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递延资产摊销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通常,递延专资产包属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摊销费用。
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未来,并且这些费用支出的数额较大,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
② 递延资产摊销时间怎么划分
如果是开办费,应于开业时一次计入费用;资质证书通常应在有效期内或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摊销;09年1月1日后,购置固定资产增值税可抵扣。
③ 新会计准则,递延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
1.企业经营租入的抄固定资产所发袭生的改良支出,先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归集,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照租赁期限摊销。
发生各项支出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原材料
(领用,增值税作进项税额转出)
应付职工薪酬等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
不需要作纳税调整。
2.没有“递延资产”科目,有“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以及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3.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
没有“待摊费用”科目了。
④ 递延资产、摊销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回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答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以及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条。
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实质是已经付的费用,花了费用当然应该取得资产,递延资产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资产,它没有实体。
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的摊费用核算.
⑤ 递延资产是按几年来摊销的
五年呀!这跟发生费用多少没关!
说明你公司有收入快!有了收入后就不能进递延了
⑥ 递延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区别
递延资产和来长期待摊自费用的区别就是时限的区别。
1、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2、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3、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开办费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递延资产。包括一次性预付的经营租赁款、向金融机构一次性支付的债券发行费用,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均在一年以上,这与待摊费用不同,后者的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所以列在流动资产项目下。
⑦ 请问递延资产和递延摊销是什么意思
具体买本CPA会计书来看吧:
递延资产是说有些支出(开办费、回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使企业可以在长于答一个会计期间里受益,符合资产定义,所以将其资本化为资产。递延摊销就是将递延资产以系统而合理的方法分摊在受益期间里,就跟折旧一样。比如开办费在不长于5年类摊销。不过递延资产和递延摊销这个概念现在仿佛都已经不使用了?
权责发生制通俗点说就是按事项和业务的经济实质,看是否符合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等)的定义,如果符合就对其进行确认纪录。而收付实现制就是一种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单纯的以现金是否流入或者流出为基准,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⑧ 递延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递延资产主要包括:开办费、筹备费、租赁资产改良支出、债券发行费内、股票发行费、固定容资产投入使用后发生的相关费用及预付费用、递延所得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石油天然气和矿藏的勘探与开发费用,以及递延投资损失等项目。应根据费用的性质进行摊销。
⑨ 递延资产如何摊销
直接进管理费用进行摊销(摊销额/年限/12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⑩ 请问递延资产是不是次月才进行摊销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内括开办费、租入固容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