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一年摊销递延收益时贷方营业外收入,结果做错成营业外支出怎么调账
1、如抄题所述,如经核实确认袭上年该会计处理出错事项未影响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的,那么,在本年无需进行调账的会计处理;
2、如上年度有出具审计报告或其他会计信息报告情形的,那么,该出错事项则应予披露,按照调整后的正确会计信息出具报告;
3、在财务方面则应就该出错事项作出具体情况说明资料作为留存档案备查;
4、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贰』 摊销递延收益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取得递延收益时:复
借:银行存制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xx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处置该资产时,将该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叁』 递延收益的摊销为什么会引起资产负债率的提高
递延收益的核算的期限比较长的,需要在以后的期限摊销的,特别是因资产相专关的政府补助而确认的递属延收益时,因而应区分对待,将递延收益中1年内到期的部分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项目中,其他部分列入资产负债表中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中。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要提高资产负债率,就是在资产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负债的总额,或者在负债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资产总额或者同时降低资产总额以及负债总额。反之要降低资产负债率就是在资产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负债的总额,或者在负债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资产总额或者同时降低资产总额以及负债总额。
『肆』 政府补助摊销的确认
总结一句话,只要是在建设期以前收到的资金要按月从收到之日起到建设回期满,分月摊销;如果是在答建设期以后收到的资金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分录如下:在建设期以前收到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分期摊销: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在建设期满后收到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伍』 什么是递延资产、递延收益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以及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条。
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实质是已经付的费用,花了费用当然应该取得资产,递延资产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资产,它没有实体。
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递延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就是说在会计上收益应该记入当期 ,可是税法上却让在以后期间体现 这就是递延收益 同样的还有递延负债 他是税法和会计冲突的一个调整项.就是将来很可能或者确定实现的收益
比如你公司销售一台设备,分五年收款,现价500万元(含税价),分5年收每年末收取110万元,入账的时候
借:长期应收款55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500/1.17*0.17
递延收益 50
每年末首款时,按照摊余成本摊销递延递延收益
『陆』 摊销递延收益分录怎么做,急求,谢谢
1.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科目可按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收到或应收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发生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未来期间,按应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柒』 递延收益从什么时候开始确认”营业处收入“
政府补贴 不能进入长期应付款,
政府补贴有两种形式:
1、一种是政府部门版没有指定用途的,在收到权当期全部确认营业外收入,这部分属于征税收入,要缴纳所得税的,以后实际支出时可以税前抵扣。
2、另一种政府部门规定了指定用途的,这部分属于不征税收入,在新会计准则上,单为此项设立了一个科目,“递延收益”,
3、所以转出也要符合不征税收入这个原理:即你税前抵扣X,就从递延收益转到营业外收入X,(营业外收入X-税前抵扣X=0,对当期所得税没有影响)。
『捌』 收到政府补助财务怎么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少见,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的,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从购买的下一个月(当月)
自行建造(研发)的资产
(无形资产)
达到预定用途的下一个月(当月)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应当在实际收到(确认时间点)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确认和计量。
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如按照实际销量或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可以按照应收(其他应收款)的金额计量(特点)。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助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比如企业直接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以后发生费用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解释1】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不容易分清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已发生的费用,还是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根据重要性原则,企业通常可以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对于金额较大的补助,可以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解释2】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需要使用递延收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使用递延收益科目。
【例题·单选题】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相关费用的,直接计入补偿当期的()。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B
【解析】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例题·判断题】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 )
【答案】√
【解析】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助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该项费用已经发生则在实际收到时确认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果以后发生则在以后发生时确认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三、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政府补助的对象是综合性项目,可能既包括设备等长期资产的购置,也包括人工费、购买服务费等费用化支出的补偿,这种政府补助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
企业取得这类政府补助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解释】在实务中,政府常常只补贴整个项目开支的一部分,企业可能难以区分某项政府补助中哪些与资产相关、哪些与收益相关,或者对其进行划分不符合重要性原则或成本效益原则。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将整项政府补助归类为与收益(关键点)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计入递延收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综合性的补助项目,在项目期内分期摊销完毕。
项目期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在项目结束前摊销完毕(摊销的时间不是从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开始摊销,而是需要在项目期内摊销完毕。)
项目期结束后收到: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相关链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自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预定用途时,开始摊销;综合性的补助项目作为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需要在项目期内摊销完毕。
【总结】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原则:
费用已经发生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费用以后发生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作为收益核算的综合项目
项目期内收到: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项目期内摊销(关键点):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原则:
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从购买的下一个月(当月)摊销(关键点)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自行建造(研发)的资产(无形资产)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达到预定用途的下一个月(当月)(关键点)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例1】A公司20×6年12月申请某国家级研发补贴。申报书中的有关内容如下:本公司于20×6年1月启动数字印刷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60万元、为期3年,已投入资金120万元。项目还需新增投资240万元(其中,购置固定资产80万元、场地租赁费40万元、人员费100万元、市场营销20万元),计划自筹资金120万元、申请财政拨款120万元。
20×7年1月1日,主管部门批准了A公司的申报,签订的补贴协议规定:批准A公司补贴申请,共补贴款项120万元,分两次拨付。合同签订日拨付60万元,结算验收时支付60万元(如果不能通过验收,则不支付第二笔款项)。A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20×7年1月1日,实际收到拨款6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 000
贷:递延收益 600 000
(2)自20×7年1月1日至20×9年1月1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年分配):
借:递延收益 3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000
(3)20×9年项目完工,假设通过验收,于5月1日实际收到拨款6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600 000
【教2】20×6年1月1日,B企业为建造一项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6%。当年12月31日,B企业向当地政府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当地政府批准按照实际贷款额500万元给与B企业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30万元,分两次支付。20×7年1月15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12万元到账。20×7年7月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18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10年。B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20×7年1月15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递延收益 120 000
(2)20×7年7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80 000
贷:递延收益 180 000
(3)20×7年7月1日工程完工,开始分配递延收益,自20×7年7月1日起,每个月资产负债表日:
借:递延收益 2 500
贷:营业外收入 2 500
参考资料:http://www.caikuai100.com/shiwu/wenda/2012-10-28/2425.html
『玖』 注会奖励积分部分,为什么确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记录到递延收益的部分日后摊销不贷记银行存款呢
首先要说,实际生活中,你见过拿着积分卡去要求商家给你退钱的吗?内??通常都容是两种情形:一种是,用积分可以免费兑换商品;另一种是,再去购物时,使用积分卡可以减免部分现金。哪有商家直接退款的?!
再说题目,“递延收益”可是负债科目,表明这部分是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延伸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能在以后奖励积分兑换时(比如客户以后再来购买商品使用了以前的积分),使用的积分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所以当客户兑换积分后,自然要将以前确认的“递延收益”转到“收入”部分。
『拾』 摊销递延收益分录怎么做
1.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专补贴
一、属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科目可按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收到或应收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发生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未来期间,按应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