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期投资中的债券摊销(如何计算实际利率)急!!!
你这么多积分不肯拿出来悬赏,谁肯白答啊?
㈡ 债券的利息是按票面利率支付的,为什么还按实际利率计算差额和摊销呢,直接按票面利率算出利息
通俗点的话。。好吧
①市场利率和票面利率的差异,②导致你购入持有回至到期投资答的价格不等于其账面金额,③进而导致
首先说①吧,
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没有必然联系,再夸张点说,我想设10%或5%,完全看我的意愿
接下来说②
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低,也就是说你以后期间收到的利息少,那这项投资对你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要价值就要便宜一点,你才会考虑买。比如:
A:1000元, 10%,5年
B:1000元,5%,5年
很明显的,你肯定会买A,而不是B。再加入市场利率分析的话,如果市场利率为6%,那B是完全没有市场的。若市场利率为3%,则A B 都是可以的 ,只是风险和收益不同,都能让你获得比市场更大的收益。
那如果市场利率为6%,B怎样销售呢?
那肯定就要降价了(或是其他优惠条件,这里不讨论),1000卖不出去,900呢?这样你就会考虑了,重新考虑
价格900元,利息每年1000*5%,5年,到期收回1000(注意利息计算依据和到期收回金额均为面值,并非支付德900元,而是1000),然后根据现值系数,计算其实际利率,若实际利率大于6%,你才会考虑购买。
只想到这么多了,有疑问随时追问。
㈢ 利息调整本期摊销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利息调整本期摊销额与实际利率法相关。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专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属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计算方法:
假设不考虑本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
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应计利息”借方余额,即账面价值,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
(3)债券摊销利息计算扩展阅读:
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㈣ 购买短期债券的折溢价摊销和利息摊销(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回值计算,按答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即发行价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记入“投资收益”)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记入“应收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㈤ 长期债权溢价摊销法是怎么摊销的,怎么计算的
我想你问的应当是实际利率法吧。 债券折溢价的摊销问题是我们在购买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时,由于购买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溢价),或购买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折价)所引起的,在确认投资收益时,用来调低(溢价)或调高(折价)我们投资收益的数额。 在溢价购入时,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使得我们愿意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入债券。在对方每期支付利息时,我们可以收到以较高的票面利率计算得出的利息,但是由于我们在购买债券时是以一个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入的债券,实际上我们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就没有实际上应该收到的利息那么多,需要抵减一部分溢价。(折价同理) 在债券的折溢价摊销中我们选用的实际利率是按“债权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贴现值”,采用插值法计算的。(关于插值法的理解,请参阅财务管理教材,有很多教材认为实际利率就是认购时的市场利率,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实际处理中,很可能出现摊消不完的情况) “应收利息”科目=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科目=(面值+未摊销的折溢价)*实际利率 。差额为每期折溢价的摊销数,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溢价)”科目。 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贷:投资收益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当然在实际的摊销中,折价、溢价不会在同一笔投资中同时出现。 你可以按我说的方法试试看!具体我就不替你算了,呵呵!
㈥ 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的分录是
发行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
按期摊销和计提利息的分录为:
借 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 应付利息
㈦ 债券直线法摊销和实际利率法摊销
直线摊销法下:
每年摊销额=账面价值/债券期限,特点是每期溢价折价的摊销额相版等
实际利率摊权销法下:
根据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确定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于本期实际摊销数额。下期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应收利息(按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利息费用(上期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每期调整摊余成本和每期实际摊销数额
㈧ 如何计提债券利息
一般按年预提,但上市公司为中期报告的编报要求,也可以按半年预提。在计提利息费用时,还应同时对债券溢价和折价进行摊销。
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在债券存续期内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利息核算:
(1)债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债券到期的账面价值等于面值,企业只需按面值偿付债券本金,则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银行存款
(2)债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偿付的,债券到期企业偿付本息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8)债券摊销利息计算扩展阅读:
公司债券利息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发债公司的信用程度。公司信用程度的高低与债券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2、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
3、债券期限的长短,债券利率的高低与债券期限的长短成反比;
4、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债券利率应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过同期居民银行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且不得高于同期的国库券利率;
5、发债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和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债券利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高于公司的平均利润率。
㈨ 如何计算债券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内出来的.计算容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