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增问题
资产折旧摊销主要原因有2个
1.在会计处理上,首先会计的折旧回摊销答方法与折旧摊销年限并不一定一致,例如税法已经对企业的资产折旧年限与折旧方法做了明确规定,如果不按照税法规定的进行折旧与摊销,那么就与税法产生了差异,因此,需要做纳税调整
2.在会计上,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考虑,有资产减值损失这一项目,而在税法上,对没有发生的项目是不认可的,因此,这一项目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因此也产生了差异,因此,需要做纳税调整-调增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Ⅱ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年限
对于目前的会计复制度和税收相关规定制,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都是20年,你可以根据提高这折旧年限,但不能少于20年,所以,有人说按30年,是正确的,说按50年,那也是正确的。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会计核算都是费用越多越好,因为费用越大,利润就越少,要缴纳的税就越少,对折旧也是如此,因为:折旧额=资产价值÷折旧年限,所以,折旧年限越小,你提的折旧就越多,所以你现在按20年折旧,是最合适的,既保证不违反相关法律,也保证费用最大化的原则。
Ⅲ 资产折旧摊销问题
1.附表9中的帐载复是指你按照会制计准则进行处理的年限和金额,通俗的说,就是你记账的金额和年限
2.计税基础是指按照税法最低应该按几年折旧以及金额
3.如果你记账的年限大于税法规定的年限,则不需要调整,反之需要调整
4.税法规定年限我也懒得打字了,你自己网络搜索下吧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Ⅳ 房屋装修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年限、残值的详细解释及规定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不低于20年,残值率不低于5% 。会计上如果属于自建新建房并在投入使用前的装修,应记入房屋价值,否则可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或者一次性记入费用(有些企业对于大额装修费也是记入固定资产不留残值按照5年摊销的),税务上按照5年摊销。
二、内资:国税发(2000)84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三、外资:国税函〔2000〕704号:
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凡房屋产权属于本企业拥有的,其投入使用前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应并入房屋价格,按照税法所规定的房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房屋投资使用后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可在房屋重新装修后投入使用的次月开始,按5年平均摊销。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凡房屋产权不属于本企业的,可在房屋装修后投入使用的次月开始,按5年平均摊销。
(4)不同资产折旧摊销原则扩展阅读: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理念的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
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三、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四、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五、特殊情况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Ⅳ 固定资产折旧和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什么不同
1、性质不同
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是针对固定资产内而言的,摊容销是针对无形资产和费用而言的,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计算方法不同
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3、成本期限不同
折旧至少两年以上,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固定资产在这种年限内版单位时间如年,月,使用成本最低来确定折旧年限。
企业筹办费应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不少于权5年.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单独计算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凡合同有年限规定的,按合同规定的年限摊销,无合同规定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Ⅵ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税前扣除标准
在申报年度所得税时,有一张“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其中有内三大项,
原值为账上原值(会容计和税收一致)
年限为账上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一般有规定(房屋建筑物25年,机器设备10年,办公设备5年),会计和税务基本一致。
折旧额(按使用年限法方法计算折旧,如果是加速折旧必须经税务部门认可),如果与税务认可的方法一致,会计和税务基本一致。
以上几项没有差额,税务和会计数据一致,如果有就按税务口径的数据填列在税收一栏,自然就能计算出差额。不过,一般企业是没有差额的。
Ⅶ 固定资产折旧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何不同
折旧和摊销来,都与资产源有关,与费用有关, 折旧是对固定资产而言的,固定资产一般是长期资产,开办企业时一般都要确定企业自已的固定资产目录,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性支出不能够作为当期成本费用,而这部分的支出是按照相关规定逐步计入以后各期成本费用的,每期计算折旧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在权责发生制的处理原则下,摊销则一般是与期间费用有关与利润有关的费用性资产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这部分费用,通常是一次付出,但受益期在以后各期,如房租付出时付了一年的租金,就不能在付出当期全部计入费,而应把它分别在一年的12个月份中均摊发生支出时借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贷现金或银行存款,摊销时借相关费用科目,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