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月末达到使用状态当月需要摊销吗例如7月30日达到使用状态,7月份用不用摊销
要的。
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
『贰』 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将研发费用直接一次性转入管理费用对吗
资本化条件:
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者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者出售该无形资产。
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的计量。发生研发支出时:
①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②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分录怎么做?
1. 研发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录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 研究阶段时)
——资本化支出 (开发阶段)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2. 已达到可使用状态时
借:管理费用 (按月结转管理费)
无形资产 (已达到可使用状态)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3. 研发失败的
把前期计入无形资产的支出全部转费用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无形资产
4. 研发成功新产品入库后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成本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叁』 1、是否会出现企业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却被记入无形资产的状况 2、如果有,如何实现
1.当然存在这是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是非常正常的
2.实现过程是企业在自行研发过程中要将研发相关的支出进行归集,并根据支出发生在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对相关支出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
其中资本化的部分就可以在开发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候一次性转入“无形资产”。
『肆』 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回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具答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
『伍』 企业研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如若大部分符合资本化,从开发时间开始到形成无形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过程
1、没有形成无来形资产,哪儿来自的收入?如果是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那您需要看下合同或协议,是否达到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的时点。
2、如果是与该无形资产无关的收入,那么与该收入匹配的成本费用与无形资产的摊销无直接关系,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的真实性、合理性、相关性、配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陆』 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在尚未达到预定用途前计提减值吗
刚看到一种说法是:对于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因其价值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至少应当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柒』 无形资产净值是什么,反映了单位什么样的财务状态
净值=无形资产原价-摊销-减值
反映企业现有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捌』 外购的无形资产费用已经支付,但是还没有达到使用状态呢,应如何作会计处理
外购的无形资产费用已经支付,应借记无形资产,只是因为无形资产未达到使用状态,所以暂时不摊销而已。待无形资产可供使用当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开始摊销。
『玖』 外购无形资产,分期支付,是否可以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全部转入成本
与在建工程无关哟~
这种情况涉及到年金现值,复利现值的计算,由版于题目中没有实际数据,权所以只能先把分录告诉你:(有数据的话我可以帮你都计算出来,包括以后各期的摊销工作)
借:无形资产(各期所付金额的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实际应支付的金额)
之后的几年里要做折旧计提,还有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的摊销工作。
『拾』 无形资产在建造不动产过程中和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后的摊销分录是不是不一样
可以一样
也可以不一样
建造过程中的摊销
计入在建工程
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说
“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这也给会计人员找到了
施展才华的空间
你可以施展一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