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累计折旧的分录怎样做呢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仅仅是一年,而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
(1)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凭证扩展阅读:
折旧的计算方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3、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4、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Ⅱ 计提折旧会计凭证后附什么附件(单据)
计提折扣凭证后附《折旧计算明细表》。
包括:固定资产名称、原值、开始使用日期、已提折旧额、本期计提折旧额等。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每月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摊销,包括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会计在每月计提的时候按照固定资产账套计提或者自制的表格计提,因此累计折旧计提的附件及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摊销,摊销的金额入当期损益或者成本,计提折旧的凭证后面主要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明细清单;
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年限、预计残值、每月计提折旧额、累计已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等。
(2)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凭证扩展阅读:
计提折旧,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
计提:
1、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2、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
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恰恰相反: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Ⅲ 无形资产折旧,凭证怎么做呀
不叫折旧,应交摊销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Ⅳ 累计折旧凭证怎么做
计提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计入对应费用
借: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固定资版产]
营业费用 [商业营业部权门固定资产]
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笑望采纳,谢谢!
Ⅳ 无形资产怎样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
(2)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Ⅵ 求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详细会计分录
假设公司购入的财务软件是50000元(不含税),摊销20年,则:
1、入账时,计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2、第一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 2500
贷:累计摊销 2500
3、后续年限摊销以此类推,直至20年后摊销完为止
(6)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凭证扩展阅读
累计摊销科目的具体用法如下:
1、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3、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Ⅶ 无形资产如何计提折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新会计制度: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按照使用年限,将无形资产分为期限型无形资产和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两大类。所谓期限型无形资产,即随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其使用寿命会越来越短,最终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后,它将不再属于该企业的一项资产。这个使用期限正如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所谓无期限型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那些没有法律规定、合同规定、或公认的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而这里的无期限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的。它是指企业在良好的运行期间的无期限,如果企业面临倒闭,该项相对意义上的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也随之消失了。如企业的商誉。对于期限型无形资产,随着使用,它会像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一样,价值越来越低,因此也能称为价值递耗类无形资产;而对于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随着使用,它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而不是价值递耗,因此该类无形资产也能称为价值递增类无形资产。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时间期限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只要有时间限制,它就是期限型无形资产,否则,为无期限型,一目了然。相比先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将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与不可辨认两大类的分类标准而言更客观。 在此基础上,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作如下调整: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摊销与不摊销两种情况:1、对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其中又包括:(1)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预计使用年限确定,而且减值风险较低的,采用直线法摊销;(2)对非专利技术等有预计使用年限,但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呈加速变化的,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加速摊销”,以尽快收回投资,这也符合会计核算原则之谨慎原则。2、对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如商誉,由于它以构入价格作为其入账价值,但是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可能会逐渐增值,所以无需进行价值摊销,甚至要增加其账面价值。这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末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两者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又得以恢复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转回时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既然对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要如此处理,那么对未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项目在价值增加时也应有类似的会计处理: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而且企业应该尽量频繁地做这项工作。 应注意的是现行会计法里面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摊销时,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摊销。
Ⅷ 计提累计折旧需要作记账凭证吗
需要做记账凭证,具体分录为:
1、管理部门用或分摊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2、销售部门用或分摊
借:销售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3、生产部门用或分摊
借: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恰恰相反: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8)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凭证扩展阅读:
计提折旧的原理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3、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Ⅸ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时,原始凭证是什么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的原始凭证是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把这张表附在计内提折旧的会计凭证容后面
借: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时的原始凭证是无形资产按月摊销计算表,把这张表附在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凭证后面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