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里固定资产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谢谢
正常是越多越好,因为固定资产多,说明公司的财力雄厚,规模庞大。公司估值大,也能吸回引外部投资。答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固定资产过多,也会造成公司流动资金不足,对公司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既然已经是上市公司,那就需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有及时了解自身的实力,才能在决策时有所依据。
“行政行家”一款专门针对固资管理设计的软件,可以对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可以清晰看到资产的概况,包括资产信息、资产净值,资产增长等等,方便管理者查看、分析、决策。
⑵ 初学者怎样学会看财务报表
第二十章才是财务报表,把前面都OK了,就可以看懂财务报表了~
不建议初学者就来看财务报表,看看最基本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就OK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第二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三章固定资产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
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第三节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
第六章无形资产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第八章资产减值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第三节资产组减值的处理
第四节商誉减值的处理
第九章金融资产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分类
第二节金融资产的计量
第三节金融资产的减值
第十章股份支付
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
第二节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第一节长期负债
第二节借款费用
第十二章债务重组
第一节债务重组方式
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
第二节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原则的应用
第十四章收入
第一节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第二节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第十五章政府补助
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
第二节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
第十六章所得税
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第二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十七章外币折算
第一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第二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第二节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第十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节资产负倩表日后事项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第二十章财务报表
第一节财务报告的构成
第二节合并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合并利润表
第四节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⑶ 怎么从报表中看公司的研发投入是多少是在无形资产中吗
是在无形资产中。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核算是对于核算企业内部开发的无形资回产进行核算,需要答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财务报表无形资产的计量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获取的无形资产相关信息基础上,根据被评估无形资产或者类似无形资产的历史实施情况及未来应用前景,结合无形资产实施或者拟实施企业经营状况,重点分析无形资产经济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
2、合理估算无形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合理区分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所获得收益,分析与之有关的预期变动、收益期限,与收益有关的成本费用、配套资产、现金流量、风险因素。
3、保持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
4、根据无形资产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合理估算折现率,无形资产折现率应当区别于企业或者其他资产折现率。
⑷ 我需要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 ,那位提供一下啊
我帮您再上学吧网站上下载了一个,不惧代表性,详细了解可上网站浏览下载
一、资产的初步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列示的企业资产,代表了该企业的投资规模。资产越多表明企业可以用来赚取收益的资源越多,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财产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产总是越多越好。资产并不代表收益能力,也不代表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只是代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多少。
1、货币资金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营的需要、预防的需要和投机的需要。企业持有过多 货币资金,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持有过少的货币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并且会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货币资金过多和过少,都会对扩大股东财富产生不利 的影响。
2、短期投资
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成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项目金额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项目金额为短期投资净值。“短期投资净值”项目反映短期投资的市场价值。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反映短期投资的净额,而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放在“资产减值明细表”中报告。
3、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净额;“其他应收款”反映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净额。“坏账准备”项目是“应收账款”项目和“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抵减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尚未抵消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项目和“其他应收款”项目的合计,减“坏账准备”项目后的余额是应收款项净额。
应收款项增长较大,应当分析其原因。一般说来,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三个:
一是销售增加引起应收账款的自然增加;
二是客户故意拖延付款;
三是企业为扩大销售适当放宽信用标准,造成应收账款增加。
4、存货
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项目反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项目减“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的余额为“存货净额”项目,反映存货资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资产分为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规模的变动取决于各类存货的规模和变动情况。
5、其他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指除流动资产各项目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通常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当其他流动资产数额较大时,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6、长期投资
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长期投资的项目有以下几个:
(1)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不含1年)以上的各种股权性投资的价值;
(2)“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在1年内不能变现或不 准备变现的债务和其他债权投资的本金利息和尚未摊销的溢折价金额。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4)“长期投资净值”项目反映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和“长期债权投资”项目的合计数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后的余额填列。
7、固定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价值是通过以下项目反映的:“固 定资产”项目反映报告期末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工程物资”项目反映各种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企 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转入清理的资产价值及在清理中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将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纳入固 定资产总额中,是因为它们具有固定资产的特点。
影响固定资产净值升降的直接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变动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8、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在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无形资产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通过以下3个项目反映。
(1)“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3)“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
9、递延税款借项
递延税款借项项目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该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大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二、负债的初步分析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项目。
流动负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二是到期必须用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偿还。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企业的长期负债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除长期应付债券按公允价值入帐外,其他长期负债一般直接按负债发生时的实际金额记帐。
3、递延税款贷项
“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与递延借项不同的是“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小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与“递延税款借项”项目正好相反。
三、股东权益的初步分析
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以股东权益的形式表示。
1、股本
股本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筹资形成的资本。股份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和股份总数的范围内发行股票,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为股本。一般情况下,股本相对固定不变,企业股本不得随意变动,如有增减变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构成股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属于股东的权益,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股票溢价;二是资本本身的增值。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列示,表示会计期期末资本公积的余额。
3、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累计留利。主要包括三部分。
(1)法定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
(3)法定公益金。
盈余公积按实际提取数计价,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会计期期末盈余公积的余额。
4、未分配利润
从数量上来说,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出利润后的余额。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如果是尚
⑸ 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中具体包括哪几项包括长期待摊费用吗
无形资产在报表中填列公式为无形资产原值-累计摊销
有长期待摊科目。
新准则取消预提和待摊科目。
⑹ 财务报表中为什么不包括内部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抄有实物形态而能袭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事业单位购人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人账价值。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人账价值。
⑺ 本期减少无形资产摊销后剩余值对应财务报表哪个数字
剩余值对应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
摊销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数据减少,"本年利润"贷方余额减少,同时损益表的“管理费用”增大,“净利润”减少。
⑻ 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的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资产负债表的初步分析,对于具有会计知识的报表使用人来说,阅读并理解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含义并不困难。主要的问题是掌握阅读的顺序,以及把比较、解释和调整结合起来,获得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初步印象,为进一步分析建立基础。
(一)资产的初步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列示的企业资产,代表了该企业的投资规模。资产越多表明企业可以用来赚取收益的资源越多,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财产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产总是越多越好。资产并不代表收益能力,也不代表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只是代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多少。
1、货币资金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营的需要、预防的需要和投机的需要。企业持有过多 货币资金,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持有过少的货币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并且会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货币资金过多和过少,都会对扩大股东财富产生不利 的影响。
2、短期投资 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成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项目金额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项目金额为短期投资净值。“短期投资净值”项目反映短期投资的市场价值。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反映短期投资的净额,而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放在“资产减值明细表”中报告。
3、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净额;“其他应收款”反映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净额。“坏账准备”项目是“应收账款”项目和“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抵减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尚未抵消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项目和“其他应收款”项目的合计,减“坏账准备”项目后的余额是应收款项净额。
应收款项增长较大,应当分析其原因。一般说来,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三个: 一是销售增加引起应收账款的自然增加; 二是客户故意拖延付款; 三是企业为扩大销售适当放宽信用标准,造成应收账款增加。
4、存货 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项目反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项目减“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的余额为“存货净额”项目,反映存货资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资产分为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规模的变动取决于各类存货的规模和变动情况。
5、其他流动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指除流动资产各项目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通常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当其他流动资产数额较大时,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6、长期投资 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长期投资的项目有以下几个:
(1)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不含1年)以上的各种股权性投资的价值;
(2)“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在1年内不能变现或不 准备变现的债务和其他债权投资的本金利息和尚未摊销的溢折价金额。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4)“长期投资净值”项目反映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和“长期债权投资”项目的合计数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后的余额填列。
7、固定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价值是通过以下项目反映的:“固 定资产”项目反映报告期末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工程物资”项目反映各种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企 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转入清理的资产价值及在清理中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将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纳入固 定资产总额中,是因为它们具有固定资产的特点。 影响固定资产净值升降的直接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变动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8、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在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无形资产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通过以下3个项目反映。 (1)“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3)“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
9、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借项项目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该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大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二)负债的初步分析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项目。 流动负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二是到期必须用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偿还。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企业的长期负债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除长期应付债券按公允价值入帐外,其他长期负债一般直接按负债发生时的实际金额记帐。 3、递延税款贷项 “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与递延借项不同的是“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小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与“递延税款借项”项目正好相反。
(三)股东权益的初步分析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以股东权益的形式表示。 1、股本 股本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筹资形成的资本。股份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和股份总数的范围内发行股票,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为股本。一般情况下,股本相对固定不变,企业股本不得随意变动,如有增减变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构成股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属于股东的权益,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股票溢价;二是资本本身的增值。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列示,表示会计期期末资本公积的余额。 3、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累计留利。主要包括三部分。 (1)法定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 (3)法定公益金。 盈余公积按实际提取数计价,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会计期期末盈余公积的余额。 4、未分配利润 从数量上来说,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出利润后的余额。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如果是尚 利润表的初步分析 利润表的初步分析可以分为净利润形成分析和利润分配分析两个部分。
一)净利润形成的初步分析净利润的形成过程,反映在利润表的上半部分。它包括四个步骤:主营业务利润的形成、营业利润的形成、利润总额的形成和净利润的形成。在进行分析时,一般应与会计核算的综合过程相反,从净利润开始,逐步寻找净利润形成和变动的原因。 在分析上述利润形成各步骤时,应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报表粉饰问题。报表粉饰的主要途径有: (1)提前确认收入,例如提前开具销售发票、滥用完工百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等; (2)延后确认收入,例如不及时确认已实现收入等; (3)制造收入事项,例如年底虚作销售并在第二年退货、利用一个子公司出售给第三方而后由另一子公司购回以避免合并抵消等; (4)不当的费用资本化;例如将不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处理、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等; (5)递延当期费用,例如广告费用跨期分摊、开办费和递延资产摊销期变动等; (6)潜亏挂帐,例如少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报废的存货不在账面上注销、不良资产挂帐、高估存货价值、少计折旧、不及时确认负债等: (7)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例如托管、经管、转嫁费用负担、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 (8)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例如出售、转让和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 (9)变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10)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1)改变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等。 为了发现报表粉饰的线索,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2) 公司管理当局对审计报告的解释性说明或保留意见的说明; (3)会计报表附注中关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披露、关联方交易的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等。 此外,连续观察若干年度的财务报表,也有助于发现报表粉饰情况。 (二)利润分配的初步分析利润分配的过程及结果反映在利润表的下半部分。 该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衔接,因此可以把利润表看成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注释。 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净利润数字,经扣除历年累计分配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历年累计盈余-历年累计分配 =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本年利润分配历年累计盈余的来源包括经营损益、投资损益、筹资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历年累计分配包括分给股东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和转增资本等。未分配利润是两者的差额,代表着可供以后向股东分配红利的盈余。
初步分析的方法
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总量指标差额比较和结构百分比比较。
⑼ 目前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有哪些并说明其计量属性
无形资产是当月原则:即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是下月原则:即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计提折旧;即当月减少当月照样计提折旧,下月不计提折旧;
⑽ 财务报表中无形资产的计算,题目如下,答案是500怎么算出的
负债=2000×1.5=3000
有形资产=3000÷0.67≈4477
资产=2000+3000=5000
无形资产=5000-447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