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摊销利息收入

摊销利息收入

发布时间:2021-01-24 12:25:47

『壹』 既然债券要溢价购买,摊销后实际利息收入与存入银行差不多(),那为什么买债券而不是存入银行

你怎么算的现在银行利息怎么可以6年1000给4200的利息,应该是10000把,债券的利息高过银行的你算法是错的

『贰』 在债权投资后续计量过程中,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利息调整摊销、摊余成本是如

你说的在债权投资后去计量过程中,应该收利息,利息收入,利息调整,推销的。还有他与成本的应该是好好的计算一下啦,如果你是外面的人。不了解的话就应该拜师学艺。

『叁』 什么是摊销为什么要摊销怎样摊销

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因为经营性资产需要按年限处理,不适用于一次性的处理成本。

在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应按受益对象分摊摊入工程施工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工程施工 ×××

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利息等,在发生时,应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至于分期摊销还是一次转销,则有较大的分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开发费自投产营业之日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销。

(3)摊销利息收入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将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损益,虽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但在开发企业开始经营时,一般不可能有经营收入,这样就会使开业当月发生较大亏损,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

不论分期摊销还是一次摊销,开办费均应将它自“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

若金额较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先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若金额不大,可直接计入当月管理费用。

『肆』 为什么利息收入=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

在不同的付息方式下,摊余成本的含义规范中,内涵不同,而且内容过多,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无论在何种还本付息方式下,均将摊余成本理解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即企业每期实际利息收入按照上期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这样操作起来不仅简单,而且容易理解。现就到期一次还本分次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隋况加以举例说明:

一次还本分次付息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

例: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865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4年期债券.面值2000万元,票面利率5%,按年支付利息,本金一次到期归还。不考虑所得税、减值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该项投资的实际利率为7%。

1.2007年1月1日该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为1865万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万元;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5万元,银行存款1865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该投资期初账面价值=2000-135=1865(万元),实际利息收入=1865×7%=130.55(万元),票面利息收入=2000×5%=100(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0.55万元;

贷:投资收益130.55万元。

3.2008年12月31日该投资期初账面价值=2000-135+30.55=1895.55(万元),实际利息收入=1895.55×7%=132.69(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2.69万元;

贷:投资收益132.69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该投资期初账面价值=2O00-135+30.55+32.69=1928.24(万元),实际利息收入=1928.24×7%=134.98(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4.98万元:

贷:投资收益134.98万元。

5.2010年12月31日计算调整摊销额的尾差=135-30.55-32.69-34.98=36.78(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6.78万元;

贷:投资收益136.78万元。

『伍』 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利息调整摊销

一、初始确认

1、溢价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按该笔投资的面值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实付金额与面值差额入账)

贷:银行存款(按实付金额入账,包括面值、溢价、手续费等)

2、折价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按该笔投资的面值计量)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实付金额与面值差额入账)

贷:银行存款(按实付金额入账,包括面值、折价、手续费等)

二、各期处理:

1、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计算当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调整合计额乘以实际利率)

贷: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注意,每期对利息调整账户冲减后,下期按面值+最新的利息调整账户余额合计数乘以实际利率,计算摊销额。溢价买入的情况下,以后各期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会越来越小。

2、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计算当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调整合计额乘以实际利率)

贷: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三、各期利息实际到账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四、到期处理

到期时,把最后一期溢价或折价摊销完毕就好了,不过由于计算时四舍五入的问题,最后一期时的余额和按前面的方法乘出来的结果会有一丝出入,直接按余额摊销才对。

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账户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账户账面余额)

贷: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五、收到本金及最后一次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贷:应收利息

(5)摊销利息收入扩展阅读: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

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

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陆』 每年的摊销额就=应收利息-利息收入

这个是新会计准来则下的对于摊销额自的计算工式.
面值*票面利率是企业的应计利息
摊余成本就是说说的面值和未摊销之和或是未摊销之差.乘以实际利率是本期你应该确认的利息收入.
他们二个的差就是摊销额.
你要问这个为什么这么理解是这样的.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面值*票面利率是你应收应计的利息.
二者的差你不为想是怎么理解.这个准则在有规定说是倒减出来的.你不用理解.理解多了烦.

『柒』 摊销费的费用核算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开办费、不能由股票溢价和发行股票冻结期间利息收入抵销的股票发行费用等。由于这些费用不同于列作流动资产需在1年或1年以内摊销的待摊费用,在会计中将它另行设置“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开发企业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发生时将它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用摊销方法核算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如两次大修理的间隔期为3年,就应在36个月内平均摊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在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应按受益对象分摊摊入工程施工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工程施工 ×××
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利息等,在发生时,应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至于分期摊销还是一次转销,则有较大的分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开发费自投产营业之日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将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损益,虽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但在开发企业开始经营时,一般不可能有经营收入,这样就会使开业当月发生较大亏损,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不论分期摊销还是一次摊销,开办费均应将它自“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先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若金额不大,可直接计入当月管理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按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余期限、摊销方式等。 (4)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5)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5)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例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开办费48 000元,其中应付相关人员的工资2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各项开办费28 000元。
设以上费用合并一次作分录,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48 000
贷:应付工资 20 000
银行存款 28 000
[例2]企业正式投入生产经营,一次摊销上述开办费48 000元,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48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48 000
[例3]企业自行对发电设备进行大修理,经核算共发生大修理支出24 000元,修理间隔期为4年。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24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4 000
(注意:此处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是因为前面省略了一笔分录,即: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故将支出结转到了长期待摊费用上去了)
[例4]上述大修理费用按修理间隔期4年平均摊销,每月摊销500元。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5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500

『捌』 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实际利息收入怎么计算。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贷:银行存款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投资收益】




=债券面值
×
票面利率
【借:应收利息】
利息调整的摊销=二者的差额
3,(1)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2)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8)摊销利息收入扩展阅读: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参考资料:持有至到期投资——网络

『玖』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销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溢价购买的利息收入要比应收利息少啊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实际利率进行摊销,即取得的利息收益是以版摊余成本和实际利权率计算的,不同于票面利息。溢价购入时因为实际支付金额大于票面金额,所以取得的收益会低于票面利息(可以理解为为了获得大于实际利率的收益率,购买者支付了更高的价格)。在债券到期时,除了取得的利息剩余部分就是债券的本金,如果最后摊余成本不等于面值,那么最后偿还的本金数额会不等于面值,当然会出现问题。

阅读全文

与摊销利息收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