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和表外资产有什么区别
1、资产类型:表内资产:大多有形;表外资产:大多无形。
2、具体涉及:表内资产:厂房、设备;表外资产:顾客、品牌和渠道关系。
3、能否买卖:表内资产:能,有形资产具有残值;表外资产:能,收购。
4、能否降低成本:表内资产:能,能够提高生产力;表外资产:能,由于更好的渠道、顾客知识可降低销售和服务成本。
5、能否带来价格和市场份额的提升:表内资产:能,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多的功能能带来价格和市场份额的上升;表外资产:能,品牌和渠道资产能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有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的上升。
6、能否形成进入障碍:表内资产:能,其他公司须付出相似的投资;表外资产:能,顾客的转移成本和忠诚感可形成竞争障碍。
7、能否形成新竞争资源:表内资产:能,如提供雇员及更大产量;表外资产:能,如其他资源产生的效益更大。
表内资产:表内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与表外资产是对称的概念。表内资产主要用在企业或者公司中的资产负债表,表内资产表内资金也就是表内资金。在资产所有权未转入筹资企业表内,而其使用权已经转入时,表内资金可以使企业满足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之需。表内资金=表内负债+表内权益。
表外资产:表外资产,一般是按公认会计原则(GAAP)容许的会计技巧,企业将旗下一些资产,包括子公司、贷款、衍生工具等置于此项,以降低公司债务与资本比率;表外资产毋须列于资产负债表内,但要在财务报告以注释形式列明。 研发投入、组织建设、品牌渠道等都属于表外资产。
『贰』 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合计什么意思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
资产负债表为会计版、商业会计或簿记实务上权的财务报表之一,与购销损益帐、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并列企业四大常用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叁』 会计中的表内科目,表外科目是什么意思
表内科目银行会计报表科目的简称。凡涉及银行资金实际增减变化的业务和财务活动,并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参加试算平衡的会计科目,均属表内科目。
表外科目是指银行会计报表以外的科目的简称。用来核算业务已经发生但尚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或不涉及资金增减变化但已发生权责的业务事项的会计科目,即为表外科目。如银行受理委托收款结算,在款项未收妥前,
尚未涉及银行资金增减变化;银行代客户保管有价值物品,不涉及银行资金的增减变化等。因此类业务银行已承担了责任,故需在资金平衡表外设置专用科目进行核算。
(3)常见的表外的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表内科目计算公式为:
应付职工薪酬=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表外科目的计算方法:
递延所得税资产=销售额×征收率
由于个人所得税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一般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销售收入均为含税销售额。所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必须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后才能计算应纳税额。
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表外科目
网络-表内科目
『肆』 在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项目一般应当分别列示哪几项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项目一般应当分别列示以下3个项目:
一、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三、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
『伍』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种类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中国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及代理保险业务等。按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政府债券以外的证券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
(5)常见的表外的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要求,广义的表外业务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或有债权(债务),即狭义的表外业务。
二是金融服务类业务,包括:
(1)信托与咨询服务;
(2)支付与结算;
(3)代理人服务;
(4)与贷款有关的服务,如贷款组织、贷款审批、辛迪加贷款代理等;
(5)进出口服务,如代理行服务、贸易报单、出口保险业务等。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名称、经营内容和重点各异,但就其经营的主要业务来说,一般均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表外业务。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这些业务还可以延伸为国际业务。
『陆』 什么是表外无形资产是不是财务报表没有写的急求!!!
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
『柒』 无形资产包括什么要自己做张表格的吧
无形资产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渠道:
可分为企业自创(或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和外购的无形资产。前者是由企业自已研制创造获得以及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如自创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后者则是企业以一定代价从其他单位购入的,如外购专利权、商标权等。
二、按有无法律保护分类:
可以分为法定无形资产和收益性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均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称为法定无形资产;无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如非专利技术等称为收益性无形资产。
三、按能否独立存在:
可以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凡是那些具有专门名称,可单独地取得、转让或出售的无形资产,称为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那些不可特别辨认、不可单独取得,离开企业就不复存在的无形资产,称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商誉。
此外,国外对于无形资产分类,从评估角度按其内容分为权利型无形资产(如租赁权)、关系型无形资产(如顾客关系、客户名单等)、结合型无形资产(如商誉)和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版仅等)。从广义的角度,将无形资产分为促销/销售型无形资产、制造型无形资产和金融型无形资产等。
应当承认,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方面还存在分歧,对无形资产的范围和涵括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通常,作为评估对象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勘探权和采矿权、商标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