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支付货款的时候,去掉零头支付的,这么做会计分录
支付货款的时候,去掉零头支付的会计分录:
支付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对于应付账款零头未付分录: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也就是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与关联方交易除外)。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它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账务处理
①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②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贷方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贰』 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无形资产的计价
1.对于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2.对于购入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3.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不得直接扣除,允许以摊销方式逐步扣除。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那么会计与税法规定是一致的。但本例中专利权开发支出跨年度,在不能确认是否能开发成功形成资产的情况下, 2002年发生的开发费用200万元仍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果2003年确认开发失败,不能形成资产,那么2003年的开发费用300万元可在税前列支,同时2002年发生的开发费用可以申报扣除,即在确定2003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可申报追加调减2002年度发生的开发费用200万元。
二、无形资产的捐赠与受赠
1.无形资产捐赠差异。税法规定,企业如果捐赠货物,应视同销售,需要缴纳增值税,若属于消费税的纳税范围,还需要缴纳消费税;如果捐赠的是不动产,还要缴纳营业税。由于捐赠无形资产不属于有偿转让,所以不缴纳营业税。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捐赠无形资产,只需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如果被捐无形资产已提减值准备,还应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将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如果捐赠无形资产符合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条件,按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如果不符合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条件,而是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则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时,作永久性差异的纳税调整。
2.接受无形资产捐赠差异。企业接受捐赠时,按应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缴所得税额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差额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并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在企业转让时,应按税法确认的应税所得额或清算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外资企业接受无形资产捐赠时,根据凭证的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银行存款”等科目。税法规定,外资企业不论接受货币性捐赠还是非货币性捐赠,都要作为当年收益,前者应一次性计入当年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者可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有余额时,再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年终时,企业应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该账户,按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缴的所得税或用以弥补亏损后的差额,计算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即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扣除应缴所得税后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
由于内外资企业接受无形资产捐赠的税法规定不同,因此,内外资企业接受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税法规定也不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内资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不得进行价值摊销(即其摊销额不得在税前扣除);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受赠无形资产入账后要进行价值摊销。这就形成了一项永久性差异,年终应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外资企业不论接受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还是其他非货币性资产捐赠,都可以进行价值摊销、计提折旧或结转成本,如果按税法与会计规定计算的金额不等,其差额为时间性差异。
土地使用权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其价值应按纳税人支付给国家或其他单位的出让金确认,但其价值摊销则受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限制约。税法规定摊销期不得短于使用期,纳税人只能按合同规定的使用期平均摊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法律、合同或企业申请书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而《企业会计制度》对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则规定其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税法与会计规定虽都以10年为界,不过一个是下限,一个是上限。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企业不论外购商誉还是自创商誉,均不得进行价值摊销,也就是说,即使会计处理进行了价值摊销,其摊销额也不得在税前扣除,要进行纳税调整。笔者认为从纳税筹划的角度考虑,在会计中,自创商誉不予确认为好,外购(合并)商誉也不宜高估。
四、无形资产的投资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对外投资的成本不得折旧或摊销,也不得作为投资当期费用直接扣除,但可以在转让、处置有关投资资产时,从取得的财产转让收入中减除,据以计算转让所得或损失。因此,企业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由无形资产转化为长期投资后,在投资期间不得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摊销。如果企业以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先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后,再按上述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因当初的研究开发费用已计入当期损益,没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予以确认,现在要将其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企业先要确认其入账价值,然后按确认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二是以当初按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对外投资,按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应先补交土地出让金,当然应该按实际支付额入账,基本不存在纳税筹划问题。
五、无形资产的转让
无形资产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转让使用权,二是转让所有权。在转让过程中,除了按转让合同金额双方计缴印花税,转让方还要按转让金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只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按转让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转让额计算的应缴营业税贷记“应交税费 (应交营业税)”科目,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转让所有权时,则按被转让无形资产的转让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提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摊余价值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对支付的相关费用和应缴营业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等,对转让净损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如果是以无形资产交换其他非货币性资产,印花税要按购销两份合同金额计缴。
无形资产转让方除了按转让金额计缴营业税,作为换回的货物,其入账金额中可能含有消费税,并视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及是存货还是固定资产,在价外或价内反映增值税额。对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在扣除无形资产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及被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时的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后,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转让之前,应充分考虑不同转让方式的企业税负,以求整体税负最轻、转让净收益最大。
『叁』 属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变化有哪些
(一)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为66个①,《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是60个,会计科目增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与《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相衔接,比如,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收股息”科目拆分为“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两个会计科目;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付利润” 科目拆分为“应付利息”和“应付利润”两个会计科目;增加了与生物资产相关的三个一级科目(“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增加了“预付账款”、“预收账款”、“递延收益”、“研发支出”等一级科目;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两个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取消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一级科目;删除了“资本公积”科目下的“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三个明细科目,只保留“资本(股本)溢价”一个明细科目等等。《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尽量减少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设置上的差异,以适应将来小企业发展壮大后采用《企业会计准则》时尽可能少的账务调整;另一方面,许多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多数都要参加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而目前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总体上采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二者会计科目设置上的尽量接近可以较好地兼顾“职称考试”与“会计工作实务”的关系。
(二)资产按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具体而言,即短期投资不需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不再计提坏账准备,存货也无需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资产的转让损失和呆账、坏账损失均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
(三)调整了存货类科目及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衔接
1.在科目设置上,《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各种材料和包装物合并到“材料”科目统一核算,并在附注中规定,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将与存货相关的会计科目分设为“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含“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分设)、“消耗性生物资产”等科目。
2.在核算方法上,《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核算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并设置了“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小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在附注中规定,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对材料的核算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并设置了“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对于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分金额大小均一次结转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以根据金额大小分次结转或一次结转。
(四)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
核算。
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考虑到小企业投资的情况比较少,出于简化核算的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单一的成本法核算,减轻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核算
难度。
(五)改变了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 处理
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处理,该科目下设两个明细科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会计期末,当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后,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接受捐赠资产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并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所
得税。
(六)明确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1.对与存货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规定:“经过1年期以上的制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存货的成本。”“前款所称借款费用,是指小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2.对于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中规定:在建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日应当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在应付利息日,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
“应付利息”等科目。
(七)对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作出了新的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了尽量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相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对于无形资产摊销,《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应按合同受益年限、法律规定年限孰低确定,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
(八)取消了“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相关核算内容应作如下处理:(1)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在新准则中归类到“周转材料”科目通过设置“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2)对于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的处理,按预付的金额分别计入有关成本或损益类科目。属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计入制造费用;属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计入销售费用。预付上述款项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九)增加了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的资本化处理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都是按费用化进行处理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反映小企业正在进行的无形资产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十)规范了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到底要当作当期费用还是可以分期摊销,《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三条对大修理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作了明确规定:“前款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大修理费用,应当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十一)规范了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职工薪酬的核算是通过“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两个总账科目核算的,且规定不尽明确,造成各企业核算口径不一。《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应付职工薪酬,是指小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小企业的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十二)缩小了“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资本公积”科目包括了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四项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即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直接作为营业收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或是被其他单位承担的应付款项,不再转入“资本公积”,而是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十三)简化了小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消除了与税法的差异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方面,不再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是要求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在收入计量方面,不再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而是要求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的金额。
(十四)规范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对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
《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收到、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小企业收到的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收到的用于补偿本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或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再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三、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忠告:尽快做到账制健全,争取享受税收优惠,降低税收成本
总的来说,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单易懂、规范实用、可操作性强。
由于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大批小企业由于会计核算不健全,而只能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税法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实行查账征收的小企业,才可以依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国家税法规定的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建议广大小企业以这次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培训为契机,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保全原始凭证和相关账簿。特别是对原会计核算不健全、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企业来说,会计核算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申请转为查账征收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降低税收成本;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可以提高对小企业的查账征收面,进一步规范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肆』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自19年开始,资产负债表做了调整要以最新版的准则规定填列哦!
资产负债表需填列“年初余额”(上年年末)和“期末余额”两栏。
填列方法(以总账为核心):
一、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1.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如 “短期借款”、“资本公积”等项目根据自己的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二、根据几个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1.“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期末借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期末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期末借方余额-“坏账准备”科目中相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预收款项”=“预收账款”明细期末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期末贷方余额
“收跟收,付跟付,资产管借方,负债管贷方”
应收账款:资产类,增加在借方,管借方明细
预收账款:负债类,增加在贷方,管贷方明细
2.“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末贷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期末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期末贷方余额
“预付款项”=“预付账款”明细期末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期末借方余额(如有坏账准备要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
3.“开发支出”
“开发支出”项目根据“研发支出”科目所属“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链接】问:根据“研发支出”科目所属“费用化支出”(期末已转入“管理费用”明细科目“研发费用”)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哪个项目?
答:利润表的“研发费用”项目。
三、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余额-“长期借款”明细账中“一年内到期的金额
四、根据有关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方法
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项目)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
2.“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项目)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货”=“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加,贷方为减)-“存货跌价准备”(不包括工程物资 )
【注意】以下三项不属于存货。
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2019年会计准测及教材,注意一些变化点:
1.工程物资现在应该在“在建工程”项目列示,不再单独设置工程物资项目。
2.“其他应收款”(新:范围变大)=“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期 末余额-坏账准备(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3.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项目
4.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伍』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何编制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
、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利润表计算公式如下:
网络网盘下载,自提,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内部讲义+解析音频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
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项目ITEM 货币资金Cash 短期投资Short term investments 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应收股利Dividend receivable 应收利息Interest receivable 应收帐款Accounts receivable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 预付帐款Accounts prepaid 期货保证金Future guarantee 应收补贴款Allowance receivable 应收出口退税Export drawback receivable 存货Inventories 其中:原材料Including:Raw materials 产成品(库存商品)Finished goods 待摊费用Prepaid and deferred expenses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Unsettled G/L on current assets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Long-term debenture investment falling e in a yaear 其他流动资产Other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合计Total current assets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Including long term equity investment 长期债权投资Long term securities investment *合并价差Incorporating price difference 长期投资合计Total long-term investment 固定资产原价Fixed assets-cost 减:累计折旧Less:Accumulated Dpreciation 固定资产净值Fixed assets-net value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Less:Impairment of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净额Net value of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清理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工程物资Project material 在建工程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Unsettled G/L on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合计Total tangible assets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其中:土地使用权Including and use rights 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Deferred assets 其中:固定资产修理Including:Fixed assets repair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Improvement expenditure of fixed assets 其他长期资产Other long term assets 其中:特准储备物资Among it:Specially approved reserving materials 无形及其他资产合计Total intangible assets and other assets 递延税款借项Deferred assets debits 资产总计Total Assets 货币资金Cash 短期投资Short term investments 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应收股利Dividend receivable 应收利息Interest receivable 应收帐款Accounts receivable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 预付帐款Accounts prepaid 期货保证金Future guarantee 应收补贴款Allowance receivable 应收出口退税Export drawback receivable 存货Inventories 其中:原材料Including:Raw materials 产成品(库存商品)Finished goods 待摊费用Prepaid and deferred expenses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Unsettled G/L on current assets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Long-term debenture investment falling e in a yaear 其他流动资产Other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合计Total current assets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Including long term equity investment 长期债权投资Long term securities investment *合并价差Incorporating price difference 长期投资合计Total long-term investment 固定资产原价Fixed assets-cost 减:累计折旧Less:Accumulated Dpreciation 固定资产净值Fixed assets-net value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Less:Impairment of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净额Net value of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清理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工程物资Project material 在建工程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Unsettled G/L on 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合计Total tangible assets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其中:土地使用权Including and use rights 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Deferred assets 其中:固定资产修理Including:Fixed assets repair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Improvement expenditure of fixed assets 其他长期资产Other long term assets 其中:特准储备物资Among it:Specially approved reserving materials 无形及其他资产合计Total intangible assets and other assets 递延税款借项Deferred assets debits 资产总计Total Assets 短期借款Short-term loans 应付票款Notes payable 应付帐款Accounts payab1e 预收帐款Advances from customers 应付工资Accrued payro1l 应付福利费Welfare payable 应付利润(股利)Profits payab1e 应交税金Taxes payable 其他应交款Other payable to government 其他应付款Other creditors 预提费用Provision for expenses 预计负债Accrued liabilities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Long term liabilities e within one year 其他流动负债Other 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负债合计Total current liabilities 长期借款Long-term loans payable 应付债券Bonds payable 长期应付款long-term accounts payable 专项应付款Special accounts payable 其他长期负债Other long-term liabilities 其中:特准储备资金Including:Special reserve fund 长期负债合计Total long term liabilities 递延税款贷项Deferred taxation credit 负债合计Total liabilities *少数股东权益Minority interests 实收资本(股本)Subscribed Capital 国家资本National capital 集体资本Collective capital 法人资本Legal person"s capital 其中:国有法人资本Including:State-owned legal person"s capital 集体法人资本Collective legal person"s capital 个人资本Personal capital 外商资本Foreign businessmen"s capital 资本公积Capital surplus 盈余公积surplus reserve 其中:法定盈余公积Including: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 公益金public welfare fund 补充流动资本Supplermentary current capital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以“-”号填列)Unaffirmed investment loss 未分配利润Retained earnings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Converted difference in 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 所有者权益合计Total shareholder"s equity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Total Liabilities&Equity 产品销售收入Sales of procts 其中:出口产品销 售收入Including:Export sales 减:销售折扣与折让Less:Sales discount and allowances 产品销售净额Net sales of procts 减:产品销售税金Less:Sales tax 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sales 其中:出口产品销售成本Including:Cost of export sales 产品销售毛利Gross profit on sales 减:销售费用Less:Selling expenses 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财务费用Financial expenses 其中: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Including:Interest expenses(minusinterest ihcome) 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Exchange losses(minus exchange gains) 产品销售利润Profit on sales 加:其他业务利润Add:profit from other operations 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 加:投资收益Add:Income on investment 加:营业外收入Add:Non-operating income 减:营业外支出Less:Non-operating expenses 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Add:adjustment of loss and gain for previous years 利润总额Total profit 减:所得税Less:Income tax 净利润Net profit
『陆』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区别
你说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吗?
(一)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为66个①,《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是60个,会计科目增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与《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相衔接,比如,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收股息”科目拆分为“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两个会计科目;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付利润” 科目拆分为“应付利息”和“应付利润”两个会计科目;增加了与生物资产相关的三个一级科目(“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增加了“预付账款”、“预收账款”、“递延收益”、“研发支出”等一级科目;将《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两个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取消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一级科目;删除了“资本公积”科目下的“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三个明细科目,只保留“资本(股本)溢价”一个明细科目等等。《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尽量减少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设置上的差异,以适应将来小企业发展壮大后采用《企业会计准则》时尽可能少的账务调整;另一方面,许多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多数都要参加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而目前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总体上采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二者会计科目设置上的尽量接近可以较好地兼顾“职称考试”与“会计工作实务”的关系。
(二)资产按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具体而言,即短期投资不需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不再计提坏账准备,存货也无需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资产的转让损失和呆账、坏账损失均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
(三)调整了存货类科目及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衔接
1.在科目设置上,《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各种材料和包装物合并到“材料”科目统一核算,并在附注中规定,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将与存货相关的会计科目分设为“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含“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分设)、“消耗性生物资产”等科目。
2.在核算方法上,《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核算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并设置了“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小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在附注中规定,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对材料的核算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并设置了“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对于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分金额大小均一次结转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以根据金额大小分次结转或一次结转。
(四)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
核算。
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考虑到小企业投资的情况比较少,出于简化核算的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单一的成本法核算,减轻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核算
难度。
(五)改变了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 处理
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处理,该科目下设两个明细科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会计期末,当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后,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接受捐赠资产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并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所
得税。
(六)明确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1.对与存货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规定:“经过1年期以上的制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存货的成本。”“前款所称借款费用,是指小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2.对于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中规定:在建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日应当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在应付利息日,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
“应付利息”等科目。
(七)对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作出了新的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了尽量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相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对于无形资产摊销,《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应按合同受益年限、法律规定年限孰低确定,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
(八)取消了“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相关核算内容应作如下处理:(1)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在新准则中归类到“周转材料”科目通过设置“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2)对于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的处理,按预付的金额分别计入有关成本或损益类科目。属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计入制造费用;属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计入销售费用。预付上述款项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九)增加了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的资本化处理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都是按费用化进行处理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反映小企业正在进行的无形资产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十)规范了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到底要当作当期费用还是可以分期摊销,《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三条对大修理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作了明确规定:“前款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大修理费用,应当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十一)规范了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职工薪酬的核算是通过“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两个总账科目核算的,且规定不尽明确,造成各企业核算口径不一。《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应付职工薪酬,是指小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小企业的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十二)缩小了“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资本公积”科目包括了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四项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即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直接作为营业收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或是被其他单位承担的应付款项,不再转入“资本公积”,而是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十三)简化了小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消除了与税法的差异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方面,不再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是要求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在收入计量方面,不再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而是要求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的金额。
(十四)规范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对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
《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收到、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小企业收到的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收到的用于补偿本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或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再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总的来说,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单易懂、规范实用、可操作性强。