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何确定
一、如果承租期满,承租人能够取得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则折旧专年限应为租赁属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
二、如果承租期满,承租人不能够取得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则折旧年限应为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者(一般为租赁期限)。
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折旧政策应和自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一致,同自有固定资定一样,折旧方法一般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确定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应视租赁合同而论,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企业将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即可认为企业拥有该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⑵ "长期待摊费用“怎么摊销摊销年限为几年
没有明确摊销几年,是根据企业的受益期来摊销。
比如:单位租赁一办公楼用于经营,租赁期为5年,一次预付120万,即每年24万,每月2万。
付款时分录
借:长期待摊费用 120
贷:银行存款 120
每月摊销
借:管理费用 2
贷:长期待摊费用 2
(2)租赁用固定资产摊销几年扩展阅读:
长期待摊费用
旧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4)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5)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长期待摊费用的解释如下: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新旧区别总结:
新准则中将开办费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不再要求开办费要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⑶ 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摊销时间是多久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因此,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支出,按不抵于3年期限摊销。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八条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如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贵行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不低于3年,符合税法规定,不存在税会差异,不涉及纳税调整。
如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企业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税法规定摊销期限为剩余租赁期限,如果剩余租赁期限长于5年,则存在税会差异,前5年做纳税调增,5年后做纳税调减;如果剩余租赁期限小于5年的,会计计算的摊销费用小于税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可按会计确认的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不进行纳税调整。
⑷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还是按月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不论是自有的还是融资租入的,折旧都是按月计提的。
⑸ 租赁固定资产如何折旧
公司厂房是租来的,现在公司扩建一个仓库,材料物资由公司自己出钱,借:在建工程,贷:现金,对吗?
可以,但只能将仓库作为固定资产,租用的厂房不可以。
建完之后如何记账,是转固定资产还是长期待摊费用还是?
仓库应转固定资产,仅是仓库建造成本。
中间20000如何记账?
固定资产是5万,按期计提折旧。收入租金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中间的2万不用做账。
完整的分录是怎样的?
扩建一个仓库
借:在建工程—仓库
贷:原材料 / 库存现金 / 应付职工薪酬 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材料物资用于在建工程的部分)
完工后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仓库
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支出—折旧
贷:累计折旧
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 库存现金 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
期末结转
借: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
贷:本年利润
同时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折旧
这样,本年利润账户贷方余额就应该是你说的2万。实际中,不一定这么准,正好2万,要看折旧计提时间的长短,即你们何时搬迁。
如果核销该资产(搬迁时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如果有处置收入
借:库存现金 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相关税费(没有收入就不用纳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等
最后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假定折旧金额正好3万,处置时没有收入,这里“营业外支出”正好是2万,即你说的固定资产建造(5万)与租金收入(3万)的差额(2万)。
⑹ 租入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吗为什么
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采用租赁形式取得、使用,并按期支付租金的固定资产。分为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两种形式。
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
一、经营性租入是临时租入,资产所有权不属承租人,承租人只定期支付租金。租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租出单位。所以不需要计提折旧。
经营性租赁是一种临时租赁,由租入方支付租金,期满将设备退还给出租方,租金按月预提到期一次性列为费用更为有利,能实现相对节税。
二、融资租赁是一种将借钱与借物相结合的长期租赁方式,对于出租方来说,能按时收回本息,按资风险小,对于租入方来说,租入设备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没付款就冲减利润,可以节约所得税支出。
(6)租赁用固定资产摊销几年扩展阅读: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主要区别有:
一、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租入企业的一项资产计价入帐。相对于经营性租赁而言,融资租赁有租期较长、租约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及租赁费和利息等、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等特点。
因此,在融资租赁的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由出租人转归承租人。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尽管从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仍然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基本上包括了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可以说承租企业获得了租赁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资产计价入帐,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
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经营的季节性、临时性的需要,并不是长期拥有,租赁期限相对较短,资产的所有权仍归出租方,企业只是在租赁期内拥有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满企业将资产退还给出租人。
也就是说在这种租赁方式下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仍然归属于出租人,所以,对租入的固定资产不需要也不应该作为本企业的资产计价入帐。
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则不需计提折旧,其有偿使用方式为支付租金。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其产权应转入承租企业,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帐,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应退还给出租人。
⑺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属不属于“长期待摊销费用”核算的范围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不属于“长期待摊销费用”核算的范围。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是指能增加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改装、翻修、改良等支出。
它不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而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管理,在租赁有效期内分期摊销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过去,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主要是为了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侧重于原有装备的修修补补。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中。
(7)租赁用固定资产摊销几年扩展阅读: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账务处理大体分为四大步。
第一步,当企业每隔一段时间支付租金时, 借记“预付账款——房租”
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
第二步,企业每月摊销租金时 借记“管理费用——租赁费”
“制造费用——租赁费”
贷记“预付账款——房租”等
第三步,企业支付各项改良工程所发生的支出时 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
第四步,计算出每月应摊销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借记“制造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管理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长期待摊费用的解释如下: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⑻ 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摊销时间是多久 – 手机爱问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支出,按不低于3年期限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企业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税法规定摊销期限为剩余租赁期限,如果剩余租赁期限长于5年,则存在税会差异,前5年做纳税调增,5年后做纳税调减;如果剩余租赁期限小于5年的,会计计算的摊销费用小于税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可按会计确认的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不进行纳税调整。
附: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八条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如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贵行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不低于3年,符合税法规定,不存在税会差异,不涉及纳税调整。
⑼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资产经受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所能延续使用的时间确定的。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9)租赁用固定资产摊销几年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
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⑽ 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能否计提折旧
需要。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由于在租赁期里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该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因此承租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且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财税[2005]165号第六条:一般纳税人注销时存货及留抵税额处理问题
一般纳税人注销或被取消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
因此,融资租赁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一般纳税人撤销后,其进项税额不予以退回。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
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恰恰相反: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折旧方法
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乘以预计使用的工作总量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当月行驶30000公里,要求计算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月折旧额=30000×0.1=3000元。
如今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