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进项税额是怎么算的
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1+税率)
一、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版或应税劳务缴纳权的增值税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1+税率)
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账户的时候记在借方。
二、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注:纳税人接受投资、捐赠取得的货物,其进项税额也是投资者或捐赠者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贰』 请问 增值税发票 进项税 应交税额 是怎么计算的 求公式计算方法谢谢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
第一节 一般性规定
第十七条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第十八条 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第十九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第二十条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扣缴税额:
应扣缴税额=购买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第二十一条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第二十二条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收取的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第二十三条 一般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销项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第二十四条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第二十五条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下同)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买价,是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照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购进农产品,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抵扣进项税额的除外。
(四)从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自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和完税凭证。
纳税人凭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二十七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四)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五)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六)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条第(四)项、第(五)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
第二十八条 不动产、无形资产的具体范围,按照本办法所附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注释》执行。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有形动产。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第三十条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发生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情形(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除外)的,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第三十一条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发生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适用税率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当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当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二)应当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而未办理的。
第三十四条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第三十五条 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第三十六条 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当期销售额中扣减。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缴的税款,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叁』 增值税进项税额怎么计算,我要公式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是: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1+税率)。
『肆』 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进项税来额=买价×扣除率自
但需要说明两点:
1.通常购货时销方的报价都是包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进项税额时,要先换算成不含税价:
(不含增值税)价格= 含税价 /(1+ 增值税税率)
例如:企业购买一台机器,厂家报价30万元,那最终要付给厂家30万元。其中就包括机器价格和增值税。
增值税进项税额=300000/(1+17%)*17%=43589.74元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通常为17%,还有一档适用于特殊商品的低税率13%和适用出口商品的零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
拓展资料
进项税的抵扣首先是针对一般纳税人。其次,进项税额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根据你单位实际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农产品收购凭证等注明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且一定是要在税务机关认证过的方可抵扣。第三,取得的专用发票一定要在该发票开具90天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同时要在认证通过的当月进行抵扣。第四,只有经过认证的发票可以抵扣,而不论是否有销售额。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伍』 进项含税价和销项含税价计算利润
销售价-购进成本-(销项税-进项税)-(销项税-进项税)*10%
计算结果如下:17094.02-8547-1452.98-145.30=6948.74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
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比如,含16%增值税价为100,不含税价即是100/1.16=86.21,税金是86.21*0.16=13.7936,企业就可以抵扣13.80的税。
(5)含摊销进项税额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一般多为含税价,因为这就好像是默认的潜规则一样。至于把含税价再分离为不含税价和税金,多半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会计在对收入入账时应该处理的事情。过程也比较简单。
含税价=不含税价*(1+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不含税价*适用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报价时会出现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比如:报含税价11700元,支付金额也是11700元,其实价格是10000元[11700/(1+17%)],税款是1700元。报不含税价11700元,那在支付款项时,还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1989元,合计支付金额为13689元。
『陆』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销售,习惯性讲含税价。。
你去买东西,一个手机1000块钱,你不会考虑税多少,货物本身多少钱。实际上它是包含17%的增值税还有其他很多税。。。
因此在题目和实际中,将货物的价格分为两种,1、含税价。2、不含税价。(至论增值税)。
仅就增值税论,17%的税率。
增值税=不含税价*17%
含税价=增值税+不含税价
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
增值税=含税价/(1+17%)*17%
含税价=不含税价*(1+17%)
不含税价=含税价/(1+17%)
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
不用考虑什么进货价乱七八糟的,正规的考试不会出现这种词,他会让你明白这个数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一般会标明是否含税)。现实中就更好办了,一张表,你可以直接写上含税或者不含税。
你在买东西时,买100块钱(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支付117元。其中17元是进项税(买东西时产生的)你在卖东西是,卖200元(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收取的金额是234元。其中34元是销项税(卖东西时产生的)
建议这种专业的东西,只是了解可以看看网络,如果要深究,根据需要的深度可以考虑看会计类书籍《初级经济法基础》《会计》增值税相关章节
《税法》增值税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