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进行摊销

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进行摊销

发布时间:2021-01-14 15:31:02

①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怎么计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下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得出的金额即为债务人应该确认的财务费用,同样,它也是投资者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在债券市场上,这个投资收益是要形成债券的公允价值的,也就是债券必需要反应投资者应得的报酬率,因此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形成了现金流入,那么对于债券来说就是公允价值的下降,这个下降同时也反应了投资者的风险要求,现金流入等量的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另外如果债券发生了减值损失,说明债券的摊余成本大于其公允价值,此时要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减至公允价值的水平。综上,因此期末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实际利率法摊销就是上面的思路,当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时,人们宁愿把资金存入银行或进行其他投资,而不愿购买债券,从而债券的发行受阻,发行方只能折价发行,折价的金额作为发行方将来少付利息的代价和投资方少收到的利息部分的补偿;同理,当实际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时,人们争相购买该债券,债券供不应求,发行方适当提高发行价(即溢价发行)也仍然有人购买,此时溢价的金额作为发行方将来要多付出利息的补偿和投资方将来多收到的利息部分的代价。实际利率法就是目的就是将溢价和折价金额在持有期间逐期确认调整投资方的收益和发行方的费用。
实际利率法的运用在后面章节中还会出现,主要体现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以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购买或者出售产品涉及到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它们在原理上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的摊销的原理是一致的,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来理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的摊销可以将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其中“支付利息-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清偿的本金。
而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原理是类似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这很好理解,长期应付款和长期应收款的余额理解为本利和,而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理解为利息,所以用“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或“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就是本金的期初余额,然后用本金×实际利率,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因此,从本质上说,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原理是相通的,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处理,之后的贷款、应付债券、融资租赁、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购买或销售商品涉及到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处理就迎刃而解了。

② 债券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

1.根据 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判断转换权是否属于一项权益工具。

2. 如果是权益工具的,则表明这是同时捆绑发行一项债务工具和一项权益工具,需要按照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分别计算这两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

3. 将发行费用按照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之比在这两部分之间分摊。对于分摊到权益部分的发行费用。

此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第十一条规定:冲减计入权益的金额;对于属于债务工具的部分,冲减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作为“利息调整”明细科目的借方金额),并在债券存续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交易费用)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倒挤)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2)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进行摊销扩展阅读:

发行债券记账方法:

债券可按面值发行,也可按 溢价、折价发行。

1、企业以面值发行债券时,按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现金"账户,贷记"应付债券── 债券面值"账户。

2、企业溢价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按债券的票面金额,贷记"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账户,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金额的差额,贷记"应付债券── 债券溢价"账户。

3、企业折价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金额的差额,借记"应付债券──债券折价"账户,按债券的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账户。

4、企业如果自行发行债券,需要支付印刷债券的印刷费,如果委托代理发行,不仅要支付印刷费,还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这些手续费和印刷费,应借记"在建工程"或" 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③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摊销的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有何区别它们对报表结果有何影响

直线法的特点是:每期溢折价的摊销数额相等。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是:每期实际利息内收入容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而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因此,直线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不够准确。实际利率法比较精确,但是获取实际利率比较困难。对于在报表结果的影响当然由于摊销数额不同,利润也不同。

④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行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专调整(或在借方属)
利息调整的摊销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⑤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科目的作用是什么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专期资属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
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溢价发行,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债券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当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折价发行,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债券面值,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溢折价的摊销。当溢价发行时,财务费用小于应付利息,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当折价发行时,财务费用大于应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⑥ 利息调整本期摊销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利息调整本期摊销额与实际利率法相关。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专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属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计算方法:

假设不考虑本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

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应计利息”借方余额,即账面价值,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

(6)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进行摊销扩展阅读:

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⑦ 1、 在债券发行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称之为(B)。答案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①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②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和,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5、关于债券最后的还本付息处理。还本付息处理涉及到债券利息调整的尾数调整,最后一年的时候要把利息调整科目摊销完毕。如果是按照实际利率调整的,如果情况不变的话是可以摊销完毕的。
5、如果涉及到提前偿付本金的,按照道理来说债券的实际利率是需要调整的,也就是在债券的未来现金流的风险降低了,那么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是降低的,所以调整实际利率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这是财管中的处理方法。会计教材一般坚持的原则就是不调整实际利率,而是调整摊余成本来实现:也就是实际利率假设是不变的,然后根据实际利率来调整现金流折现值来调整摊余成本,调整后的摊余成本的差额要计入到当期损益中。

⑧ 企业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发复行:
借:制银行存款8,500,000
借: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1,50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0,000,000
(2)债券发行费用:
借: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1,000,000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1,000,000
(3)摊销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仅供参考

⑨ 企业债券发行的方式有那些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债券的发行方式:
定向发售、承购包销、直接发售、招标发行,其中,招标发回行按标的不同可分答为缴款期招标、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按中标方式不同可分为美式招标、荷兰式招标。债券发行条件有确定发行总额、券面金额、券面利率、期限、发行价格等。
发行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利息调整的摊销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阅读全文

与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进行摊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