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设备大额维修改造费用按几年摊销
设备维修改造费用的帐务处理,按以下情况进行:
1、小额的维修费用,直接计回入当期“制造费用”或“管答理费用”中。
2、大额的维修改造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直接计入当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中。
3、大额的维修改造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设备价值中。
4、对于资本化设备维修改造费用的,应先将要改造的设备转入“在建工程”,改造费用发生时计入“在建工程”,改造完成后,将改造好的设备转入“固定资产”。
5、对改造好的设备“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尚可使用年限,按尚可使用年限进行折旧。
㈡ 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你说的“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修理后固定资专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源自:《企业所得税法》
第六十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根据上述规定,
规定符合本条规定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应该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这主要是考虑到这部分支出,已经符合资本化条件,构成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其效益体现于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中,根据收入与支出相配比原则,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
呵呵,由于列支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并不直接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所以,我们也别抠字眼了,这时候的计税基础,属你说与原值是否一样呢?
可以说一样吧。
㈢ 税法上或会计上对于折旧/摊销年限有硬性规定吗
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第六十七条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第六十八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
第六十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以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具体规定。应该是“硬性”的吧?
㈣ 企业所得税法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大修理费用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属于大修理费用,按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即: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
此外,可以一次性进成本(或费用)。
借:费用或成本
贷: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的规定:
第六十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4)大修理支出税法摊销年限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
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㈤ 为什么企业所得税法要规定大修理支出标准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资本化和费用化是筹建的时候才可以,固定资产价值都已经确定了,你还谈什么资本化和费用化?
其次只能说修理费是按权责发生制摊销还是在发生当期一次摊销。会计上并没有规定明确的数量和金额,而企业所得税法对此倒是有些规定。新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分为费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资本化的支出,其中资本化的支出又分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新税法将不动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视为改建支出,将动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视为大修理支出,均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准予税前扣除。对于属于动产的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固定资产大修理所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摊销期限。与原先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新税法提高了修理支出资本化比例,由支出占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提高到占取得固定资产计税基础50%以上。同时,取消了“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也需要资本化的规定。
㈥ 长期待摊费用分5年摊销,税法和会计上的区别具体会计分录
你说的是开办费吧(并不是所有的长期待摊费用都被税法要求按5年摊销)。
这个在专企业会计上属的处理是:在开始营业的时候一次性记入期间费用(假设是100000元)。
借:管理费用 10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100000
而税法要求是按五年摊销,这个要在年底的时候做纳税调整。
如上例,按税法规定,第一年只允许扣除20000元,这样的话在第一年底的时候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也就是说这80000元是要纳所得税的。
以后的四年每年底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
㈦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除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大修理支出外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最低为( )。
会计制度规定,来长期待源摊费用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不再分期摊销了。待摊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而税法规定,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平均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对于会计和税法规定的差异,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摊销核算,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㈧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大修理是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局部更新,如对房屋、建筑物进行翻修等。其特点是:修理范围大、间隔时间长、修理次数少、一次的修理费用大。
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一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归集,大修理完工后,再将其结转到有关科目。由于大修理支出的发生不均衡,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公司可以采用费用摊销或费用预提的方法。
(1)支付大修理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贷:相关科目
(2)大修理完工时,将修理费用分期摊销
如费用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
借:待摊费用
贷:在建工程
如费用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在建工程
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
在中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
㈨ 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超过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50%以上,且使用期限在2年以上的,是进固定资产,还是进待摊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第13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版长期待摊费用,准予税前权扣除: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68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的50%以上;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固定资产大修理所发生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摊销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