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折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

发布时间:2021-01-03 19:47:12

1.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是什么啊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帐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但由于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

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帐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

(1)折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扩展阅读:

适用的范围:

1、当净残值率较大时,要注意最后年度出现负折旧,宜从早采取平均年限法。

2、当双倍余额递减能正常用到倒数第二年,且不影响净残值,同时整个年度满足加速折旧法,则宜将双倍余额递法用到最后,不必拘泥于“最后两年”的限制。

3、当最后两年改平均法计算的结果与加速折旧原则出现冲突时,应服从加速折旧要求,可以改为提前年度进行折旧方法的转换。

为此,在实务中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我们应当对固定资产各期折旧计算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在处理最后年份的折旧计算时,应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以上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变形各修正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会计更正。

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怎么计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来:
年折源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每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
折余:折旧以后的余额
【例】某企业于2010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第一年(2011年)年折旧额=2/5×2000000=800000(元)
第二年(2012年)年折旧额=2/5×(2000000-800000)=480000(元)
第三年(2013年)年折旧额=2/5×(2000000-800000-480000)=288000(元)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即:倒数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折余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剩余价值在两年间平均摊销
第四年(2014年)、第五年(2015年)
每年年折旧额=1/2×[2000000-8000-(800000+480000+288000)]=212000(元)

3.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率怎么确定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内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容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要求在倒数第二年改为年限平均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除了最后两年之外是不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的。

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3)折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2、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 双倍余额递减法如何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1800000+10000
贷;银行存款1800000
借:在建工程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借:固定资产1810000
贷:在建工程181000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810000*(2/5)=724000
借:制造费用724000
贷:累计折旧724000

借:银行存款63000
贷:坏账准备63000

5. 请问固定资产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什么,计算公式如何,使用该方法计提折旧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以平均年限法折旧率(不扣残值)的两倍作为折旧率,乘以每期期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求得每期折旧额的一种快速折旧的方法。

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5)折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6. 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

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速总和法,四种,版
双倍权余额递减法:=原价-累计已提折旧*2/预计使用年限,最后两年要用原价-累计已提折旧-预计净残值/2,
所以要2003年应提的折旧为=原价-2002年已提折旧*2/5=(300-300*2/5*6/12)*2/5=96万。

7. 固定资产折旧,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来算,每月折旧额为多少

固定资产折旧,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回月答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8.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年数总和法,最好后两年是不用平均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法计提折旧最后两年才是要平均计提折旧的。
2008年计提折旧额=(1000-20)*5/(5+4+3+2+1)*6/12=163.33万元
2009年计提折旧额=(1000-20)*5/15*6/12+(1000-20)*4/15*6/12=294万元
2010年计提折旧额=(1000-20)*4/15*6/12+(1000-20)*3/15*6/12=228.67万元
2011年计提折旧额=(1000-20)*3/15*6/12+(1000-20)*2/15*6/12=163.33万元
2012年计提折旧额=(1000-20)*2/15*6/12+(1000-20)*1/15*6/12=98万元
2013年计提折旧额=(1000-20)*1/15*6/12=32.67万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折旧额=1000*40%=400万元
第二年折旧额=(1000-400)*40%=240万元
第三年折旧额=(1000-400-240)*40%=144万元
第四、五年折旧额=(100-400-240-144-20)/2=98万元
那么2008年折旧=400/2=200万元
2009年折旧=400/2+240/2=320万元
2010年折旧=240/2+144/2=192万元
2011年折旧=144/2+98/2=121万元
2012年折旧=98万元

9.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你是不是做错了呀?
第一年的折旧为:10000 * 2/5 * 4/12=1333.33
第二年的折旧应该为专:10000 * 2/5 *8/12 + (10000-1333.33)*2/5 * 4/12才对哦。。属。。。

阅读全文

与折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