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摊销 再计算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下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 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当月停止折旧 这不仅仅适用于外购的资产吧
㈡ 无形资产的减值和摊销各是多少
分析:抄2013年无形资产摊销额 205/10=20.5
2013年无形资产历史成本 205-20.5=84.5
2013年无形资产可变现净值 80
2013年无形资产减值是 84.5-80=4.5
㈢ 无形资产减值该怎么计提摊销
先摊销
再计算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下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
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当月停止折旧
这不仅仅适用于外购的资产吧
㈣ 无形资产当年发生减值,当年摊销吗
如果是当年年度月底。
不摊销。隔年摊销。
实际中基本不会遇到这种状况。
遇到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摊销时间。因为减值的发生和确认减值并不是瞬时的,一般会有一段时间的幅度来调整摊销的具体月份。
㈤ 12月31日出售的无形资产,当月是否还摊销 12月31日发生减值的无形资产,12月按减值前还是减值后摊销
当月出售的无形资产当月计提摊销。
12月份的先按原账面值计提摊销,然后再确认减值准备的金额。
㈥ 在审计中如何看出无形资产摊销,减值有问题
摊销的话,获取入账时的原值以及预计的可使用年限,自己测算每专年应当摊销多少,与企业属实际摊销金额相比,看是否有差异
减值的话,就看现在这个无形资产还能否给企业带来收益,估算能带来多少收益,再比较企业账上的无形资产净值
㈦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
一、固定资来产,是源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
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二、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
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
转移或者分离。
四、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
㈧ 关于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和减值准备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1)计算抄2005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账户的袭余额。 (2)计算该无形资产摊销的2005年度纳税调整额。解:(1)2003年至2004年该无形资产年摊销额=1000÷10=100万元则2003,2004年度每年摊销额为 100 计划200万 与税法一致 2005年度会计上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额=(1000-200-150)÷8=81。25万元2005年12月31日该账户的余额=1000-100-100-81。25= 718。75 万元 (2)2005年度按税法规定的摊销=1000÷10=100万元 税法的余额为1000-3000=700该无形资产摊销的2005年度纳税调整额100-81。25
㈨ 无形资产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影响无形资产的摊销对吗
无形资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会影响无形资产摊销的。
无形资产摊销=(成本-减值准备-已摊销)/剩余摊销时间
假设一项无形资产成本为150万元,按10年摊销,已经摊销了30万元,而发生减值20万元,
那应该摊销=(150-30-20)/8=12.5万元
要是 没有发生减值的话,
摊销额=(150-30)/8=15万元,或者=150/10=15万元
所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会影响摊销额,
有的还有可能改变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比如新技术的出现,原预计10,现在可能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只能使用5年就本淘汰了。
㈩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下一年末摊销额怎么算
16年年末资产减值后账面价值为378万,已经使用年限为4年8个月,剩余使用年限内为5年4个月,17年计提摊销额容378*12/(5*12+4)=70.875万元
17年末账面价值为378-70.875=307.1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