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不低于10年。
新准则没有规定摊销期限。
所以你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摊销期限!
⑵ 摊销的意义是什么
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⑶ “周转材料——摊销”表示什么意思
周转材料摊销有三种方法:分别是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
一、周转材料定义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用于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
企业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单独设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科目。小编提示:材料是否属于低值易耗品是根据其性质划分的,与价格、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周转材料可按其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二、周转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在用),贷记本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摊销)。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摊销);
同时,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并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借记本科目(摊销),贷记本科目(在用)。
周转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领用等发出周转材料时,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三、期末余额的意义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
⑷ 递延资产、摊销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回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答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以及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条。
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实质是已经付的费用,花了费用当然应该取得资产,递延资产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资产,它没有实体。
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的摊费用核算.
⑸ 累计摊销的意义
累计摊销复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制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
累计摊销是针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而言的,这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同理,只是为了区别而使用的称谓不同而已。是反映了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对其价值的分期收回行为及收回额,其计提摊销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间内直线平均法
具体理解:
无形资产虽不象固定资产具有有形的损耗,但其会随着使用过程的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泄密,市场转型等等)、环境的影响,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会出现不下降,为了能使其价值在预计的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将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⑹ 无形资产摊销的意义
无形资产,一般都有它的使用寿命,因此,要在它的使用寿命期限内,将期价值分摊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以补偿取得此项无形资产的支出。
⑺ 实际利率法摊销到底是什么思想方法,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的意义吗每...
其实实际利率法摊销就是由你实际支付的款项摊销到面值的过程。比如,你买3年的债券,你花960元买了面值为1000元的1年期债券,那么你用实际摊销法的过程就是需要从960元摊销成1000元。
⑻ 五五摊销用于什么核算内容,有什么意义
五五摊销可用于低值易耗品摊销。
一次性计入费用数额较大时,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计入费用。
避免当期(月)的利润忽高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