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应计入的损益账户是什么
一、一般的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通常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应按期(月)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
贷:其他业务收入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1)摊销计入损益吗扩展阅读: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包括自行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类。
已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届满,因暂时空置但继续用于出租的,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以经营方式租入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再转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也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母公司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向子公司租出房地产的,该项房地产应确认为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⑵ 问一下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是不是肯定计入当期损益
不是。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不过假如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资本化。
⑶ 对这句话不理解,无形资产的摊销可能计入成本,不一定影响当期损益
影响当期损益,就是无形资产摊销时,对应科目是否涉及到损益类专科目。摊销无形资产属会涉及的对应科目有: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等。当对应科目是管理费用和其他业务成本时,就影响了当期损益,因为这2个科目为损益类科目。当对应科目是制造费用和研发支出时没有设计损益类科目而是成本类科目,此时,就不影响当期损益。所以,你说的无形资产计提摊销不一定对当期损益造成影响,就是要看无形资产用去干嘛了,然后视对应科目分析计如损益或者成本。
⑷ 套期利得或损失到底是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还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为什么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主要通过以下科目核算——
1.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2.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包括: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原确定的金额)
贷:股本 (增加的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差额)
3.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资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5.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对于发生的汇兑损失:
借:资产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发生的汇兑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金融资产重分类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账面余额)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7.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分拆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
因此,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时,账面价值大于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时,账面价值小于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⑸ 无形资产摊销都是计入当期损益吗
是的,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等--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⑹ 累计折旧,摊销算不算损益
累计摊销是关于无形资产的,属于资产类,但是是贷增借减 计提时 借 管理费用 贷 累计摊销,固内定资产折旧容费性质同累计摊销!固定资产摊销费用就是在一个会计年度支出但是不能在一个会计年度确认的费用,必须摊销到各年,一般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属于资产类。
⑺ 开办费究竟是计入当期损益还是摊销费用啊
一、开办费处理方法有两种:
1、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即作为期间损益处理,这种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一致;
2、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不低于五年内摊销;
二、开办费核算范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包括:1、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2、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主要包括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3、筹措资本的费用: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4、人员培训费: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2)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费用;5、筹建期间企业资产的摊销、报废和毁损;6、其他费用。
三、开办费处理的法规依据: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财会[2006]18号)规定:开办费在会计处理上可以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而是直接将其费用化,统一在“管理费用”会计科目核算,在企业开业的当月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与税法不一致)。同时还统一了开办费的核算范围。即: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2、《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1. 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3.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4. 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可以看出,在长期待摊费用中没有包括开办费。为此,可以认为新税法没有将开办费列为长期待摊费用,是为了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处理一致,即企业可以从生产经营当期一次性扣除。新所得税法虽然没有关于开办费税前扣除相关政策的表述,但并不表明对开办费没有税前扣除限制。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明确,新税法中开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也就是说,新税法下企业开办费既可以一次性扣除也可以分期摊销。
⑻ 折旧/摊销应该记在损益表的哪一项
折旧和摊销应分不抄同情况归集入不袭同的成本科目,并按会计分期和相关性进行分配,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同时参与分配的,还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不都表现在损益表中。
处理原则顺序如下:
1。折旧/摊销首先按费用分类为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
2。分类为管理费用的在损益表管理费用中反映。
3。制造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归集分配。分配至生产成本各部分。
4。分配至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其中与当期销售对应部分,通过主营业务成本在损益表中反映。
5。分配至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其中与当期销售不对应部分仍然在生产成本中,通过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反映。
⑼ 无形资产摊销一定影响当期损益吗
是的,影响。
⑽ 5000快以下的固定资产不计入固定资产 直接计入损益摊销,怎么做分录呢
可以记入固定资产,全额计提折旧,也可以直接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应付账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