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推销无形资产的价值

推销无形资产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1-02-05 05:16:04

㈠ 出售无形资产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核算的一般分录如下:
1.购买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
专贷:银行存款属
2.每年摊销无形资产时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
3.无形资产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

㈡ 无形资产转销的无形资产转销的情况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
2.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的情形。
[编辑]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
企业转销某项无形资产时,应按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无形资产”账户。
【例】华安公司一项专利技术,账面价值1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000元,此时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并且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该公司应转销该项无形资产,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60000
企业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中,绝大部分资产一般都按上述规定进行,但有个别无形资产在核算时需要加以注意:
(一)土地使用权
购入土地使用权支付价款时,应借记“无形资产”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应将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予以结转,使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一次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即借记:“在建工程”,贷记“无形资产”账户。
(二)商誉
商誉发生在企业购并时,当被购买企业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可辨认净资产价值时,二者之差额作为商誉入账。
例:泰安公司2002年初购入一项专利技术,实际成本180万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专利的法定有效期为10年,该公司预计其使用9年,2005年12月31日,因与该专利技术重大不利因素出现,致使该专利估计可收回金额为8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公司发现导致与该专利技术相关的重大不利因素已部分消除,此时估计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差税费影响。
2002年初入账: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1800000
贷:银行存款1800000
2002年摊销:
每期(年)摊销额=180/9=20万元
借:管理费用20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200000
2003年摊销:同2002年摊销
2004年摊销:同2002年摊销
2005年摊销:同2002年摊销
2005年末计提减值准备:
由于2005年末估计可收回金额为80万元,至此时无形资产账上余额为100万元,从而发生减值。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00—80=2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2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000
(7)2006年摊销
每年摊销额=80/5=16万元
借:管理费用16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160000
(8)2007年摊销:同2006年摊销
(9)2007年末:
减值损失转回前账面价值:80-16-16=48万元
预计可收回金额:60万元
减值损失转回:60—48=12万元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20000
贷:营业外支出120000
(10)2008年摊销
每年摊销=60/3=20万元
借:管理费用20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200000
(11)2009年摊销:同2008年摊销
(12)2010年摊销:同2008年摊销
(13)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清销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80000

㈢ 销售无形资产交税的分录

销售无形资产交税的分录分三种情况,具体各类销售无形资产交税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种,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销售无形资产交税,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会计分录为:
1、确认转让收入借:银行存款 等贷:其他业务收入
2、支付相关税费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附加费 等
第二种,销售无形资产交税的分录。销售房屋及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处理具体如下:
处置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帐面净值)
借:累计折旧(帐面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帐面原值)
处置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处置净收入(处置收入-帐面净值-处置费用-应交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处置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第三种,销售无形资产交税的分录,取得无形资产出售收入-无形资产帐面价值-出售无形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借: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借:银行存款 等 (取得的出售收入)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等 (支付的相关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附加费 等

㈣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理解

如果是正常出售,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内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容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可借可贷)
如果是报废,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无形资产

㈤ 企业购置无形资产的资出本性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在整个收益期内进行摊销对吗

对的,按整个实际收益期内进行分摊,
但在税法上,有严格规定分摊时间的,
造成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要做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调整
望采纳点赞

㈥ 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是什么概念

无形资产的抄应摊销金额为袭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㈦ 销售无形资产用账面价值还是账面余额

07年末:无形资产当月购置当月开始摊销,共摊销111万(666/6),经过一年的摊销后(但回是减答值测试前)08年账面余额为555(666-111),其可收回金额为500万,所以计提减值准备55万,计提折旧后账面价值为500万。
08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为500万,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6-1),每年摊销100万(500/5),所以经过08年摊销后,账面价值还剩400万,可收回金额为420万,不计提减值。
09年:还是按100万/年计提折旧,但是因为只有半年,所以折旧50万,所以2009年6月30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50万(666-111-55-100-50)。
另外告诉你:账面价值=资产入账时原值-折旧-摊销
虽然题目不难,但是写的好辛苦啊,采纳我的吧,你的悬赏分太少了。。。

㈧ 推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自用无形资产价值额为2000元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 2000
贷:累计摊销 2000

㈨ 无形资产的推销细则

孩子你确定是推销?不是摊销?
我是不知道无形资产的推销方法,但我知道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无形资产摊销
什么是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地分配。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的理论依据
作为一种长期资产,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逐渐降低,其价值也会在其使用期限内逐渐减少,直至全部丧失。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应分期摊销。

现行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的主要特点
1.无形资产摊销的开始月份为当月;

2.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为直线法;

3.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一般为预计使用年限;

4.无形资产摊销时,残值应假定为零。

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定
1.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成本应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

2.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有关原则确定。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企业开发、受让无形资产的费用,属于资本性支出,按现行税法规定,不能一次性列为成本费用,应当按规定的年限,分期摊入成本。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平均摊销法和加速摊销法两类,平均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车流量法等;加速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对无形资产 的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平均摊销。由于直线法忽略了对某些无形资产的作用过程和资本的回收速度,因而对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产生着影 响。首先,由于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在取得初期,消费者对它的认识或者潜能的发挥尚需一个阶段,所以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很明显;随着市场的重视进入成熟期为企业 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等因素走向被替代甚至被淘汰之路,经济效益就会下降乃至消失,这一现象在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今犹为突 出。可见它的过程是呈曲线形的。其次,资本的回收速度直接影响缴纳所得税,回收速度快,则缴纳税收期滞延;回收速度慢,则缴纳税收期前移。

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1)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4)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如果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例]某企业购入一项商标权,价值为240000元,有效期为10年。则企业每月摊销额为2000(240000÷10÷12)元。企业摊销时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2000

贷:无形资产——商标权 2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区别
1、性质目的不同。
计提摊销是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无形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尽管摊销,特别是加速摊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映诸如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资产贬值的作用,但这并非摊销的主要作用,摊销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偏差;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无形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因此,也有人认为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了无形资产当前的价值,是一种资产计价的手段。

2、理论基础不同。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无形资产符合资产的定义。而当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减至账面价值以下时,由此所形成的减值已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因而应将这部分减值从无形资产价值中剔除,并将减值列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摊销的理论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假设。会计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对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计量的标准。无形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此,要将其无形资产价值按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分期计入费用,而这正是权责发生制具体要求的体现。

3、核算原则不同。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以谨慎性原则为依据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将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减其账面价值,体现了“谨慎”思想。无形资产摊销是以配比原则为依据的。无形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这种将摊销金额与其产生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的思想,正是配比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4、核算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并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不应摊销。而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对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时,才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进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五条中进一步明确,当存在“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等七种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当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5、计提时间不同。
无形资产摊销的计提通常是按月进行的,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属于因正常时间推移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或费用,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通常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或年末(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根据实际减值测试情况来进行,在并无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的情况下,不必作账务处理,因此不同会计期间的减值损失与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系统的联系。

6、计提方法不同。
对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首先,判断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对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存在摊销问题;其次,确定摊销期间。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整个期间内进行摊销;再次,选择摊销方法。企业应当根据无形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生产总量法、车流量法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而对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首先,无形资产减值的测试。当无形资产不能收回账面价值时,减值损失就发生了,就应当对其存在减值的迹象进行判断;其次,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再次,减值损失的确认。

7、计提基数不同。
无形资产摊销是以无形资产成本(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金额作为摊销基数,并在估计确定的使用寿命年限内计提摊销的。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8、账务处理不同。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日常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其摊销额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常性费用中,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无直接关联,导致减值的情形也并非是经常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尽管无形资产减值与摊销有着上述种种区别,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

阅读全文

与推销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