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如何使用费德勒模型

如何使用费德勒模型

发布时间:2021-01-17 01:20:46

1. 费德勒模型的意义

1 这个模型特别强调效果,强调为了领导有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内导人的素质出发容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这无疑为研究领导行为提供了新方向。
2 这个模型的重要之处是将领导行为和情境的影响、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联系起来。它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企业领导人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况。
3 这个模型还告诉管理阶层必须依照情况来选用领导人。如果是最好或最坏的情况,应选用任务导向的领导,反之则选用关系导向者。
4 费德勒还主张有必要改造环境以符合领导者的风格。他提出了一些改善领导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的建议。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改组下属组成加以改善,使下属的经历、文化水平和技术专长更为合适;任务结构可通过详细布置工作内容而使其更加定型 化,也可以对工作只作一般性指示而使其非程序化,领导职位权力可以通过变更职位、充分授权,或明确宣布职权而增加其权威性。

2. 费德勒模型主要观点是什么

美国的管理学家菲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任何领导方式均可能有效,而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并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这种模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三种情景因素,两种基本领导风格和三种情景因素组成了八种不同的环境。1、三种情景因素。影响领导风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1)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指领导者是否得到下属的拥护、尊重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反映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任务结构。这是指下属工作任务程序化和结构化的程度。主要是用来反映组织中任务规定的明确程度。如果任务是程序化的、明确的和容易理解的并有章可循,则任务就是明确的或高结构化的,反之就结构化低。(3)职位权力。这种权力是指与领导者职位相关的权力,即领导从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的程度。如果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分配、奖惩及职位升迁有决定权,则职位权力就是强的。2、两种基本风格。菲德勒设计了一种最难共事者调查问卷表(LPC),用来测量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他把领导风格分为两大类:关系取向和任务取向。一个领导者如对其最不喜欢的同事仍能给予较高的评价,那么他就是关系型的,他的LPC值就高;如果对其最不喜欢的同事给予很低的评价,则是任务型的,他的LPC值就低。3.菲德勒将三种情索因素根据各自程度不同组合成八种不同的类型。菲德勒的研究表明:任务取向型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环境和非常不利的环境下,效果会更好;而关系取向型的领导在中间状态的环境下其效果会更好。据此,菲德勒认为,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稳定不变的,要提高领导效果,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替换领导者,选用适应新情境的领导者;二是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3. 用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菲德勒通过来“最难源共事的同事”问卷调查,以及分析组织环境,认为领导成功的因素包括领导者的基本风格和组织环境好坏。
其中领导者风格包括任务导向性(给下属规定硬性任务来让下属服从) 关系导向性 (通过搞好人及关系来让其服从)
组织环境就包括三项权变因素: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好或不好) 对工作明文规定的程度(高或低) 领导者本身拥有的行政权力(强或弱)
通过三项权变因素的组合,可以得出组织环境的好和坏,从而决定领导者采用什么样的风格去领导组织!!!

4. 管理学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在什么情境下任务取向的领导者更有效什么情境下关系取向的领导者更有效

这位朋友,我就是教管理学的老师,在上面的问题中,你下面的描述已经回答了版你的权问题。现结合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费德勒模型表明,在对领导者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下(1,2,3,8项),采用任务导向其效果比较好。在对领导者中等有利的情况下(4,5项),采用关系导向效果比较好。许多情况证明,这个模型是不错的。


你能结合上面这个费德勒模型看明白吗?

5. 什么是权变理论简述权变理论中的费德勒模型!

一、权变理论被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特质理论不能准确地预测领导者的行为,甚至难以解释不同情境下领导者行为的多样性,而行为理论在解释某些领导行为时又显得过于简单,有时甚至难以自圆其说,如对同一种领导行为为什么在不同的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等问题不能给出圆满解释,因此研究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领导情境方面。

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大量情境因素逐渐被识别出来,于是研究者试图将这些情境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了多种权变领导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领导有效性权变模型、路径-目标领导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二、费德勒的权变模型(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是指,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其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该模型基于 这样的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道德界定领导风格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情境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境 的恰当组合。

(5)如何使用费德勒模型扩展阅读:

菲德勒(F.Fiedler)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领导有效性的权变模型。他认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关键在于领导风格和具体组织情境的匹配程度。领导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三个维度上的条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任务结构以及职位权力。如果这三个维度上的条件都好,情境对领导是有利的。

具体说,就是如果领导者被追随者接受和尊敬(第一个维度),任务高度结构化,即每件事情都可以描述和有程式化的运作方式(第二个维度),且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和权威非常正式化且稳固(第三个维度),那么这个情境对领导者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三个维度都低),那么情境对于领导者而言就非常不利。

菲德勒通过研究,证明情境有利和领导风格共同决定了领导有效性。总的看来,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任务导向或者顽固、独裁型的领导者是最有效的;当情境只是适度有利时,人性取向或民主型的领导者是最有效的。

6. 简要论述在管理实践中如何用费德勒模型及其优势与局限

强调一下是菲德勒,不是费德勒,一个是管理学家,一个是网球天王,八竿子内打不着。其模型的结容论是:菲德勒模型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1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2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德勒开发了一种工具叫“最难共事者意问卷”LCP用以测量个体是任务取向型还是关系取向型。分离出三种情境因素: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用这三种情境与领导者的行为取向进行恰当匹配。通过LCP先测出人们的领导风格。得分高说明测试者乐于与同事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说如果你把最难共事的同事描述得经较积极那么你就是关系取向型。如果得分低,说明你是任务取向型。中间状态则不在研究范围之内菲德勒认为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应与环境类型相适应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一般来讲,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中等状态情境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

7. 费德勒权变领导模型的主要思想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的中心思想是:
①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②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
③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及各要素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函数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最好的办法去组织企业、领导团队或者制定决策。组织形式/领导风格/决策方式在某种情况下效果卓著,然而,换一种情况可能就不那么成功。Fiedler理论是最早的权变理论,从领导者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出发,总结出组织绩效受制于领导者个人心智导向及其他三个情景变量,即 组织氛围、任务结构以及领导者权力地位。 这一理论解释了组织绩效在上述三个变量两两作用下的不同结果, 揭示了在不同变量情境下的有效领导风格。 根据Fiedler理论,领导效能就是领导风格与领导者工作环境属性交互作用的结果。

费德勒权变模型是费德勒和他的同事发展出来的,是建立在工作导向和员工导向的基础上的。该模型认为最合适的领导风格是取决于整体环境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随着环境发生改变,领导要求也应改变。

费德勒指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员工导向与其它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三个变量分别与追随者、任务和组织有关。领导者—成员关系取决于群体接受领导者的方式。例如,如果群体与领导者之间存在摩擦、排斥领导者以及下属不愿遵守纪律,那么领导者—成员关系就很差。任务结构反映工作中执行某种特定方式的必要程度。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描述了领导者所在职位的组织权力,例如雇用和解雇的权力,地位象征以及升职加薪的权力。

在高度非结构化环境下,领导者的结构和控制可以解决该情境下的模糊和焦虑问题,所以结构化的方法更能得到员工的喜爱。在任务高度程序化以及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很好的情况下,他们会觉察到任务导向更加有助于工作绩效。其余的情况下需要建立更好的领导者—成员关系,于是更加关心人的、员工导向的领导者是有效的。

通过大量研究对费德勒模型的总体效率进行了考察,有相当多的证据支持这一模型。但是,研究也表明该模型也还存在一些缺欠,还需要增加一些变量进行改进和弥补。

8. 费德勒模型

淮海路好象有一家专门买和奶牛有关的用品店.不知道会不会有你要找的.

9. 领导权变理论的费德勒模型

伊利诺大学的菲德勒(Fred Fiedler)从1951 年开始,首先从组织绩效和领导态度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研究,经过长达15 年的调查试验,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菲德勒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他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领导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它特有的魅力而使以往的领导理论黯然失色。
首先,领导权变理论统合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领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领导现象的出现,不仅是领导者本人的行为结果,而且还有赖于周围的领导环境。领导者特质研究和领导者行为研究皆以领导者为出发点,而以领导者个人之内在素质或行为来探究领导现象,程度不同地忽略了与领导现象相关的领导环境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被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领导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或社会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交互影响是领导过程之本质。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是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被领导者是被影响的客体。没有被影响的客体,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若忽略对被领导者的研究,便难于了解领导现象之全貌,因而有偏颇之嫌。权变领导理论研究把领导者个人特质、行为者行为及领导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理论体系。
其次,领导权变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领导方法。领导者特质研究重点在于分析领导者应具备的各种特质,以此作为选拔领导者的依据,而没有涉猎领导方法之领域。领导者行为研究虽已涉足领导方法领域,但其研究旨趣是企图从众多的成功领导者的行为中概括出一套理论的、固定不变的和放之四海皆适用的领导方式。而权变领导理论则以领导者个人特质、领导者行为及领导环境交互影响来解释领导现象,否认有任何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的存在,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在与环境作适当搭配下,均可能成为最有效能的领导方式,因此它没有提出有关最佳领导方式之主张,而代之以领导方式与情境搭配之模式。 第三,权变领导理论更切合实际领导工作者的需要,由于领导本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之研究者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不论是领导者特质研究还是领导者行为之研究,所得研究结果都矛盾丛生,使实际领导工作者有无所适从之叹。由于权变领导理论以统合之方式和权变之观点解释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吸收了前人的有益研究成果,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研究领导现象的新途径和提高领导效能的新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领导理论与领导实际的距离,满足了实际领导工作者对领导理论的需要。

10. 费德勒模型的介绍

管理学名词。也叫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费德勒的权变模型(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是指,有效的群体专绩效取属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其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该模型基于 这样的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道德界定领导风格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情境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境 的恰当组合。

阅读全文

与如何使用费德勒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