是为什么的回答!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㈦ 债券折价的债券折价的摊销概念
债券的折价是按债券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为了使内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容账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㈧ 每年的摊销额就=应收利息-利息收入
这个是新会计准则下的对于摊销额的计算工式.
面值*票面利率是企业的应计版利息
摊余成本就是说说的权面值和未摊销之和或是未摊销之差.乘以实际利率是本期你应该确认的利息收入.
他们二个的差就是摊销额.
你要问这个为什么这么理解是这样的.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面值*票面利率是你应收应计的利息.
二者的差你不为想是怎么理解.这个准则在有规定说是倒减出来的.你不用理解.理解多了烦.
㈨ 债券溢折价的摊销方法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
按我国现行来会计制度规定,自 对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 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或是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由于采用直线法, 每期的溢折价摊销额和确认的投资收益是相等的; 而采用实际利率法, 每期按债券期初的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的乘积来确认应计利息收入, 且其金额会因溢折价的摊销而逐期减少或增加。债券摊销方法不同, 并不影响利息费用总和, 但要影响各年度的利息费用摊销额。因此, 当企业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 宜选择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 前几年的折价摊销额少于直线法的摊销额, 前几年的投资收益也就小于直线法的投资收益, 公司前期缴纳的税款也就相应的较直线法少, 从而取得延缓纳税收益。相反, 当企业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 应选择直线法来摊销, 对企业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