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版 无形资产应当采取直权线法摊销。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则摊销;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的受益年限摊销;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2000-05-16)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用可以扣除”,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给国家或其他纳税人的土地出让价款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并在不短于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间内平均摊销”之规定,你公司购置取得的土地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可以在其使用期间内平均摊销及在税前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并不以是否使用为前提。
Ⅱ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收入是否能税前扣除,为什么
税前扣除什么,如果是个人转让无形资产可以扣除原始成本,然后适用20%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企业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Ⅲ 无形资产怎样税前扣除
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一、下专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属摊销费用扣除:(一)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二)自创商誉;(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二、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一)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三、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Ⅳ 处置无形资产的损益如何在税前扣除
这个损益要第三方独立机构出具资产损失验证报告,然后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年度终了一个月内,向税务局提出税前列支的申请,递交验证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购入的发票啊,账目记录啊,毁损说明等等),然后税务批准才可以列支,不能随意列支。
Ⅳ 增资的无形资产能否税前扣除
不能。在税法上:公抄司对资产评估增值既不属他人的捐赠,也不是企业实现的利润,也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的应税收入。因此,对企业资产评估增值不应当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折旧、费用的摊销上,纳税人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纳税人发生合并、分立和资本结构调整等改组活动,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在税法上已确认实现的,可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确定有关资产的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在企业改组活动中,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视为以公允价值销售和分配两项业务,并按规定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的情况下,资产的计税成本可以按评估价确认,由此计提折旧费用并允许税前扣除。除此之外,都应当遵照历史成本原则,即依照取得该项资产时的实际成本作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成本。
Ⅵ 企业发生"无形资产损失",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根据相关政策,对于企业发生"无形资产损失",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问版题,主要分以权下两方面处理:
1、企业发生的无形资产损失,损失金额可以准确计量,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认定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如果企业出现,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轩荣提示需要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交相关备案资料:
(1)会计核算资料;
(2)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3)技术鉴定意见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的书面申明;
(4)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文件。
Ⅶ 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某公司将2012年3月购买的价值60万元自用小汽车(账面按5年计提折旧,残值率5%),于2017年9月转让给他人, 转让价1万元。问:转让该固定资产的损失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文规定,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该公司转让的自用小汽车于2012年3月购买,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六十条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其在2017年9月转让,超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汽车最低使用年限,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损失。反之,若该公司转让的固定资产未达到使用年限的非正常报废清理损失则应通过专项申报方式申报扣除。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处置损失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关键还是看该固定资产是否“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再来决定是应该清单申报还是专项申报。注意: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文,公告要求“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具有职业判断能力,企业的税收风险也会大大提升。
Ⅷ 无形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适用范围是哪些
企业无形抄资产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原财产损失扣除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明确规定,无形资产损失允许在税前扣除。但在2008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原财产损失扣除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废止执行。在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资产损失又发布了财税[2009]57号和国税发[2009]88号文件,都没有对无形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进行明确。在2010年06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关涉税诉求问题的函(国税办函[2010]53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采取列举形式,对企业货币资产、固定资产存货等非货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认定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其中并没有规定无形资产损失税前不能扣除。鉴此,只要你公司发生的无形资产损失真实存在,损失金额可以准确计量,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认定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Ⅸ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
一、依据《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版务总局公权告[2011]25号)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税前扣除,需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准备资产损失申报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另《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Ⅹ 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无形资产处置完了,要把余额转到营业外支出和收入吗
因为固定资产清理时有残值有时会发生清理费用且清理需要过程,所以单独设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