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员工的加班费如何计算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当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为标准,一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的计算按照原劳动保障部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核算。
一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加班工资计算的方法
根据劳社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一款、第二款: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拓展资料
要准确计算加班费,首先必须正确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实践操作中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具体包括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中规定“工资总额”的几个组成部分。但是应当注意一点,在以实际工资都可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
3、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 ,以区别2000年版,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1.75天和174小时进行折算。
4、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5、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
『贰』 人员费用百分比,怎么算
费用百分比=(分类费用/总的费用)*100%
『叁』 行政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工会费是怎么计算的
一、企业工会会员会费缴纳标准:
1、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缴纳本人每月工资收入0.5%的会费,工资尾数不足十元的不计缴会费。
2、会员所得各种奖金、津贴、稿费收入以及按劳动保险条例或其他法令规定所领取的各种补助费、救济费、退休金、退职金等,均不缴纳会费。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会员会费缴纳标准:
按照会员本人每月工资收入的0.5%计算缴纳会费。
(3)人员使用费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
第五章 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四十二条工会经费的来源: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补助;
(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第四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四条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各级工会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
各级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当由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并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
第四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第四十六条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
第四十七条工会所属的为职工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其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工会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等对待。
『肆』 建筑工地管理人员收费怎样计算
企业管理费的计算
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其内容包括:
1
、管理人员工资
2
、办公费
3
、差旅交通费
4
、固定资产使用费
5
、工具用具使用费
6
、劳动保险费
7
、工会经费
8
、职工教育经费
9
、财产保险费
10
、财务费
11
、税金
12
、其他
企业管理费的计算方法:
①公式计算法
公式计算法是投标人计算企业管理费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管理费
=
计算基数×企业管理费费率
其中,企业管理费费率的计算因计算基数不同,分为三种:
a.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
=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
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费占直接费比
例
b.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
=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
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
每一工
日机械使用费)×
100%
c.
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
=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
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100%
②费用分析法
用费用分析法计算企业管理费就是根据企业管理费的构成
,
结合具体的工程
项目确定各项费用的发生额
,
计算方法为
:
企业管理费
=
管理人员工资
+
办公费
+
差旅交通费
+
固定资产使用费
+
工具用
具使用费
+
劳动保险费
+
工会经费
+
职工教育经费
+
财产保险费
+
财务费
+
税金
+
其
他
企业管理费为区间费率,编制设计概预算、招标控制价时应按上限计取,
投标报价时,投标人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结合自身企业情况自主
报价,亦可参考区间费率自主确定。
『伍』 如何准确计算员工成本
单位员工成本=税前工资+企业负担五险一金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费用+福利补贴+培训费用,如果租房提供给员工免费居住,房租也应加上。
『陆』 员工工资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
1、应交所抄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
2、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根据每月的应工作日数来计算的。比如同样的月工资,10月份和12月份同样是31天,但他的日平均工资就会不同,因为10月份的节假日多,工作日少。更加合理的计算是先计算全年的工作日数,然后计算月平均工作日数,这样,在年度内日平均工资都是相同的。
(6)人员使用费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柒』 个人缴费基数怎么算
用社保缴费基数计算社保,如下: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回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答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