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中会分别看到每股净资产和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指标。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计算公式为: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公式中应收款项净额包括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
企业的资产有几十项,但从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来看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费用或损失,这些“不良资产”是没有变现价值或者是市场价值极低的。例如,我们知道,帐龄超过3年的应收款项,能够收回来的概率极小,最终都会变成坏帐而被冲销,只能在今后陆续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虽然也在资产行列中,但它们是不能流动和变现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是指损失减盘盈后的净额,可分为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是因为盘亏、毁损、报废等而已经损失了的,但未查明损失原因而在等待处理中的财产,最后结果大多是记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中。由于该项损失是无可挽回的事实,是永远也不可能变现的,因而无论损失的是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对投资者来说,都只能会使自己的每股净资产“缩水”。
以前由于中国相关会计制度不甚严密,对这些“不良资产”没能进行“验明正身”,从而导致了部分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出现“浮肿”。新规定要求把这些减项从净资产中减去,挤去报表数字中的“水份”,使得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更实在可靠,质量更高,从而提高了这一指标的真实性。
可见,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指标计算是将期末净资产扣除变现能力较差的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和部分费用性质的资产(不会有任何变现价值和带来任何收益而期末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上)作为计算基础,计算出的调整。
② 长期待摊费用为什么属于资产科目
因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但是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内分摊的各项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容的原则,虽然这笔钱企业已经花出去了,但是受益期比较长,是为公司长期持续经营所做的,如果全部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应该在以后的期间分摊,所以属于资产类科目。
(2)经营性质长期待摊费用怎么摊销扩展阅读: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举例说明】
企业自行对经营租入发电设备进行大修理,经核算共发生大修理支出24
000元,修理间隔期为4年。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24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00
上述大修理费用按修理间隔期4年平均摊销,每月摊销500元。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5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500
参考资料:长期待摊费用-网络
③ 公司购买高尔夫球会员证如何做账
一、公司购买高尔夫球会员证,可以当做交际应酬费,计入管理费用-交际应酬费科专目。账务处理属是:
借:管理费用-交际应酬费
贷:银行存款
二、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 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核算的内容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