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或个人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应如何纳税
现行税收法规规定:转让无形资产,即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取得的收入,应征收营业税,也应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对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是否征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的规定是不同的。 1、公司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 关于营业税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1993-12-27)第八条“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之规定,以各种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的行为,不属于转让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即不征营业税。但对投资者以无形资产投资获得的股权转让,仍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征税。所谓“投资入股”是指无形资产所有者以无形资产投资后是否参与合资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而言。如果是按销售额或营业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应得转让费或者取得固定收入,不承担投资经营风险,则不属投资入股,而属于转让无形资产,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征收营业税。 而对所得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0]118号文第三条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确认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如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其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增值部分,视同转让所得纳入应税所得计缴企业所得税;其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部分视同转让损失,在所得税前扣除。因此,若公司对外投资时,该无形资产存在增值或者评估增值的,就该增值部分应当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至于评估及投资时的账务处理问题,按以下方式处理: (1)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①评估价值>账面价值时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投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递延税款(评估价值-账面价值)×税率 ②评估价值≤账面价值时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投出资产账面价值) 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2)如果企业执行旧的会计制度 ①评估增值时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投出资产公允价值) 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递延税款(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税率=税金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税金) ②评估减值时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投出资产公允价值) 营业外支出(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2、个人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 关于营业税问题。根据前述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第八条的相关规定,个人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同样符合该文件规定的免征营业税条件,因此对个人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的行为,不应征收营业税。 至于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19号2005-4-13)“考虑到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目前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个人将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后投资于企业,其评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资取得企业股权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投资收回、转让或清算股权时如有所得,再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其‘财产原值’为资产评估前的价值”之规定,对个人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的评估增值部分,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在转让该项股权时,其作为转让收入抵扣价值的财产原值,只能以评估前的价值为标准,而不能以评估增值的价值为标准。事实上意味着,个人所得税合法地递延至转让股权时再予征收。
2. 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工商局负责对投资复入股无形资产制作价进行审批。审批基本要求是,无形资产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不能过高。老《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比例不超过20%,高薪技术企业可放宽至25%。新《公司法》对无形资产出资额度没有明确的限制,但要求货币资金出资比例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这意味着其他形式出资(包括无形资产)可达到注册资本总额的70%。对外投资应该不涉及交流转税的问题,投资收益需并入当年损益计算企业所得税.另外税法文件规定,对投资亏损是不允许用当年的经营利润来弥补的,只可以用以后年度的投资收益来弥补,允许无限期弥补.需注意的是:然新《公司法》对出资形态甚至出资时间方面都比以前大为放宽,其立法动向是鼓励投资兴业。但工商局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比较谨慎和保守的。他们要求无形资产评估价格超过一百万的要有科技部门的审批或专家鉴定;无形资产增资涉及注册资本变动的,数额超过一百万的还要增加进行为期15天的实质性审查。另外,如果你的无形资产是土地的话,最好仔细筹划一下了.
3. 以无形资产及未分配利润对外投资如何做账
1、“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300”,新所得税法第四章第二十六条(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哈哈,来个“利润分配后再增资”,母公司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该部分不纳税
分配时,子公司 借:利润分配 300
贷:应付股利 300
母公司 借:应收股利- S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S 300
S公司增资300 子公司 借:应付股利 300
贷:实收资本 300
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S 300 300
贷:借:应收股利- S 300
其实,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子公司未分配利润按比例转增资本无需作凭证,这样处理只是更清楚一点,况在老所得税法下,低税负向高税负企业利润分配要补税
2、“2.经评估后的无形资产(专利)300”涉及非货币资产投资转出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新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九条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子公司,在专利过户验资后 借:无形资产-**专利 300
贷:实收资本 300
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S 300
贷:银行存款(评估及过户费用) 3
其他业务收入 297
其实,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直接分解为资产转让和货币投资两部分来设置,若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合并起来考虑,我们就会明白,增值部分只有在出让方确定了收入,受让方才能计入成本税前分摊。
4. 对外投资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投出方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以双方协议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账户。以其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以双方协议净价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2、以存货对外投资。投出方以存货对外投资时,应按协议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其账面原值贷记“原材料”、“产成品”等账户,以协议价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还必须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分配投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倘若投出方以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等)对外投资.则应按资产评估后确认的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如果企业以已入账的非专利技术、专利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那么,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
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摊余价值贷记“无形资产”账户,按评估价与账面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4)公司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处理扩展阅读:
对外投资亦称“海外投资”。主权国家为获取外汇收入或挤入国外市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投资。对外投资与资本输出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前者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建设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活动。这是在战后才出现的一种世界经济现象。
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国家,为其“过剩资本”寻求最有利的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利润和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
参考资料:对外投资_网络
5. 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无形资产对复外投资不参与对方利润制分配,即不承担投资经营风险,则不属投资入股,而属于转让无形资产,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征收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200000*5%=10000(元)
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支出,作为成本,而不能从纳税基数中扣除。
本问题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等 2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160000
贷:累计摊销 160000
6. 对外投资该怎样做的账务处理
1.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投出方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以双方协议价借记“专长期股属权投资”账户,以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账户。以其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以双方协议净价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2.以存货对外投资。投出方以存货对外投资时,应按协议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其账面原值贷记“原材料”、“产成品”等账户,以协议价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还必须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分配投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倘若投出方以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等)对外投资.则应按资产评估后确认的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如果企业以已入账的非专利技术、专利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那么,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摊余价值贷记“无形资产”账户,按评估价与账面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7. 对外投资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企业对外投资均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用不同的资产对外投资,会计分录的贷方科目就有所不同。以下分别讲述用不同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分录:
1、用现金对外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2、用存货对外投资(投出的存货要视同销售)
借:长期股权投资(商品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公允价值)
应交增值税(商品公允价值×17%)
借:主营业务成本(商品账面价值)
贷:库存商品(商品账面价值)
3、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⑴先清理准备对外投资的该项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⑵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或 现金
⑶投出固定资产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外投资时以双方确认的评估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对外投资时以双方确认的评估价)
⑷产生盈、亏时
①有盈余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②出现亏损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4、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⑴以双方确认的评估价对外投资有盈余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外投资时以双方确认的评估价)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原值)
营业外收入
⑵以双方确认的评估价对外投资出现亏损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外投资时以双方确认的评估价)
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原值)
(7)公司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处理扩展阅读:
分录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8. 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该怎么处理
第一步应该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确定拟对外投资的无形资产公允市场价值;第二步根据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确定投资入股的比例,在不大于70%的比例下,签订股权投资协议;第三步进行验资并做好工商注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