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特许权使用费会计上何时收入确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二版条第(四权)项第七目规定,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Ⅱ 出售专利使用权的账务处理怎么交税
1、出抄售专利,一般为所有权吧?以下袭按出售所有权来解答:
转让时要交流转税(营改增的交增值税,未改的交营业税),转让收入也要并入年度所得交纳所得税。
如果是买来的,借:应收款或存款,贷:无形资产,贷:应交税费(含附加),
如果是自已申请账面未体现资产的,借:应收款或存款,贷:营业外收入,贷:应交税费(含附加)。所得税按季度与其他所得一并计提。
2、如果真的是出售使用权,则应当理解为收取特许权使用费或技术转让费,一般按产品销售量来分年度计收。确认收入时,也要交流转税和所得税的。
Ⅲ 对国外支付商标使用费缴纳的预提所得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支付商标使用费缴纳的预提所得税是从付款金额中代扣的,如支付商标使用费100元,代扣20元预提税,80元付给外商,20元代扣后代缴税务。记无形资产当然记100元。
Ⅳ 版权转让的账务处理
根据版权转让的情况,版权转让的财务处理分为税务处理和账务处理两部分。版权转让财务处理、版权转让的税务处理版权转让的税务处理,可以分成公司行为和个人行为。其中公司行为相对简单一些,转让版权可以按照销售无形资产的情形,来缴纳增值税。一般情况下税率为11%。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其增值税税率为3%。如果是个人行为,则其中包含四个方面: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这四项在进行转让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而且在转让版权时,支付版权费需要按所0.5‰的金额缴纳印花税。二、版权转让的账务处理版权转让分为转让方,以及被转让方,需要按两种情况分别处理。如果是转让方收到版权费,则版权费计入营业收入: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如果是被转让方支付版权费,则版权费计入管理费用:借:银行存款贷:管理费用
Ⅳ 特许权使用费,会计需要分期记账么
中国气象台发布最新高温预警黄色预警,京津冀等地气温直破35℃!不知北方的小伙伴们是否感受到了滚滚热浪!
不过,现在虽说是有35℃+,比起七八月份的桑拿天,好像又没那么闷热,到底是天气预报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感知有偏差?——从科学角度来看,感觉上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确实不同,从太阳地走向一片树荫都会有惊人的体感温差,所以不能全赖天气预报。
那么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别是否有科学依据?掌握了个中规律是否能帮天气预报员“洗白”?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体感温度是啥?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气象上所说的“温度”,指的是大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
现在,再来说说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它的学名叫做体感温度(Felt Air Temperature)。体感温度重在“感”,即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体皮肤的温度。
我们知道,外界的环境千差万别,人的感觉很难屏蔽外界的干扰。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可以认为“体感温度”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但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自然有别。但是总体来说,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湿度,因此体感温度就是“掺了水分”的温度。
体感温度VS实际温度&湿度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出过“炎热指数”的概念,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尽管这是美国“标准”,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或许和中国人的感受稍有差别(人种不同,体表的汗腺、体毛可能有一些差异,导致散热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美国NOAA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感温度的影响,提出了炎热指数的概念。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比如,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
而在同样的相对湿度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对体感的增温作用也越明显。伊朗的例子就是如此,当天,当地实际气温达到46℃,相对湿度47%,体感温度便飙升至74℃。而在相同的湿度下,如果实际气温只有40℃,体感温度也不会超过55℃。可见,夏季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
影响体感温度的其他因素
不过,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不仅仅是相对湿度,上文提到74℃的体感温度只是美国NOAA综合考量了温度和湿度后推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实际气温。也就是说,即使身在伊朗,但你身上的那些“蛋白质”实际感受的温度还没有这么恐怖。影响体感温度的其他因素有:
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gif(来源网络)
1.反应时间因素:外界环境温度感觉由高到低(或是由低到高),才会让身体感觉到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而作出体温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2.风力因素:有分析发现在风力级数为四级的时候,体感温度有一个向下的波动。
3.客观原因:如上文提到的湿度因素等,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4.心理因素:人的心情也能让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感觉不相符。
此外,人作为有机的生命体,在应对高温时,体温可以靠排汗等机能进行有效散热调节,以维持人体的恒温环境。
可见,空气里的水分、穿衣服的颜色、长度、是否有风、是否在水边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对温度感知的因素,所以现在虽说有着跟三伏天一样的温度,却没有三伏天那般令人难以忍受,看来是外界因素和体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就算未到桑拿天,高温还是很强烈的,所以防护措施不能少,文末给小伙伴们奉上高温应对技能,希望小伙伴们及时get:
1.穿着:最好选择易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注意勤洗勤换;
2.饮食:适量饮淡盐开水、凉茶、绿豆汤等,不可过度吃冷饮,饭菜宜清淡,不宜吃剩菜剩饭。
3.起居:适当增加午休,保证睡眠时间;浑身大汗时,不要立即冲凉;电扇不要直接对着身体长时间吹,进出空调房间注意适应室内外温差。
4.出行: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若外出,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并带上充足的水和防暑药品。尽量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
Ⅵ 会计学中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是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吗 为什么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除营业税后,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内20%的费用,其余额容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一)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五、每次收入确认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一个纳税义务人,可能不仅拥有一项特许权利,每一项特许权的使用权也可能不止一次地向他人提供。因此,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次”的界定,明确为每一项使用权的每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Ⅶ 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及税费的账务处理
交纳的税金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代交税款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技术使用费(需扣下代交的税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技术使用费发票后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代交税款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3)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7)特许权使用费的账务处理扩展阅读:
企业拨出用于投资、购买物资的各种款项,不得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对于领用的备用金应当定期向财务会计部门报销。财务会计部门根据报销数用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报销数和拨补数都不再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企业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单位的资产交换,或者以其他资产换入其他单位的其他应收款等,比照“应收账款”科目的相关核算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经批准作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其他应收款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Ⅷ 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时对方要求不承担税金,所以税金由我方承担,请问所付的税金应该怎么做财务处理。
你是支付国内还是国外的?
这样:
1、倒算出含税金的版特许权权使用费;
2、按照倒算出的特许权使用费要求对方开发票给你;
3、这张发票就是你的入账金额
4、这张发票,税款的钱你代扣缴交税局,其余的钱正好是不含税的特许权使用费付给对方。账务就平了。也就是特许权使用费发票要包含税金就可以做账了。
Ⅸ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会计分录
1. 征税范围
(1)一般规定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提示】提供著作权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出版、发表)
转让上述相关权利行为,也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但是此税目不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
(2)特殊规定
①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偿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③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 计征方法:按次计征
(1)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3. 税率
税率:基本税率为20%
4. 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