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关土地使用费,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1、取得土地使用权产生的支出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含土地价款和契版税
2、支付的权土地使用费(应该是土地使用税吧)记入管理费用
3、整平土地的费用和在这块地上铺水泥的费用先记入在建工程,然后在相关的资产科目中按照面积分摊,如厂房、道路等。
4、买电线作为建造厂房等应记入在建工程,否则可以连同电池、万用表、买五金工具的费用一起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会计上于结束开办期后一次性转入管理费用,税务上还是按照5年摊销。
5、如果作为报税或向相关政府部门报送报表,则还要填写利润表(全写零即可)。
6、厂房建设都记在建工程。
⑵ 土地租赁费可以入固定资产吗
租赁费应该是分期交的,按照每期应负担金额记入管理费用。
肯定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如果是一次性支付租赁费,先计入预付账款,然后在以后各期转入管理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也不合适,税法规定其他长期待摊费用3年内摊销完毕。
⑶ 购地建厂房所花费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款项应该进入固定资产,还是单独列无形资产
1、因为你是工业企业所以购买土地使用权所支付款项计入“无形资产—土地”按10年摊销。2、房地产开发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所支付款项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
⑷ 土地开发费用记入固定资产成本吗
自建房产,应当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⑸ 土地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吗
土地不需要进行计提折旧。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特殊情况
一、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二、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三、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5)土地使用费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吗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第六十七条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第五十八条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六)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⑹ 土地使用费属于无形资产,土地征用费属于固定资产吗
1、如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使用费和土地征用费计入开发产品的成本之中,不作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
2、非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支出的土地转让费或者土地出让金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而与土地征用相关的费用可以计入开发的房屋等固定资产成本。
⑺ 土地平整费是计入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
土地平整费的应计入的会计科目具体如下:
土地不能单独计入固定资产内。对于上述发生的土容地平整费,可在“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核算(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成本”科目核算)。
要看单位为什么平整土地,是为了平整后继续在建,就应该记入“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补充:
发生土地平整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厂房、办公楼的建设,土地平整是厂房、办公楼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发生的支出也是形成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必不可以少的支出,因此可以先在“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科目中归集,待厂房、办公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并入“固定资产”入账(建成后按厂房、办公楼的面积进行分摊。)。
⑻ 在建设期土地使用税计入在建工程还是管理费用
在建来设期土地使用税计入在建工程,源完工时一并转固。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由建造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缴纳的相关税费、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所以筹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记入在建工程。等完成后发生的土地使用税记入管理费用。
(8)土地使用费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吗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基建、技改等在建工程发生的价值。
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在本科目核算;没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
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三、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的价值。
⑼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并计提折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建筑物的价值的,则应当对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如果确实无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进行处理。
(9)土地使用费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吗扩展阅读:
划拨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
(1)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
(2)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支付任何经济上的代价。
⑽ 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费分别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土地出让金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1·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后,企版业为新建办公楼等而获权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
2·企业为房地产开发而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在“开发成本”科目核算。
3·即记入到所建的固定资产价值之中,但不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土地”入账。
土地使用费入无形资产会计科目。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以及建筑物的价值,则应当对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例如,公允价值比例)在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如果确实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