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软件开发企业怎样做帐务处理,怎样做账
一、研究阶段
(一)原材料采购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二)材料费、测试费、专利费等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材料
贷:原材料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
贷:银行存款
二、开发阶段
(一)发生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等成本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原材料、工资、其他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原材料、工资、其他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二)购进专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提折旧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
贷:累计折旧
月末结转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折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
三、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四、销售软件产品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7%)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2%)
五、生产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硬件材料的购进、领用、制造费用、人工费以及形成产品
购进材料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
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人工费 借:生产成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形成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六、销售嵌入式软件
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硬件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硬件销项税额)
主营业务收入——软件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软件销项税额)
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硬件收入=硬件成本*(1+10%)(10%为实际成本利润率(毛利、本期),最低比率)
嵌入式软件产品的软件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硬件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软件
主营业务成本——硬件
贷:库存商品
软件和硬件的成本按销售占比做分摊
七、售后服务费,版本升级费
(一)在产品销售的同时收取售后服务及版本升级费用
1、收费不能与产品的售价区别,则在产品销售时一次计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2、如果能将费用与售价区分开来,在收取款项时,将其计入“递延收益”,其会计处理为:收取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递延收益(售后服务费,版本升级费)
根据服务的时间,次数每期提供有偿增值服务时,
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二)如果售后服务及版本升级费用不在产品销售的同时收取,则在每次提供服务时在符合收入确认的原则条件下确认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B. 嵌入式软件即征即退怎么算的,及会计分录
1、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立即退税=本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应缴的增值税-本期嵌入式软件产品的销售额×3%。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应支付的增值税=当前嵌入式软件产品营业税额-当前嵌入式软件产品可从进项税额中扣除。
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当期销售税值=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的销售×13%。
2、增值税退税的会计方法如下:
借款:银行存款
贷款:超额收入-软件退税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 100号)第十二条规定,一般纳税人软件公司销售自己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比率为17%。在此之后,增值税实际税负中超过3%的部分将受立即提款政策的约束。
(2)嵌入式软件怎么摊销扩展阅读: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的计算公式:当前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当前嵌入式软件产品和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总额-当前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
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的销售按以下顺序确定:
1、根据同期纳税人同类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
2、根据同期其他纳税人同类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
3、根据计算机硬件,机器和设备组成的含税价格计算得出。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和应税价格=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 + 10%)。
C. 嵌入式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财务处理怎么做
对于来嵌入式软件增值税即征即自退的财务处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可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本地化改造是指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进、转换等,单纯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汉字化处理不包括在内。
3、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纳税人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不征收增值税。
一、根据正常销售,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缴纳增值税时
本月上交本月应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本月上交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三、计提应收的增值税返还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四、收到增值税返还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D. 请问各位老师:嵌入式软件办理退税怎样计算软件应分摊的进项税额账务怎么处理谢谢!
嵌入式软件办理退税是采用即征即税方式,可以全额抵扣,不用分摊进项税额。
E. 嵌入式软件价格中的成本利润率如何核算
嵌入式软件销售额=嵌入式软件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计算机硬件、版机器设备成权本×(1+成本利润率)]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或外购)的计算机硬件与机器设备的实际生产(或采购)成本。成本利润率是指,纳税人一并销售的计算机硬件与机器设备的成本利润率,实际成本利润率高于10%的,按实际成本利润率确定,低于10%的,按10%确定。
F. 享受软件增值税优惠企业,嵌入式软件部分如何核算
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第二回条规定,软件产答品,是指信息处理程序及相关文档和数据。软件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嵌入式软件产品是指嵌入在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中并随其一并销售,构成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部分的软件产品。 其中,第七条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随同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一并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如果适用本通知规定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的,应当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部分的成本。凡未分别核算或者核算不清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政策。 因此,企业需要按上述文件规定,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部分的成本。如果未分别核算或者核算不清的,不得享受上述规定的增值税政策。相关政策—— 符合条件的福利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优惠的政策
G. 嵌入式软件主营业务成本怎么核算(结转)
公司应该有部门的平均人工成本的,包括了公司一切运营成本平均到人
然后用项目的人月数计算,如果发生了硬件相关的费用再累加上
H. 请问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进项税额分摊方式怎么写
(一)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17%
“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是指用于生产软件产品购进货物取得的进项税额,包括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二)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
(1)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17%
(2)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的计算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①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③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10%)。
(8)嵌入式软件怎么摊销扩展阅读: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一、计算方法
为方便企业填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方式填报:
(1)一般纳税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该指标,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同时注意,计算该指标时应包括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2)执行简易征收办法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填报该指标。
(3)符合财税部门规定的对某些产品实行税额减征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在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该指标时还应扣除“应纳税额减征额”。
(4)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本期实际应纳税额”填报。
二、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1079号)规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下称新标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税务总局正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具体办法,在该办法颁布之前,为保证新标准的顺利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暂按以下原则办理:
1、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有关规定仍继续执行。
2、2008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现行规定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3、2009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4、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照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I. 嵌入式软件增值税退税账务处理
第一步:确认嵌入式软件产品的销售额。
按照《通知》第四条规定,在判断和计算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税额时必须剔除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的销售额,纳税人应依次选择按以下方法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销售额的方法:1.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3.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10%)。
不过,如果纳税人选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的销售额,除分别核算软件产品与非软件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外,还应当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部分的成本,未分别核算或者核算不清的,不得享受即正即退优惠政策。
第二步:确认嵌入式软件产品的进项税额。
《通知》第六条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通知》规定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可不得进行分摊,直接用于抵扣软件产品的销项税额,如:用于软件设计的计算机设备、读写打印器具设备、工具软件、软件平台和测试设备等发生的进项税额。
第三步:计算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实际税负,确认实现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数额。
例如:某计算机生产企业2011年1月~9月随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取得综合性不含税收入300万元,发生进项税总额24万元,该企业选择计税价格法计算确定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的销售额,按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假如账面记载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的成本为200万元,则嵌入式软件产品的销售额为:300-200×(1+10%)=80(万元),嵌入式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为24÷300×80=6.4(万元),应纳增值税税额为80×17%-6.4=7.2(万元),软件产品实际增值税税负为7.2÷80×100%=9%,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税额为7.2-80×3%=4.8(万元)。
不过,纳税人在享受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时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必须同时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和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符合条件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必须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方可享受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将按照实际成本或者按照销售收入比例确定嵌入式软件产品应分摊进项税额的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
J. 购入的嵌入式软件产品怎么做资产折旧
购进固定资产时同时购入的嵌入式软件(软件和机器设备联合才能使用)是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
但是折旧年限必须按照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走,按照10年以上才合适。
购入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含软件税金金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