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建生产企业厂房固定资产计算方法及入账价值
这些虽然属于固定资产,但还在建设中,所以不能直接做固定资产,应该在“在内建工程”这个账内容核算,等完工交付使用后再进固定资产账户。比如厂房是承包的(全包),第一次付款可这样分录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包工不包料的,等同于自营建造,采用领料制,购入建材时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施工领用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基建完毕,交付使用,再转入固定资产。
Ⅱ 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入账价值300万摊销期为15年。帐务处理
土地使用权在各种情况下的摊销:
1、外购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按要求计提摊销。
2、企业在外购的土地上构建厂房、办公楼等自用固定资产时,在资本化期间内,相应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计入构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即计入“在建工程”,待完工后停止资本化,土地使用权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计提的累计摊销一般计入管理费用里。
3、企业将自用的厂房、办公楼等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时,其占用的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也应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因为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也是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
4、企业持有的准备增值后出售的土地使用权,在企业董事会等做出相关决议时,要将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5、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建筑物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6、企业(房地产开发)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7、企业取得的建筑物的时候购买价款包含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但是这个价值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那么土地使用权的价值随同建筑物计入固定资产,以后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会随着这个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8、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那么要计提摊销,当月增加当月开始计提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计提摊销。(无形资产章节讲到的需要计提摊销的情况)
9、企业单独计价计入固定资产核算的,那么不需要计提折旧。
Ⅲ 如何确定土地的入账价值和摊销年限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计入无形回资产科目。 2。入帐后答,自当月起,根据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规定的年限(一般为50年,可以根据土地使用权证上规定的使用起止日期确定),分期摊销计入企业管理费用。 3。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应当将尚未摊销完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虽然土地使用权的摊销期限可以很长,但实际摊销中,由于转入建造项目成本的原因,摊销期十分有限。土地使用权摊销的年限为50年,但合资公司合资经营的年限只有30年,请问怎样摊销土地使用权,有何法律依据?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在协议、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该使用年限分期摊销;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是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十年。
Ⅳ 我公司刚开始购买的土地入了无形资产,现在厂房做好了,怎么入账
土地在厂房建设期间的摊销进厂房的入账价值,分开核算土地使用权和厂房
Ⅳ 请问,分录怎么做,该厂房完工后,入账价值是多少
借:在建工程 72.7万
贷:工程物资50万
应付职工薪酬10万
库存商品8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专)1.7万
银行存款属3万
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72.7万
贷:在建工程72.7万
Ⅵ 自建厂房,土地使用权摊销是否应计入固定资产
我国企业及个人所拥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因为土地的所版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权
所以在我国所说取得土地,都是取得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入账,而无形资产不计提折旧,应该是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
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按你们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年限进行摊销,摊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直线法,即:每年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使用年限
摊销入账时做如下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你们虽然用于建设厂房,但是土地使用权依然是无形资产,而非固定资产,所以不能转入固定资产中,剩余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依然要按前述方法进行摊销,直到摊销完为止
Ⅶ 厂房的入账价值
那么简单的问题
将外购产品用于企业福利项目或非应税项目的 其进项税额不专可以抵扣 抵扣的要进项税额转属出
本题进项税额转出100*17%=17
本题没有说是领用自己生产的产品 领用自己生产的产品 无市价的 按计税价格计入销售收入 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明白否?
Ⅷ 企业购入土地入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厂房建好后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否无形资产继续摊销厂房折旧两者无冲突
无形资产摊销
借:相关成本费用
代: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折旧
借:相关成本费用
代: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两者无冲突
Ⅸ 能通俗说说账面价值、入账价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的区别吗
入账价值就是取得资产时资产的入账金额。
账面原价一般是指资产的历史成本。
账面余额是指某个会计账户(科目)所有明细账户的余额汇总,即总账户余额。比如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余额。
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余额。备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计折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
账面净值一般是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言的。账面净值等于账面原价减去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金额,它不扣除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Ⅹ 企业购入房屋的入账价值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的入账价值是以专其公允价值为基础,加上必要属的合理的直接相关费用,这里的直接相关费用并不包括装修费用的,这个装修费用属于企业的后续支出费用,不能作为初始入账价值的内容的。所以这个入账价值是不用计算的,而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概念直接就可以确定的。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