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自筹资金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如何记账,是否列支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124号科目“无专形资产”:
1. 本科目属核算事业单位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2. 事业单位购入或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无形资产应按实际支出数,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3. 各种无形资产应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购入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时,应一次记入“事业支出”科目,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应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摊销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4. 单位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其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事业收入”科目,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借记“事业支出——其他费用”科目,贷记本 科目。
对外投资转出无形资产按“对外投资”科目的有关规定处理。
5. 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6. 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类别设明细账。
②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进事业支出什么科目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内权、著作权、土地使用容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人账价值。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人账价值。
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应计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人当期支出。
③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形资产补摊销要怎么做分录
年初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新账不需要做分录。
现摘录附件《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有关内容如下:
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
(一)自2013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财务报表。
(二)事业单位应当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相关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原账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账。
3.将2012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包括新旧结转调整和基建并账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4.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二、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新旧账衔接)
其中:“事业基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事业基金”科目,但不再在该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其核算范围也较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所属“投资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并对所属“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数额后的余额)进行分析: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转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余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的概念:
1、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
2、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旧制度的“事业基金”中包含了这两项,在建立新账时要根据上述概念加以分析,将属于这两项的余额分离出来记入新账的期初余额。
④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事业抄单位无形资产增加(购建)袭的处理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和结余。无形资产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体现了一种投资范畴的资金动向,特别是在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时是在“投资”范畴中反映。因此,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一样,应该界定这部分净资产的属性。如果和固定资产一样,称为“无形资产基金”,又不太合适。因为大部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不多而且也不规范,假如与固定基金合并,也不妥当。笔者认为,直该将其放在“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中核算比较合适,这样处理不仅能与国际会计进一步接轨,而且能在会计处理时比原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⑤ 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怎样进行会计处理
回答复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制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单位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其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事业收入”科目,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借记“事业支出--其他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对外投资转出无形资产按“对外投资”科目的有关规定处理。
⑥ 事业单位用财政拨入的专项资金购入无形资产怎么入账
首先收到专款时
借:银行存款 5
贷:拨入专款 5
购买资产
借:无形资产 1
贷:事版业基金——一权般基金1
借:专款支出1
贷:银行存款 1
然后把 拨入专款和专款支出分别结转
假设,剩余部分上缴
那就
借:拨入专款 5
贷:专款支出1
银行存款
如果留归本单位使用
那就:借:拨入专款 5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
专款支出 1
明白了
⑦ 行政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包括什么
无形资产是抄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袭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佩顿在1922年的《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广义无形资产的定义:“归属于某一企业但不具实物形态、存续期较长的任何有价值的补偿物、因素或要素”。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⑧ 事业单位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是否要交税
需要交纳。
先看营业税条例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版例规定的劳务权、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再看营业税细则
第九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条例第一条所称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最后,查找营业税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发现相关内容。
所以结论是,需要缴税。
⑨ 对于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应列入其他收入吗为什么
根据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分录,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的收入计入“事业收入”这个帐户!
⑩ 初级会计实务里的事业单位会计章节,无形资产的处置第三个分录看不懂,能解释下吗 收到转让收入时 借,
事业单位会计中“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在对外捐赠、转让、出售、无偿调出、毁损或者报专废非货属币性资产中的应用
该科目除了在财产清查及应收、预付款项中用到外,在对外捐赠、转让、出售、无偿调出、毁损或者报废货币资金形式以外的资产中也会用到。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只要资产减少(货币资金除外),就要先将其转为待处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