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购买软件的费用如何入帐
法律和合来同或者企业申请书没有自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检查首先从“无形资产”账户借方发生额,结合其原始凭证,审查人账的金额是否真实,如果属于以前年度人账的,还需询问或查阅人账年度和原始凭证;其次,检查企业的合同,并结合企业“无形资产”账户贷方发生额审查其摊销期限和金额是否正确。对于软件的检查,主要是查阅原始凭证,看纳税人购买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软件是否单独计价,如未单独计价的,应并人计算机硬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2. 软件开发费怎么样摊销
这要看你财务软件得价格
如果购买得价格较低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回而不需要计入无形资产,如果价格答比较高那就一定得计入无形资产资产。价值几百元得单机版没有做无形资产得必要。
因为在开办期间发生的费用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得,无形资产计入方式不受开办期影响,所以具体得就看软件是做费用还是摊消。
3. 财务软件如何入账
财务软件,应该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根据合同约定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一)财务软件折旧的时间和净残值不能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财务软件是一种磁介质,不可能是有形损耗。而说它是无形损耗又不完整,我们购买财务软件的目的是让它来装载财务数据、产生财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求得企业的发展。所以说财务软件只是一个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载体,载体内的财务信息才是实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财务软件本身的价值可能会损失,可是由它装载的财务信息并不一定会减值。固定资产折旧,必然要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问题,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所以要合理的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财务软件的使用年限很难确定,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财务软件也可以不断的升级;财务软件中装载的资料,也不能确定何时无用。另外财务软件的残值也很难确定。
(二)、财务软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财务软件计价不能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那么能否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呢?同样存在问题,那就是时间的确定问题。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费用,在各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平均分摊。比如,大修理费用,应当在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可是,财务软件的分摊期如何确定?只要企业还在生存、发展,就必然发生账务,企业就会受益于账务。企业生存、发展是动态的,则企业受益于账务的时间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这个时间很难确定。国家对此也未做明确规定。 四、财务软件一次性的计入当期费用存在的问题 未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前,企业是用纸质的账簿、凭证等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一年采购一次,当年够用就行,所以价格不是很高,企业可以一次性的摊入当期费用——管理费用。而财务软件则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购入,长期使用,且费用较高,购买一个核算子系统少说也要几千元或几万元,那么购买一套财务软件(包括许多子系统)应该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如果是购买管理软件,比如目前国际上流行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在国际市场上ERP销售40%来自财务、20%分销、20%制造、20%人力资源),在国内,就拿用友财务软件公司生产的ERP系统来说,一套ERP系统要200多万元,在国外市场,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产的ERP系统折合人民币要1000多万元,费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摊入管理费用,必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自身也很难接受。况且,财务软件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购买财务软件入账一次性记入当期费用不合理,不能简单一次性记入。 基于以上考虑,企业财务软件入账,按现行的会计制度计入哪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实务操作对财务软件总需有一个科目入账才成,这方面尚需进行深化研究和规范。
目前,笔者认为其改正途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考虑:
(一)单列“软件”科目。企业购入的用于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财务软件价值明确,可以将其资本化。为了区别传统的无形资产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那样,单列一项“软件”科目,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软件”科目放在长期资产类。软件可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每期按规定的折旧率(或分摊率)提取折旧(或分摊额)。但是这个折旧率(或分摊率)应该由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具体分录如下:购入软件时借记“软件”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分摊时借记“管理费用软件摊销费用”,贷记“软件”科目。委托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应按实际支付的委托费入账。如果该软件是用于生产经营或管理,应资本化。自行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有明确的目的,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业的研发支出,比例不会太高(因为企业必须考虑成本因素),因此,应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入“研究与开发费用×软件”账户,若开发成功,则转入资产账户;若开发失败,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来处理。如果金额较小,按照配比原则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果金额较大则应予以资本化。
(二)作“递延资产”处理。由于财务软件的使用期较长,一次性支出较大且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为了便于管理,非软件开发企业购买的软件计入“递延资产软件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来管理。其分摊率由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具体分录如下:购入时借记 “递延资产软件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分摊时借记“管理费用软件支出”,贷记“递延资产—软件支出”。分摊的那部分费用,相当于每期购置空白的纸质账簿、凭证等的费用。委托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若用于生产经营或管理,应按实际支付的委托费资本化。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入“研究与开发费用x软件”账户,若开发成功,则转入资产账户;若开发失败,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来处理。如果金额较小,按照配比原则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果金额较大则应予以资本化。
4. 关于开发软件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
贷:应付账款
5. 软件系统的开发费用应该计入无形资产么
1、价值比较高的软件,采购成本计入了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摊销。 2、其配套的版电脑服务器成本应权该进入固定资产 3、如果您单位买的是小软件,成本不高,可以计入管理费用。 (如后续的服务费用亦是如此) 4、如果成本很高建议跟当地国税联系,避免纳税调整多缴税。 5、二次开发费用一般来说都不是很大,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可计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6、如果进到固定资产,必须得抵扣进项税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6. 软件开发的服务费要怎么摊销
在实务中,如果这个服务费金额不大,建议一次性直接计入收到发票的回当期费用,这样不用以后答每期摊销;
同时金额不大对你的账面影响也很小,可以不分摊.
金额大小要结合你们公司的情况,或者说主观判断;
一般来说,10w以上(再次强调,主观判断)都可以认为是金额大的,10w一下看公司的每期的费用情况判断;
如果金额大的话,分期摊销,不过一般这种你这应该付的是一年的费用,一般不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现在已经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而应该计入预付账款科目,然后每期摊销的时候也从预付账款科目转出.
7. 软件企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什么科目
软件企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企业购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内随同计算容机一起购入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单独购入的,作为无形资产管理,按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进行摊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或收益年限的,在五年内平均摊销。
按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当月使用就开始摊销,到处置当月不用摊销。而固定资产是当月使用,次月开始计提折旧,处置当月仍需要计提折旧。请比较两者的不同。
分录
购入
借:无形资产——某某软件
贷:银行存款
摊销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卖掉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如果有的)
贷:无形资产——某某软件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或借:营业外支出)
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8. 软件开发费怎样摊销
软件开发一般形抄成无形资产袭。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应该使用“研发开支——资本化支出”这个科目。在开发成功后,转入“无形资产”。
所以,你应该进行账务调整,将它转入“研发开支”这个科目。在研发成功的当月转入“无形资产”。再按照“无形资产”核算
9. 收到开发软件发票会计分录以及分摊会计分录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购买开发软件应计入无形资产,账务处专理:
1、付款时:
借:预付账属款——开发软件
贷:银行存款
借: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预付账款-开发软件
摊销时
如果你单位执行了新会计准则,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如果你单位还没有执行了新会计准则,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拓展资料:
无形资产摊销期: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若当期发生减值准备,则下期摊销额要按预计可收回金额和剩余可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则将其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关于会计的有关问题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为我们点赞及关注我们,谢谢。
10. 软件开发企业怎样做帐务处理,怎样做账
一、研究阶段
(一)原材料采购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二)材料费、测试费、专利费等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材料
贷:原材料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
贷:银行存款
二、开发阶段
(一)发生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等成本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原材料、工资、其他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原材料、工资、其他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二)购进专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提折旧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
贷:累计折旧
月末结转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折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
三、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四、销售软件产品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7%)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2%)
五、生产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硬件材料的购进、领用、制造费用、人工费以及形成产品
购进材料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
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人工费 借:生产成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形成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六、销售嵌入式软件
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硬件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硬件销项税额)
主营业务收入——软件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软件销项税额)
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硬件收入=硬件成本*(1+10%)(10%为实际成本利润率(毛利、本期),最低比率)
嵌入式软件产品的软件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硬件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软件
主营业务成本——硬件
贷:库存商品
软件和硬件的成本按销售占比做分摊
七、售后服务费,版本升级费
(一)在产品销售的同时收取售后服务及版本升级费用
1、收费不能与产品的售价区别,则在产品销售时一次计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2、如果能将费用与售价区分开来,在收取款项时,将其计入“递延收益”,其会计处理为:收取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递延收益(售后服务费,版本升级费)
根据服务的时间,次数每期提供有偿增值服务时,
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二)如果售后服务及版本升级费用不在产品销售的同时收取,则在每次提供服务时在符合收入确认的原则条件下确认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