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据新会计准则,长期待摊费用转入管理费用,那么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吗
借:管理费用100
贷:长期待摊费用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
贷:所得税费用25
后面根据摊销期间和金额冲回。
❷ 要不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版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二、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❸ 关于无形资产加计扣除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问题,求CPA大佬回答
你说的这个问题,属于财税综合实务范畴。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内“假容如无形资产100,计税基础自然是175”——如果不存在税会差异,那么,计税基础应当是100,不可能会变成175。
第二、“摊销的时候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吗?”——当年摊销的部分,仅仅就摊销的部分进行加计扣除,一般不存在时间性问题,当然不可能确认什么递延问题。
第三、“我认为加计的75%扣除是永久性差异”——这个,这个,可以这么认为吧。
第四、“这个差异在什么时候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呢?”——我以为,应当在每一个摊销会计期间的期末,直接调整所得税费用即可。
弱弱提示一下:不是什么无形资产都可以加计扣除75%的。
上述看法,仅供参考。

❹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计算的几个问题。谢谢大家了!!!
我今年考注会的会计,也正好复习到这章了,所以和你探讨一下。
1.关于无形资产所得税的问题,我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你的问题
例:A企业2007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50万元.假设无形资产从08起分5年摊销。2008年税前利润为200万。如不存在其它调整事项。计算08年的所得税费用
a.应纳税所得额:200-(350*150%-350)/5
=165
说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因企业摊销了70(350/5),税法允许多摊50%部分(350*50%)/5=35,所以应纳税所得额要减去允许多摊的部分35万
b.08年底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80万,计税基础:420=350*150%-350*150%/5
虽然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该项无形资产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确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需要调整该项资产的历史成本,准则规定该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这个原因
是书上的原文,我也没理解透彻,为了考试把它记住就
是了。
2.关于国债利息收入。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故无递延所得税,只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从利润中减去。
❺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怎么计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以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说通俗点就是,因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当期多交企业所得税税,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增加,即未来少交企业所得税。

(5)递延所得税资产要不要算摊销扩展阅读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来源
1、公司实际的支出的费用与税务局认定的不一致。
主要是有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不一致。如折旧摊销、减值准备、坏账准备、修理和保修费用、超过年度15%的广告费等。
2、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
如甲公司生产的商品先卖给了旗下的全资的销售公司乙,但乙公司并未将商品卖出,合并报表上计为销售和利润都为零。但税务局认为甲公司完成了一笔销售,产生了利润,就要收所得税。
3、公允价值波动损益产生的所得税差异。
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润,税务局是不收税的,带来的亏损税务局也不允许从利润中减除从而让公司少交税,只有当卖出时,税务局才对其收税。
❻ 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要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吗
递延所得税不会影响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只影响到所得税费用科目。所以,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不需要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当期所得税费用即当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对应的所得税费用。
(2)递延所得税费用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科目增加在借方)会减少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增加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递延所得税资产要不要算摊销扩展阅读: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❼ 那后续年度的摊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吗
1、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税法与会计的计税基础是一样的,摊销年限一样;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税法与会计的计税基础不一样的,摊销年限不一样;
❽ 后续年度的摊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吗
无形资产确复认时加计扣除部分不确认递制延所得税资产,后续年度也不存在摊销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中的非流动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
一、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减少。
二、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