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什么叫做计提、分摊、摊销,谢谢
1、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2、分摊,是确定成本的各项成本对象,把各项成本分摊或分配给各产品、工序、任务、或部门。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
费用分摊的原因在于:
1)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 ,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2)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3、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1)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2)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1)分摊摊销成本扩展阅读:
根据《税法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筹办费应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不少于5年。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单独计算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凡合同有年限规定的,按合同规定的年限摊销,无合同规定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
(1)费用分摊与持续的成本降低
费用分摊应当能够促进内部形成持续的成本降低机制。
例如,在水电费分摊中,如果辅助部门用电、用水"免费",可能的后果会是什么?
(2)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
此时,要注意隔离成本分配与非隔离成本分配的问题。隔离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适用于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但是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合作;非隔离成本分配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它鼓励必要的合作与相互监督,但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新的大锅饭。
计提的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摊销-网络费用分摊-网络计提-网络
❷ 折旧和摊销的会计分录如何做请举例说明
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是针对固定资产而言。
购入机器设备室做:
借:固定资内产 -XX机器设备
贷:银行存款容
计提折旧做: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摊销一般是指费用。
如支付办公室两年租赁费做:
借:长期待摊费用-租赁费
贷:银行存款
按使用时间分摊租赁费做:
借:管理费用 -租赁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租赁费
(2)分摊摊销成本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网络-固定资产折旧
❸ 计算成本的时候如何分摊固定费用,如房租
如果所有产品都用到该车间,根据该产品的工时x产量来摊销。
举例:
A产品生产了10个,每个工时为小时;B产品生产了30个,每个工时为1小时。分摊比例就是:A:B=10x2:30x1=2:3。
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支付税收和利息之前的利润+租借债务)/(全部利息费用+租借债务)。
保障倍数指标的运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是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将所有长期债务考虑了进去。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计算成本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将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❹ 期权成本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怎么计算的
股份限制性股票期权费用的计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回和《企业答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需要选择适当的估值模型对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如果股票没有锁定限制,其公允价值应等于市价,但如有锁定限制,则因流通受限,其公允价值应低于没有锁定限制的股票市价。
确认成本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计量和确认》的规定,由于公司实施激励计划中的股票期权没有现行市价,也没有相同交易条件的期权市场价格,所以公司采用国际通行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估计公司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2011年-2014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情况见下表: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万股)
需摊销的总费用(万元)
2011年(万元)
2012年(万元)
2013年(万元)
2014年(万元)
288 1,097.36 445.70 529.50 119.80 2.36
本期失效情况:公司2011年待解锁的30%限制性股票系因经营业绩未满足权益工具的可行权条件而无法解锁行权,因此这部分限制性股票对应的公允价值3,390,658.81元不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❺ 有一张待摊费用摊销单,会计分录怎么写啊
分析如下来:
新会计准则自已经取消待摊费用科目,因此有一张待摊费用摊销单,会计分录:
1、发生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账款
(5)分摊摊销成本扩展阅读:
1、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
2、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
3、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
4、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资料来源:网络:待摊费用
❻ 标准成本法如何摊销费用
答:对于标准成本法分摊时是直接按照一个成本动因:例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来分摊
❼ 成本摊销和成本分摊是什么意思
摊销成本是指某一产品在某一段时间内应该分摊负担的成本.
❽ 待摊费用应该怎么进行摊销
支付时:
借:待摊费用——房租 8500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8500
按月摊销时:
借:回管理费答用——房租费 1416.67
贷:待摊费用——房租 1416.67
(8)分摊摊销成本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二、开办费: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
应于发生时,借记本科目-相关明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开办费应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日一次摊销。
三、小企业发生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❾ 会计中为什么要摊销,怎么理解
之所以要摊来销,是因为:
权责源发生制会计核算要求。因为企业一些长期费用,如果在支出时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会影响企业利润核算的准确性,不利于公司管理。如,企业租用办公房一次支付了一年的租金,会计核算时就必须在12个月进行分摊,这样公司的每个月管理费用就较为准确,从而所计算的企业利润也相对准确。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