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区别
一、中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别
rule based vs principle based
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目前的US GAAP共168号(新旧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 income)概念。(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 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comprehensive income 就是用来反映未来利润的。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可以这样总结,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是从损益满计观向资本保全管转变,反映自从萨班斯法案以来国际财务界重视资产计价的趋势(典型地,如捐赠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表,不再进资本公积。目前资本公积科目得到了净化,只含“股本溢价”和“其它”两个明细);二是资产计价将存在两种模式:成本模式(cost value)和公允价值模式(fair value);三是反映未来信息的新趋势(典型地,comprehensive income)。
二、美国会计准则总体介绍
(一)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织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ICPA);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
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GASB)。
由于美国政府较少干预经济以及美国会计界的强大,美国的会计准则基本上由民间机构制定。
(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成
会计研究公报(AICPA/CPA/ARB,1939-1959,51)
会计准则委员会意见(AICPA/APB,1959-1973,31)
财务会计准则声明(FASB/SFAS,1973-,1-168)(这也是本文着重介绍的,Statement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168)
财务会计概念(FASB/SFAC1-7)
技术公报(FASB/TB)
FASB紧急问题任务组(FASB,EITF)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立场阐述(AcSEC/SOP)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系列公告(SEC ASR)
值得庆幸的是,09年6月美国会计准则的效力层次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most authoritative”和“Least authoritative”两个层次调整为“authoritative”和“non-authoritative”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原来纷繁的条款(包括权威性强的和权威性弱的),现在就只有权威性或非权威性两种。而authoritative只包括两个:FASB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和 Rules and interpretive releases of the SEC是有权威性的。
三、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一)会计要素
从中可以看出,US更注重提供“所有者收入”和“收入”的比较。另外,较中国,还有三个概念: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利得(gain)、损失(Loss)。
综合收益的概念在前一篇文中已经有指出,中国的解释性公告中也将这一项填在利润表之后。在此,详细谈一下gain/loss。
利得和损失其实在我国的过去的准则中主要就是两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和投资收益。Gain 和Loss可以进 Income Statement ,也可以进Balance Sheet。如果是realized,通常进Income Statement,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失;如果是unrealized,一般就进Balance Sheet,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资本公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等。
(二)计量属性
PRC GAAP: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US GAAP:为在概念框架中明确,但又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
(三)财务报告体系
PRC:01表、02表、03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附注;
US: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综合收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
(三)信息披露时间
PRC: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半年报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第一季度的季度报告披露事件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
US:10-k 90天内(比中国时间短);
10-Q 45天内(比中国短);
8-K 重大问题公告 15天。
注意:SEC要求上市公司编报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②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区别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摘 要:文章从中美会计制度产生的环境基础入手,对两国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会计 会计制度 一、中美会计制度不同的环境基础
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由于受经济发达程度、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会计制度都存在很大差异。一般虽然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但无论是美国的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都只涉及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没有会计记录的相关规范,也就是不涉及会计科目设置及相关会计事项分录的内容,而在我国,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只能通过统一企业会计制度,把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统一和规范,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同时,就中美两国看,从会计属性、会计目标设置、会计核算的侧重点、会计核算的灵活性、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企业的预算编制、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些都最终反映了两国的会计准则也有所不同。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会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并为许多国家所效仿,除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在形式上具有独立性,在内容上具有兼容性,在程序上具有完整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把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软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金融风险与会计信息、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地位等问题上,在会计研究方法上以实证会计研究为重点。我国虽然已走出了过去主要局限于对会计本质、职能、任务等方面的研究模式,开始讨论会计准则目标、原则等问题,但同国外的会计理论研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些理论问题确实还有待解决,如会计信息使用者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会计准则有哪些局限性,会计和会计准则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为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中美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同
在会计目标设置上,美国企业会计人员有自己工作的目标,其中既包括对外的财务会计目标,还包括供内部决策使用的管理会计目标;而在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则较少采用精确的定量设置,只采用定性方式来表达,即使在会计准则中也未明确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目标。
在企业预算的编制上,由于受中美文化环境对时间的取向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多数中国人更倾向于面向过去,而多数美国人则倾向于迎接未来。这反映在企业预算编制上,美国公司将预算看成是真实而必要的,在
在审计监控方面,美国的审计业十分发达,企业中都有十分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他们把职员的遵规守矩归于有这种监控制度的存在;而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其审计的范围只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效益审计和业务审计。
三、中美会计准则的不同
首先,从会计准则理论框架比较,中美两国都从会计目标出发来构建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用途,为会计准则的建立指明方向,为会计要素的构建、财务报告的设计找到依据。但同美国会计理论结构相比,我国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主要有两点不同:(1)我国把会计质量特征分成两个层次,即信息的质量要求和管理决策的质量层次,决策的质量取决于信息的质量,而美国会计理论结构把可靠性和相关性作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2)我国的会计理论结构把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会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联结部分,而美国则未将其纳入框架结构。
其次,从会计准则模式比较,由于中美两国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实施的经济政策有别,因而其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出发点和会计模式也就不会相同。
四、中美会计要素的不同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简称。在会计要素方面,美国与我国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美国有10个会计要素,而中国只有6个。
首先,涉及权益的要素不同。如我国“权益”一个要素,而美国仅涉及权益的要素就有“权益”、“业主投资”、“业主利得”三个。原因是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权益业务和事项不仅数量多,而且十分复杂,通过增设“业主投资”和“业主利得”两个要素,将会提供更为详细的权益信息。但由于我国涉及业主和业主利得的经济业务不多,也不复杂,且业主利得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支付股利支出的现金项目”)和损益表反映出来,故没有将其纳入会计要素。
第三,资产核算比较。从总体上看,对于资产项目的核算,中美的差异很小,如果说要有差异的话,也只是由于会计理论框架差别的延伸所致。
第四,会计报表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和美国FASB都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但其内容上仍有差异。
③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比较
根据IAS38无形资产的定义,本准则规范的无形资产仅指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具有不可辨认性的商誉。
④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比较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 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
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
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
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⑤ 以《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例,对比我国美国和国际财务报准则这间的差异
2013年专利权的摊销抄
借:销售费用
90000/10*11/12
贷:累计摊销
90000/10*11/12
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不再计提。2013年是11个月。
报废无形资产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90000—90000/10/12*(11+12*3)
累计摊销
90000/10/12*(11+12*3)
贷:无形资产
90000
摊销的时间为2010、2011、2012的全年和2013的11个月
所以,2013年因该专利权的摊销和报废对公司的利润总额=90000/10*11/12+90000-90000/10/12*(11+12*3)]=63000
⑥ 比较中外会计准则差异案例有哪些
完美世界和掌趣科技一样,主营业务都是游戏开发和代理,因此他们的会计报表具有很多的可比性;
掌趣科技是在国内上市,因此采用的是国内的会计准则,完美世界所采用的是美国的会计准则,通过这二者财务报表的对比,能够较清楚地展示出两种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本文想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两种会计准则之间的具体差异。
二、具体差异
1.固定资产
1.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
中国的会计准则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美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两个公司都采用了年限平均法,但是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不相同。掌趣科技的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20-50年,办公及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完美世界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为33-45年,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为4年。
1.3即将处置的固定资产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相应折旧;而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当全部处置。若剩余使用年限大于1年,在处置前提足折旧。若剩余使用年限小于1年,继续计提相应的折旧。当部分处置。若剩余使用年限大于1年且净值大于l万美元,在处置前提足折旧。否则,继续计提相应的折旧。
1.4利息资本化费用
掌趣科技披露说明,符合资本化条件借款利息费用就资本化。完美世界披露说明,当项目预算金额大于两百万美元且建设期大于1年时:符合资本化条件借款利息费用+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否则,不计算资本化利息。
2.商誉的减值测试:
完美世界在年报中披露:“Goodwill is not depreciated or amortized but is tested for impairment on an annual basis every November 30, and in between annual tests when an event occurs or circumstances change that could indicate that the asset might be impaired. Commencing in September 2011,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SB revised guidance on ‘Testing of Goodwill for
Impairment,’ a company first has the option to assess qualitative factors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more likely than not that the fair value of a reporting unit is less than its carrying amount. If the company decides, as a result of it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that it ismore-likely-than-not that the fair value of a reporting unit is less than its carrying amount,the quantitative impairment test is mandatory. Otherwise, no further testing is required.
The quantitative impairment test consist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fair value of each reporting unit with its carrying amount, including goodwill. If the carrying amount of each reportingunit exceeds its fair value, an impairment charge equal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lied fair value of the reporting unit’s goodwill and the carrying amount of goodwill will be
recorded.”
主要是反映了,若包含商誉的同一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不需做减值;反之,再比较商誉的内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二者差异计入当期减值损失。
掌趣科技在年报中披露:“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主要反映了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再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4. 所得税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先确认,再判断可实现性。而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概率低于50,(含50,)时,则计算估价准备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使其净额反映可收回的金额。一个企业应将所有暂时性差异、营业亏损以及税款抵减以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在借方的情况下,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除特别限制外,要求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5.收入的确认:
完美世界:更多专门指导,尤其是关于专门问题和行业的特别应用(如软件业收入确认,应收账款不确定的收入确认,有退回权的收入确认,不动产问题,特许权销售等)。此外,上市公司必须遵循由SEC提供的更为详尽的规定的指南。具体以Online game operation revenues和Client-based online PC games说明,可以从披露的详细内容看出美国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更谨慎。
⑦ 中国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区别
众所周知,美国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是不太相同的,因此对于有中国会计基础的AICPA考生来说,则必须区分这些不同之处。高顿小编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美国会计的基本内容。
美国证券市场极为发达,保护证券(股票和债券)投资者的利益是美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出发点和总目标,而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以维护这些投资人的利益为前提。
(一)会计的基本理论
1.理论上未将稳健主义确定为会计原则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FASB概念公告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中,没有确立稳健原则,也没有将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和第二层次特征。这表明FASB对此持中立态度,它认为:(1)稳健主义是财务报告时应持的态度,而并不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2)一方面它认为稳健主义有其地位,另一方面又与其他一些重要的特征相矛盾,因而“应用这一惯例时要谨慎从事”;一方面强调一贯少报利润会自讨苦吃,另一方面又认为非审慎地编制的报告并不会比稳健好。(3)稳健主义是一项惯例,而不是一项基本原则,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惯例没有强制性,而原则却是不可违背的。
2.不强求会计术语用词的统一
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对会计实务进行的是原则性规范,各公司的具体会计处理有一定的灵活性,FASB并未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表格式,因此,各企业之间的会计名词术语和报表格式有着一定的差异。
(二)主要会计方法
美国的会计管理反映了对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以及实现原则等传统观念的遵循。
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在清理前,其账面价值几乎从未在重估或价格变动的基础上有所增减,但出于稳健考虑,根SFAS第121号《长期资产减值和长期资产清理会计》,可将价值降低到公允市价。
2.存货
存货一般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计价,其中成本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但后进先出法运用得最为普遍。而市价值的计价则是重置成本,其上限为可变现净值,下限为可变现净值减合理的利润。
3.研究开发费用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在美国采用的是稳健的做法,即全部支出都必须在当期予以注销。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研究开发涉及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一项支出与未来利益之间的因果联系难以确定。
4.租赁业务
美国对租赁业务的会计计量强调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当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联系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承租人时,该项租赁应确认为资产的购置(融资租赁)。
5.所得税会计
由于会计处理规则和税法计算口径不一,存在永久性差别和时间性差异。
6.投资
7.商誉
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但规定商誉不必进行摊销,而且每年必须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损测试,在特殊情况下,要求进行基准评估。
(三)报告体系
美国的财务报告是阳光下的报告,上市公司所要求的会计披露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这是保护投资者和稳定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公司要向社会筹集、发行股票、债券,则财务报表一定要向社会公布,因此必然经过审计。一家美国大型公司典型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1)管理部门报告;(2)独立审计师报告;(3)主要财务报表(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4)管理部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和分析;(5)财务报表的注释;(6)五年或十年选择财务数据的比较;(7)有选择的季度财务资料。
(四)合并会计实务
美国是提倡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的先锋,基于对投资者决策信息的需求,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并报表成为普遍要求,且不要求提供母公司单独的财务报表。然而,对于债权人而言,各公司独立的财务报表显然优于合并财务报表,从中也不难领略美国会计面向投资者的良苦用心。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允许企业采用两种会计方法: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大多数企业采用购买法进行合并,也有相当一部分(约1/5)企业合并在满足权威性文献所规定的条件下,按照权益集合法进行会计处理。1999年,FASB宣布要取消权益集合法,SEC也支持这种立场。
⑧ 会计制度的中美制度差异
IFRS、US GAAP差异
1.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上, IFRS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US GAAP规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2.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上, IFRS规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3.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上, 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4.在工比例无法确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规定成本收回法。US GAAP规定合同完工法。
5.在报告分部的基础上,IFRS规定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US GAAP规定根据公司内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行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6.在广场、厂房及设备的计量基础上,IFRS规定可以使用重估价或历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价计量﹐会根据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之后的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列示。US GAAP规定通常要求使用历史成本。
7.在辞退福利上,IFRS规定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US GAAP规定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
8.在确认与既定福利相关的过去服务的成本上,IFRS规定立即确认。US GAAP规定在剩余服务年限或生命期间摊销。
9.在设定受益计划中﹐最小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上,IFRS规定没有最小的要求。US GAAP规定应确认的负债金额最小为未注资的累积福利义务。
10.在养老金资产确认上的限制上,IFRS规定确认的养老金资产不能超过未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精算损失以及从该计划返还资金或减少对计划的未来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之总净额。US GAAP规定对确认的金额没有这样的限制。
11.在确认缩减利得的时间上,IFRS规定当有关企业有明确表示将福利计划缩减﹐且已经对外宣布时﹐确认缩减利得和损失。US GAAP规定直到相关雇员被辞退或计划被终止或修订时﹐确认缩减利得﹐时间可能在明确表示和宣布之后。
12.在福利计划缩减产生的损益的计量上,IFRS规定缩减利得或损失包括设定受益义务现值上的改变;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上的任何改变;以前未予确认的任何相关精算利得和损失、因应用过渡条款而未确认的金额和过去服务成本的份额。US GAAP规定虽然未确认精算利得或损失要按未确认过渡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冲销﹐但过渡期后的未确认精算利得和损失并不受计划缩减的影响。
13.在需要相当时间完成的资产的借款成本上,IFRS规定资本化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US GAAP规定必须采用资本化的政策。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成本的类型上,IFRS规定包括利息、某些辅助成本和作为利息调整的折算差额。US GAAP规定通常只包括利息。
14.在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的暂时性投资收益上,IFRS规定抵减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US GAAP规定一般不抵减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15.在投资者和联营企业会计政策不同上,IFRS规定必须统一会计政策。US GAAP规定对统一会计政策没有要求。
16.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经营实体的财务报表调整上,IFRS规定在折算之前使用一般物价水平指数调整。US GAAP规定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经营的实体必须使用母公司的功能货币(而不是其处于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货币)编制其财务报表。
17.在合营企业的投资上,IFRS规定允许使用权益法或比例合并法。US GAAP规定通常使用权益法(建造和油气行业除外)。
18.在发行者对可转换债券工具的分类上,IFRS规定在发行时将可转换债券工具分为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列报。US GAAP规定将整个工具全部作为负债。
19.在中期报告——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IFRS规定中期是一个任意的报告期间(附有某些例外)。US GAAP规定中期是全年的一部分(附有某些例外)。
20.在减值迹象上,IFRS规定当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必须进行详细的减值计算﹐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资产的使用价值(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和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的较高者则发生减值。US GAAP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总额(不需要折现)﹐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则必须进行详细的减值计算。
21.在减值损失的计量上,IFRS规定基于可收回金额(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的较高者)。US GAAP规定基于公允价值。
22.在资产剩余价值的计量上,IFRS规定在假定资产已经使用完毕﹐且符合其使用年限结束时的预期状况的情况下﹐以资产目前的净销售价格计量。US GAAP规定通常是资产未来处置时预期收入的折现值。
23.在商誉减值测试的层次上,IFRS规定现金产出单元或一组现金产出单元。其代表了出于企业内部管理目的而对商誉做出监察的最低组织层次﹐其不能大于一个业务或地区分部。US GAAP规定报告单位——业务分部或组织内的更低一个层次。在商誉减值的计算上,IFRS规定一步法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和使用价值的较高者)和其账面价值。US GAAP规定两步法:比较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和其包括商誉在内的账面价值;如果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没有减值(不需要进行第二步);比较商誉的内含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在不可确定年限的无形资产的减值上,IFRS规定商誉和其他不可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包括在现金产出单元中﹐对现金产出单元进行减值测试。US GAAP规定商誉包括在现金产出单元中﹐其他不可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则作单独测试。
24.在减值损失的转回上,IFRS规定如果满足一定的标准﹐减值损失应转回﹐但商誉的减值损失不可转回。US GAAP规定减值损失不可转回。
25.在准备的计量上,IFRS规定清算债务的最佳估计﹐通常采用预期价值法﹐并要求采用折现的方法。US GAAP规定清算债务可能发生数的较低值﹐某些准备不需要折现。在购买研制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的后续支出上,IFRS规定如果满足开发的定义则资本化。US GAAP规定费用化。
26.在无形资产的重估上,IFRS规定只有当无形资产有活跃的市场进行交易﹐才可以进行重估。US GAAP规定通常不可以重估。
27.在对非上市权益工具的投资上,IFRS规定如果可以可靠地计量﹐则按公允价值计量﹐否则按成本计量。US GAAP规定按成本计量。在金融工具重新划入或划出为交易而持有的类别上,IFRS规定不可以。US GAAP规定如果将有关资产转入为获取短期盈利的投资组合中﹐该金融工具应从可供出售的类别划入为交易而持有的类别。但是不可以从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入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28.在应付和应收不同方的金额的抵消上,IFRS规定如果存在法律上的抵消合约﹐可以抵消。US GAAP规定不可以抵消。
29.在减值损失的后续转回上,IFRS规定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对于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日金融工具(HTM)和可供出售(AFS)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需要转回。US GAAP规定对HTM和AFS﹐禁止转回减值损失。
30.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基础上,IFRS规定可采用成本-折旧-减值模型或公允价值模型﹐而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US GAAP规定通常要求采用历史成本法﹐同时提取折旧和减值。
31.在农业产品、牲畜、果品和林产品的计量基础上,IFRS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入损益;US GAAP规定通常采用历史成本﹐然而﹐已收割的及待售的农产品和牲畜会按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核算。
32.在保险合同中的嵌入衍生工具上,IFRS规定当嵌入衍生工具的特征和风险与主合同没有紧密关系及其价值与保险合同的价值有相互关系时则不需要单独列示﹐并作为衍生工具核算。US GAAP规定这样的衍生工具必须单独予以核算。在最初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时的计量上,IFRS规定累积的汇兑差额保留在权益中。US GAAP规定累积的汇兑差额从权益中重新分配到持有待售资产的价值中。
33.在终止经营的定义上,IFRS规定业务或地区报告分部或其主要组成部分。US GAAP规定报告分部、经营分部、报告单位、子公司、或一组资产(比在B的定义较少限制)。在终止经营的列报上,IFRS规定终止经营的税后损益应在收益表上列报。US GAAP规定终止经营的税前和税后损益应在收益表上列报。
⑨ 中美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的差异
一、 固定资产的确认二、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我国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是指在会计处理中认定为固定资产科目, 需要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计量, 同时固定资产又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国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以固定资产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时间作为标准,要求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 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利润。 另外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为1年以上, 从而界定固定资产是长期(超过一年) 存在的资产。 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设定标准。 这种定义和计量保证了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正常经营中需要的, 而且是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固定资产(长期资产) 的确认散见于很多准则中。 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 不动产、 厂房及设备只有当满足某一特定主体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或控制的, 能带来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应予确认的项目 必须具有货币属性这两个条件才可以确认。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并没有具体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 只要求发生的成本是直接相关于该资产, 相应成本就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 举例比较, 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 固定资产资本化利息是单独作为一个固定资产项目确认的, 而在我国, 通常是将其作为对应实物资产的一部分, 不单独列示。我国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依据交易付出成本计算。 该计量方式是有限度的遵循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的结果。 当企业新购入固定资产时, 其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和运输费、 装卸费、 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而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则是按照取得时的交易成本确认。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于不动产、 厂房及设备, 其原始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作为入账原则, 历史成本包括使资产达到预定状态和地点的成本, 和我国的规定基本相同。 同时将取得时的支出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当特定支出所产生的收益或效用仅限于本会计期的, 属于收益性支出, 列为当期费用, 计入本会计期损益。 对于支出所超过本会计期而使以后各会计期也受益的属于资本性支出, 进行资本化。樊俊茹(中铁一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300250)中美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相关内容比较分析摘要关键词随着我国众多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 他们需要依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进行账务处理或进行报表披露。 同时, 由于我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逐渐增多, 也需要我们对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报表编制进行了解, 这使我们研究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并同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成为必要。 选择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相当重要的固定资产作为探讨对象, 分别从固定资产的确认、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计提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处置5个方面探讨中美会计准则各自主要规定, 比较异同。固定资产; 中美会计准则; 内容比较西 部 财 会36财 务 与 会 计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中对各项固定资产的计量方式主要有: (1) 土地。 土地取得价格; 办理土地交易事项而发生的有关成本, 如房地产佣金和法律费用; 为使土地达到可使用状态而发生的有关成本; 土地改良成本, 仅限于具有永久性的土地改良工程。 (2) 房屋建筑物。 房屋建筑物取得的成本包括买价或建造成本以及有关费用, 房屋建筑物成本与土地成本的区分非常重要。 如购买土地是作为建新房用地基, 则为使土地达到作为地基使用的状态所花费的总成本(包括清除原有建筑物花费的成本) 应计入土地中。 相反, 为建造新房打地基而花费的挖掘费用应作为新房屋成本的一部分。 若房屋建筑是自行建造的, 则所有为完成房屋建筑而必要发生的成本均应包括在房屋成本中。 若房屋建筑是购入的, 则所有与购入相关的且与将来的收入相配比的成本均应该资本化。 承租人对承租物改良工程的账务处理, 按照租赁物改良工程的耐用年限或租赁有效期, 取其短者作为摊销标准。 出租人一般对承租人所做的租赁物改良工程不做记录。 (3) 机器和设备。 机器和设备的成本一般包括买价、 运费、 保险费、 保险、 关税、 仓储费用等使得其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所有必要支出,成本通过折旧分摊进受益。对于固定资产涉及的借款费用,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对于资本支出借款费用均已经发生和构建固定资产活动已经开始的条件下, 对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计入相应固定资产。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规定当利息费用是发生在构建固定资产期间, 并且是为构建活动产生的, 该期间发生的利息费用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另外, 笔者认为两准则基本相同的固定资产计量方式存在缺陷。 比如相邻地段的两处房产分别为两家持有方所有, 如果一处房产的持有方是很久以前从开发商处购入所得, 那么计量的成本会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和交易税金。相邻地段房产是被持有方最近通过转让获得, 那么该房产的计量基础就会是当前的交易价格和税金。 这就会造成内在性质和用途相近的固定资产由于取得时间和取得方式的不同导致两个持有方在会计报表中对外披露的资产价值完全不同, 可能差异很大。 这会混淆社会公众通过会计报表进行投资判断的概念, 是对会计准则作为一个社会统一的计量规范的统一性的削弱或者背离。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中最重要的处理是计提折旧, 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下, 在资产的使用期内将其成本合理进行分摊。 我国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允许使用的方法包含: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限总和法等。 我国会计准则将折旧年限的选取作为一种会计估计。 对于后续计量中, 我国会计准则引入了现值概念, 主要体现在未来预计净残值和弃置费用的使用, 均需要对其进行折现处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认为折旧是对资产成本扣除余值后在资产的使用寿命中合理的分配。 折旧只是一种摊销方法, 并不是一种会计估计。 会计主体可以选择合理的折旧期间和折旧方法, 同时允许使用年限总和法和余额递减法进行折旧计提。 对于两个准则中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中的减值准备比较在下节单独论述。我国的固定资产减值是在资产负债表日 存在能使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对于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从而形成市场或经济活动对资产价值的即时影响的反映。 我国会计准则中可回收金额是用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实际上反映了我国采纳公允价值的概念, 该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对当前市场和资产使用价值的估计基础上。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中规定, 当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应当对减值损失进行确认。 该公允价值的认定是对固定资产继续使用或处置带来的非折现现金流入的估计值。 该项规定和我国的准则规定是不同的。 关于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我国和美国都是不允许的。 即一经计提, 固定资产就会出现新的成本(原账面价值扣除减值准备) , 以后的折旧要按照新的成本进行计提。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并没有单独提出未来处置费用的概念, 但是笔者认为未来处置费用应当是考虑在公允价值之内的。我国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 转让、 报废的处理。 总的来说, 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交易税费后, 将其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处理是当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或不能预期从其处置中获取未来经济利益时, 应从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 美国对于固定资产处置的最终结果认定为利得或损失, 利得或损失应按净处置收入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确定。 对于处置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同样计入当期损益中。 不动产、 厂房及设备的处置方式通常有出售、 报废、 交换及非自愿性处置等。 因此, 固定资产的处置的处理我国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基本相同的。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在关于固定资产的处理三、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四、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五、 固定资产的处置六、 结论西 部 财 会37财 务 与 会 计Finance andAccounting 上, 我国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大体是一致的, 但是在细节规定上如固定资产的确认、 定义和减值准备的计提上存在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经济市场和我国市场不同造成的差异。 同时在研究中, 我们认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于固定资产准则背景和理解性的解释说明更多一些, 我国出台的准则较少向外公布制定准则时的情况介绍或者背景解释。鉴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 投资者在世界范围选择投资目标。 对会计信息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 财务信息的趋同能为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准则趋同会成为一种趋势, 但是由于中美双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差异, 在固定资产准则方面的部分差异可能会长期存在。参考文献〔 1〕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20 0 6 .〔 2〕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20 0 6 .〔 3〕F A S B.or g .a c c o u nt i ngs t a nd a r d sc od i f i c a t i on樊俊茹(19 7 9 -) , 女。 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 会计师, 现供职于中铁一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者简介责任编辑: 牛源动 态 与 信 息Status and Information西 部 财 会38财 务 与 会 计今年, 太白县财政局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筹措整合项目和资金, 为全县重点项目 建设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力促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田园农业1000万元。 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 整合项目资金,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产业, 增加效益。 二是生态休闲1000万元。 高标准规划, 高质量建设, 高强度实施生态休闲产业, 完善体系,创新营销, 全力打造西部慢城旅游文化。 三是环境整治1000万元。 在巩固“八大整治” 的基础上, 以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复审为抓手, 着力打造生态镇、 生态河、 生态区三大生态示范名片, 打响“美丽太白、 生态家园” 品牌。 四是绿化提升100 0万元。 按照森林围城、 围镇、 围村的要求, 专业化设计、 专业化实施绿化、 美化、 亮化工程,把太白建设成为山清水秀、 景色宜人的现代生态大家园。 五是城市基础建设10 0 0 万元。 围绕休闲街区、 商贸服务、 休闲新区、 重点镇功能, 提升城市综合体建设, 致力提升城市品位。 六是招商引资1000万元。 发挥资源和环境优势, 坚持选商理念, 围绕五大重点领域, 安排招商引资专项扶持资金, 促进招商引资项目 落地开工, 达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