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处置无形资产的分录应交税费的计税依据问题
借:银行存款 12000
累计摊销 40000
贷:无形资产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600
营业外内收入 1400
注:以上分容录未考虑营业税金附加。
1、营业税是以l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
2、如果转让形成营业外支出,税前列支需清单申报。详细可参考国家税务总局(2011)25号文《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Ⅱ 公司曾3次用无形资产(专利)增加注册资本,增资时没有交印花税,有什么风险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从价计税回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答
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Ⅲ 请问资产的计税基础怎么理解
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版以自应税经济利益权中抵扣的金额,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
(1)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2)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Ⅳ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契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动产的价格。由于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方式不同,定价方法不同,因而具体计税依据视不同情况而决定。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成交价格是指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者应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2、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3、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也就是说,交换价格相等时,免征契税;交换价格不等时,由多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一方缴纳契税。
4、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由房地产转让者补交契税。计税依据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
5、为了避免偷、逃税款,税法规定,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核定计税依据。
6、房屋附属设施征收契税的依据。
(1) 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房屋附属设施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总价款计征契税。
(2) 承受的房屋附属设施权属如为单独计价的,按照当地确定的适用税率征收契税;如与房屋统一计价的,适用与房屋相同的契税税率。
7、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法定继承人除外),应对受赠人全额征收契税。在缴纳契税时,纳税人须提交经税务机关审核并签字盖章的《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税务机关(或其他征收机关)应在纳税人的契税完税凭证上加盖“个人无偿赠与”印章,在《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中签字并将该表格留存。
8、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契税计税价格为承受人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全部经济利益。对通过“招、拍、挂”程序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按照土地成交总价款计征契税,其中的土地前期开发成本不得扣除。
(4)无形资产的计税依据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税率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契税。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和交换;
3、房屋买卖;
4、房屋赠与;
5、房屋交换。
前款第二项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3—5%。
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契税: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
2、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
3、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予减征或者免征;
4、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减征、免征契税的项目。
Ⅳ 所得税中企业会计和税法计税依据的算法:
1:费用化=400(研究阶段全部应费用化)+400(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的应费用化)=800 无形资产专=资本化属=1200 2:费用化的可以加计50%扣除,800*1.5=1200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200,计税基础=1200*1.5=1800。可以扣除的应该等于计税基础1800。 3: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0-1200=600。(注意,该差异不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记得采纳啊
Ⅵ 如何计算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应纳税额
(一)关于销售来不动产应纳自税额的计算 销售不动产业务的计税营业额是指纳税人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销售额,即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及价外费用。 (1)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视同销售不动产; (2)以不动产投资人股,参与受资方的利润分配,其不动产转计行为不征营业税,但该股权转让时,其股权转让额为计税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销售不动产应纳营业税额=销售不动产的计税营业额×5%(二)关于转让无形资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转让无形资产的计税营业额为转让无形资产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货币资金、实物和其他经济利益。 (1)从事转让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和商誉等项目,以取得的转让收入额为计税营业额。 (2)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受资方的利润分配且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其无形资产的转让行为不征营业税;但转让该股权时,其股权转让额应作为计税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3)转让无形资产的同时发生的货物销售行为,按规定一并征收营业税。 转让无形资产应纳营业税额=转让无形资产的计税营业额×5%
Ⅶ 无形资产转让到底全额计税还是余额计税
营业税抄应纳税额有两种哦,一种是袭按全额为计税依据,还有一种是按营业额减去准予扣除金额后的余额计税。比如建筑业的分包业务,金融商品转让业务,销售不动产等。
无形资产就是全额计税,而出售不动产,则需要扣除购置费用后来计税
营改增以后,交营业税的本来就不多了,几个特例记一下就可以了。
给你个资料网址,http://..com/link?url=-_cQFmkXjy5RSmjfK7f7fco3lnz-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