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教一道:换出无形资产换入存货的会计分录
我认为答案是错的,甲公司换入存货的价值应该是12万。
实际上就是以此存货的公允价值入账,这应该属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情况,就是说,存货的公允价值才是其真正的价值。
甲公司:
借:存货科目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
累计摊销 20000
贷:无形资产 1500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 10400
乙公司:
借:无形资产 130400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资产交换损失 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❷ 以无形资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时如何记账
此题相当于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是按照账面价值模式来计量的话,则:
借:长期股权投资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不涉及补价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注: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应收股利入账)
应收股利 (投资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 (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无形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处理
①收到补价的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银行存款 (收到的补价)
应收股利 (投资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 (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无形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 交易收益 ( 应确认的收益)
(注: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应收股利和收到的补价入账。)
②支付补价的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 (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无形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支付的补价)
(注: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支付的补价减去应收股利入账。)
❸ 无形资产换入固定资产时如何记账
(1)不涉及补价的
借:固定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内关税费入账)容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无形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 (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 (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2)涉及补价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①收到补价的企业
借: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收到的补价)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 (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无形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 (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 (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应确认的收益)
(注: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收到的补价后的余额入账。)
②支付补价的企业
借: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跌价准备 (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无形资产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 (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 (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 注: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入账。)
❹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换出存货作为合并对价的处理
你做的分录有问题无形资产不同固定资产他是以净值列式于不存累计摊销且你的累内计折旧是固定资产容所有,科目也不对,你的表述也有问题我看你写的存货及库存商品都是指的是无形资产吧。
在企业合并中企业应该以换资产的公允做为对价记入由内本题你未提及乙公司的公允价值,所以就当无形资产公允大于所享有的乙公司的公允做分录好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
贷:无形资产 2000
借:无形资产 500
贷:营业外收入500
这样你的帐上就平了,对于以物换应该视同出售,且又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以应该按公允入帐多出来在单独确认收益或得利
❺ 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在进行资产交换时按哪个算!怎么计算换入换出设备入账价值!还有具体账务处理分录
分情况,一般具有交易实质,且公允价值可计量的基础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题目告诉)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根据类别计入营业外收入(如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存货)等;换入资产按差额计量入账。
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
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如果出现损失则借记“营业外支出”)
2.如果换出的是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清理费)
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换出生产用动产设备的销项税+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生产用动产设备对应的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生产用动产设备处置时应匹配的销项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或:借:营业外支出(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
3.如果换出的是存货
①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销项税额+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❻ 以无形资产换入存货时,为什么要借记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有无形资产该账户才会有累计摊销发生额,该项无形资产都已经不在企业了,伴随无形资产而生的累计摊销当然也要转走了,跟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是一个道理
❼ 非货币资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如何核算[一]求答案
教材一、设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核算专户
《企业会计制度》对于非货币性交易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很难一目了然的确认,会计分录且多借多贷,使会计实务工作者难以理解,笔者本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一目了然的原则,建议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会计科目,专户核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事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编号为1921。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按用途和结构分为“计价对比”类。
(一)本科目(账户)核算企业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换出的经济事项。
(二)核销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账面记录,按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原值减累计折旧或减值准备后的账面净值(额),借记:本科目(账户);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按换出非货币性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按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原价或原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科目。
(三)按换出非货币性存货资产应支付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本科目(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补价,涉及到支付补价的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涉及到收到补价的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六)换入非货币性存货资产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本科目。
(七)记录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贷记:本科目。
(八)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专户)的余额,确认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短期投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每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结束后,该科目(账户)应结转为零余额。
(九)本科目(专户)应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具体对象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十)本科目(专户)期末余额,反映尚未结转或正在交易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余额。
❽ 关于中财以无形资产换入存货的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营业外收入改到库存商品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