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实际利率法进行折价摊销

实际利率法进行折价摊销

发布时间:2021-01-31 01:28:25

⑴ 实际利率摊销

以购入(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投资(负债)的现值,即账面价值,求得版该期的权实际利息收入(用),此项利息收入(费用)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差,即为当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用公式表示:当期利息 该期期初债券投资 市场:二收入(费用)一(负债)账面价值“利率 溢价 当期收到(付出)利息 当期利息 摊销额一或当期应收(应付)利息一收入(费用) 折价 当期利息 当期收到(付出)利息摊销额一收入(费用)一或当期应收(应付)利息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溢价与债券账面价值逐期递减,利息收入(费用)也相应递减,而溢价摊销却逐期增加;如果折价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逐期递增,则利息收入(费用)也相应递增,折价摊销也逐期增。

⑵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折价,并编制持有到期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复资制--面值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95 37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 623

摊销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14 000
借:利息调整 1 260.32
贷:投资收益 15 260.32

⑶ 实际利率法摊销到底是什么思想方法,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的意义吗每...

其实实际利率法摊销就是由你实际支付的款项摊销到面值的过程。比如,你买3年的债券,你花960元买了面值为1000元的1年期债券,那么你用实际摊销法的过程就是需要从960元摊销成1000元。

⑷ 实际利率摊销法

以购入(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投资(负债)的现值,即账面价值,求内得该期的实际利息收入(用),此项容利息收入(费用)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差,即为当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用公式表示:当期利息 该期期初债券投资 市场:二收入(费用)一(负债)账面价值“利率 溢价 当期收到(付出)利息 当期利息 摊销额一或当期应收(应付)利息一收入(费用) 折价 当期利息 当期收到(付出)利息摊销额一收入(费用)一或当期应收(应付)利息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溢价与债券账面价值逐期递减,利息收入(费用)也相应递减,而溢价摊销却逐期增加;如果折价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逐期递增,则利息收入(费用)也相应递增,折价摊销也逐期增。

⑸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折价,编制持有到期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关于另付佣金的处理方式)

  1. 债券另付佣来金计入源其成本,即挤入 利息调整

2009.4.1购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95 377+300=95 6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 323

2009.6.30

借:应收利息100 000*0.14/2=7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654.16

贷:投资收益 95 677*0.16/2=7654.16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应收利息 7000

2009.12.31

借:应收利息 100 000*0.14/2=7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54.16

贷:投资收益 95 677*0.16/2=7654.16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应收利息 7000

2009.12.31 期末摊余成本=95 677*1.14-100 000*0.14=95071.78

按这个数再往下编2010年的吧

⑹ 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问题

债券购入时,复其摊余成本(账制面价值)为:3060万元。
2007末其摊余成本为:
3060+130.97-150=3040.97万元
也就是说,不包括150万元的利息,因为这个利息在年末已支付了;在“按年付息”的情况下,就是当年不支付(可能是在次年初支付),也不包括,因为时是计入“应收利息”科目。
分录是:
借:应收利息 150(当年支付时是“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130.9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9.03

08年末,是一个道理。

但是,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摊余成本就包括应计的利息。学过《财务管理》就应该知道,这实际上就是个“复利终值”的问题。

⑺ 债券直线法摊销和实际利率法摊销

直线摊销法下:
每年摊销额=账面价值/债券期限,特点是每期溢价折价的摊销额相版等
实际利率摊权销法下:
根据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确定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于本期实际摊销数额。下期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应收利息(按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利息费用(上期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每期调整摊余成本和每期实际摊销数额

⑻ 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应付债券溢折价进行摊销时

提问令人费解,但我这样回答你,好不?
1、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应付债券溢价进内行摊销容时,应付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应负担的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减少。
2、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应付债券折价进行摊销时,应付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应负担的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增加。
3、结论是:概括用词不谨慎,如此概括要表达的意思与上面2条所表述的意思一致,则应选择“1对”。

⑼ 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应付债券的折价,每期折价的摊销额呈递增还是递减趋势

简单假设应付债券面值1000万元,发行价格98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
作为发行方,开始拿专到的钱是980万元属,也就是欠别人本金980万元;最后需要归还的本金是1000万元。
所以欠别人的本金越来越多;
推出实际利息应该越来越高;
而名义利息不变化;
最终得到折价=实际利息-名义利息,越来越多。

结论:递增。

折价的每期摊销额,就是每期本金的增加金额。准则中摊余成本。

⑽ 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利息调整摊销

一、初始确认

1、溢价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按该笔投资的面值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实付金额与面值差额入账)

贷:银行存款(按实付金额入账,包括面值、溢价、手续费等)

2、折价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按该笔投资的面值计量)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实付金额与面值差额入账)

贷:银行存款(按实付金额入账,包括面值、折价、手续费等)

二、各期处理:

1、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计算当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调整合计额乘以实际利率)

贷: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注意,每期对利息调整账户冲减后,下期按面值+最新的利息调整账户余额合计数乘以实际利率,计算摊销额。溢价买入的情况下,以后各期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会越来越小。

2、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计算当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调整合计额乘以实际利率)

贷: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三、各期利息实际到账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四、到期处理

到期时,把最后一期溢价或折价摊销完毕就好了,不过由于计算时四舍五入的问题,最后一期时的余额和按前面的方法乘出来的结果会有一丝出入,直接按余额摊销才对。

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账户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账户账面余额)

贷: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五、收到本金及最后一次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贷:应收利息

(10)实际利率法进行折价摊销扩展阅读: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

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

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阅读全文

与实际利率法进行折价摊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