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被投资方买了存货,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为什么要调减甲公司的利润啊
这里是指的投资时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情况,这里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看做一个整体,投资方认可的是公允价值,投资方确认投资收益的时候,认可的是被投资方按照公允口径计算出来的净利润,而被投资方个别报表中的净利润是按照账面价值口径计算出来的,所以这里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存货对外卖出了,投资方认可的是按照公允价值结转的成本,而被投资方是按照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所以这里对于存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且卖出去的存货部分,调减净利润;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方认可按照公允价值计提的折旧和摊销,而被投资方是按照账面价值计提的折旧和摊销,所以这里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的部分,补提折旧,因为这里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所以调减净利润。
㈡ 逆流交易无形资产,应是投资方计提摊销,为什么要调整被投资方的净利润
个别报表调整的是长投账面和投资收益。如果在合并报表层面,逆流交易应当调整的版是存货和权被投资方的损益(因为被投资方不被纳入合并范围,所以调整的不是被投资方的营收和营业成本,而是权益法合算的投资收益,其实他们金额是相等的)。
㈢ 谁能解释一下利用无形资产摊销调整利利润的行为
无形资产的摊销,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分录为
借 管理费用
贷 无形资产摊销
所以,企业如内果认为的调整无容形资产的摊销时间,会对当期的间接费用构成影响,进一步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如果企业延长无形资产摊销时间,每个月摊销的数额就会减少,计入管理费用的数额就会减少,那么企业的利润就会因此而增加;反之,如果企业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时间,就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这类调整手段,是上市公司调整利润,粉饰业绩的一种常见方法。
㈣ 存货转入无形资产,从而虚增利润是怎么做的
首先,存货已经被使用了,也就是存货实物没有了,这时会计上肯定是,贷:存货,借方有几专个选择:进成本、属进费用或者资本化(借:资产),无论是进成本还是进费用,都会减少当期利润,而如果资本化作为开发支出,首先未完成开发的不摊销,不会影响利润,即使开发完成,也是分年摊销的,比如按10年摊销,10月份完成,则计入费用的只有10%*2/12,会比直接进成本或费用小。所以资本化后当期利润会变大,但其实以后各期利润会变小。
㈤ 用权益法的时候,为什么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高,但却要调减利润呢高人详解...
如果FA,IA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高,说明他们按照权益法的公允价值进行折旧回摊销的时候,会比账面价值摊答销的数额要大,你想想看,如果这样来理解,是不是成本会增加呢?存货也是一样的道理,成本多了利润就少了啊
㈥ 购买无形资产为什么会影响会计利润而自行研发的不会,请写出分录
简单而又规范点的说法:不能说不影响,而是在符合资本化支出的前提下滞后影响会计利润。
举个例子更加容易理解一点:
一家公司想置办一项无形资产,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假定无论外购还是自己研发的成本都是1200万元,假定使用寿命为10年。那么:
1、如果购买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1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1200万元
那么按照无形资产当月购置当月摊销的原则,当月,以及以后的120个月还要做以下分目:
借:管理(制造)费用10万元(1200万元/10/12)
贷:累计摊销10万元
当月就减少了10万元的利润。
2、如果自行开发,且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合计1200万元
当月无需摊销,不影响利润。
直到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订用途:
借:无形资产1200万元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2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订用途”这个期限是多久,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所以在这个阶段,也就是该项无形资产尚未达到预订用途的期间里,是对利润没有影响的。一直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下方的开发支出科目余额里,与当期利润没有关系。
所以自行研发资产的费用化与资本化很容易成为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人为调整利润的手段,同时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重点难点和敏感点。
转入无形资产以后,再开始摊销:
借:管理(制造)费用10万元(1200万元/10/12)
贷:累计摊销10万元
总结: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不能说不影响利润,而是在符合资本化支出的前提下滞后影响会计利润。
附两个对本问题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小知识:
1、 满足资本化的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发生,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
第二个条件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第三个条件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这里所指的“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主要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开工建造等。它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的实质上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
2、现阶段会计准则中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研究阶段(我的理解为没动工)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我的理解为动工了)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㈦ 会计问题,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计算某年的投资收益时,调整净利润时什么时候要把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评估
因为被投资单位核算的净利润是根据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算的,而对于投资单位专,应属该根据取得该项投资时点的资产公允价值进行持续计算。比如取得时,存货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时,就需要将出售部分的存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从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中减去。而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需要在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基础上减去因资产评估增值部分而产生的多余这就和摊销(计入费用)。
针对下一张截图,是因为该内部交易的存货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可以视为未实现内部交易的实现。即未实现内部交易部分是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按相同会计政策同时折旧后的差值。
两道题的区别是前一个是取得投资时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增值。而下一题是内部交易的抵消。
㈧ 逆流交易的标的是无形资产,它的未实现的内部摊销额为什么要调整被投资方的净利润
无论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未实现的内部摊销额会影响损益,要调整回来!调减的利润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回来!
㈨ 第三步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增的利润摊销和调减的存货为什么都要用净利润减
不是以利润来减,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科目本来就是利润表科目,是要税前扣除的。
使用年限法就是直线法计提折旧本就是(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不是剩余使用年限。
㈩ 无形资产摊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
这道题是来自东奥的吧,你的资料不齐全,导致误解啦!
题目中还有: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版:
① 2013年权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00万元,累计摊销额为100万元;
所以,答案:
应调减利润总额的金额=2400/10*6/12-2400/10*5/12=20万元,调整后利润总额=10000-20=9980万元。
这一步是在补提无形资产一个月的摊销额,利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