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制造费用包括哪些
固定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制造业,为制造产品所付出的固定成本费用。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以生产设备均摊,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均摊等
由于制造费用的具体项目众多,只能按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说明制造费用的归集。
1、间接材料费
间接材料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不能或无法归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用。如机器的润滑油、修理备件等。间接费用的归集一般可以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原始记录进行。计入制造费用的总账和明细账。
2、间接人工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对间接人工费用应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确定的数额,记入有关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根据“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3、折旧费
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是通过将按月编制的各车间、部门折旧计算明细表汇总编制整个企业的“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和总账。
4、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生产单位耗用的低值易耗品,由于其价值低或容易损坏,一般不用像固定资产那样严格计算其转移价值,而是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将其费用一次或分次转入产品成本。
采用一次摊销法时,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一般可以与领用其他材料一道,汇总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采用分次摊销时,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要按其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有关成本费用。
5、其他支出
企业生产单位的其他支出是指上述各项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这些支出多数是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并与产品无直接关系,一般均不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应在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逐笔编制记账凭证后计入“制造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1)固定生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账务处理编辑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再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再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⑵ 企业中管理人员工资和固定资产使用费是什么意思
管理人员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给管理人员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回点工资及特殊情答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⑶ 生产准备费为何不列入固定资产费用
因为制造费用科目属于成本类科目,期末结转至生产成本科目;管理版费用是损益类科目。企权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属于固定资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因为是日常维修费,所以它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当期损益费用化处理。如果是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大修理费用,则应予资本化 。 所以,与企业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到“制造费用”进而间接归集到“生产成本”不同,生产车间使用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只能损益类处理,计入到“管理费用”。但是要注意,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因为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理,计入到“制造费用”,所以要分情况对待
⑷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是什么意思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费用时,应将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计算的提取金额,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
煤炭企业于未来期间使用已提取的安全费用时,在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如能确定有关支出最终将形成固定资产,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单列项目归集所发生的费用。
待有关安全项目完工后,对于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项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4)固定生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3)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⑸ 什么是固定资产使用费
固定资来产使用费是指管自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施工管理费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检验试验部门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计提的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经常修理费、租赁费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费用,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和辅助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和发生的经常修理费等,则应分别计入施工机械使用费和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成本。施工企业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大修理基金分类提存率,按期计提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并计入当期灼“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经常修理费可按本期的实际发生数计列。支付应列作施工管理费的固定资产租赁费,可根据受益期限的长短,一次或分次计入本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
⑹ 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使用费是一个意思吗区别在哪里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专他与生产、属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使用费是你用这个固定资产交的费用
区别就是 一个是你了一项资产 看了见摸了找 另一个是一项费用
⑺ 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为什么记入管理费用,不是制造费用
因为日常修理费属于管理费用中的公司经费。
1、管理费用包含:公司经费、职工教内育经费、业容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财务报告审计费、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2、公司经费包括: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会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公司经费。
3、制造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7)固定生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管理费用的费用处理方式:
1、转账摊销费用:属于转账摊销费用的项目有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坏账准备等。
2、预提应付费用:采用预提方法核算应由本期负担,而在以后各期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选择预提方法核算固定资产大修理费、企业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等。
3、预付待摊费用:主要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4、直接支付费用:属于直接支付费用的主要业务有招待费、审计费、诉讼费等。
⑻ 的固定资产修理为什么计入管理费用而不是生产成本
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车间机器设备的维内修费计入制造费用。容新准则规定,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并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明确指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固定资产修理费项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但是2006年中国的新会计准则也有规定,则计入了存货,进行了资本化。原因:将生产车间发生的修理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是基于修理费应该费用化;如果按原制度计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项目是生产车间的机物料消耗,均计入管理费用: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看你使用新准则还是旧准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